2019年已過2周了,朋友圈被大家各式各樣的flag刷屏。比如:錦鯉加身、瘦成閃電、去看詩和遠方……縱然五花八門,總結下來無外乎變瘦變強變有錢。與其夢想錦鯉加身,倒不如踏踏實實規劃理財。
剛剛過去的2018年,投資者最大的感受是:債基在手,生活不愁。2018年可謂是資本市場的寒冬,然而債市卻暖意融融。
債基規模迅速增長
2018年,債券型基金規模首次超越混合型基金規模。債基規模達24501億,較年初增長57%,數量淨增239只。國內債基規模的迅猛增長,投資者對債市投資的需求與日俱增,債基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各類型基金2018年規模

純債基金C位突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10日,從波動性來看,中證全債指數近5年年化波動率僅為4.69%,遠低於上證綜指16.11%的年化波動率。顯而易見,債券市場波動更小。在眾多債券基金中,純債基金因為與股市絕緣,風險相對更低,該類型基金多數長期表現相對突出,頗受投資者喜愛。
本文源自長信基金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閱讀更多 金融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