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内上杉家
山内上杉家,原本出自藤原氏劝修寺流。在镰仓幕府时期,因为源氏幕府将军绝嗣、藤原氏出身的将军与执权北条氏不和,朝廷最终派遣了亲王前往镰仓出任幕府将军。当时,公卿劝修寺清房之子劝修寺重房与出任第六代将军的宗尊亲王一同前往镰仓,因为这个缘故,劝修寺重房受封丹波国上杉庄,从此他和他的子孙便以“上杉”为苗字。
上杉重房的孙女上杉清子在镰仓时代末期嫁给了足利家的家督足利贞氏为侧室,并生下了足利尊氏(高氏)、足利直义兄弟。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以后,上杉家相继分为山内家、犬悬家、扇谷家、宅间家、越后家等几个支流,其中山内家为嫡流,山内、犬悬两家轮流出任“关东执事”(后来关东管领足利家僭越自称“关东公方”以后,关东执事也官升一级成为“关东管领”,但是并不得到幕府的承认)。
室町幕府时期,关东爆发了“上杉禅秀之乱”,犬悬上杉家随后没落,关东管领由山内上杉家独占。到了战国时代,新崛起的扇谷上杉家与山内上杉家内讧,使得伊势盛时(北条早云)趁虚而入,经过后北条氏三代人的努力,北条家击败了虎踞关东百余年的上杉家,山内家的家督上杉宪政不得不前往越后国寻求长尾氏的庇护。
越后长尾氏本就是上杉家的家臣,在上杉家出任越后国守护后,长尾氏的其中一支也跟随上杉家来到了越后国,在越后扎根。只是长尾家来到越后国后也分成了几支,我们现在一般说的“越后长尾氏”指的都是上杉谦信出身的“府中长尾氏”。
上杉谦信的爷爷长尾能景在永正元年(1504年)时曾经响应山内家的号召,率军前往关东攻打与嫡流敌对的扇谷家。然而后来长尾能景在出兵越中国协助畠山尚顺征讨一向一揆时不幸战死。
长尾能景之子长尾为景继承家督以后,杀死了主君、越后守护上杉房能,拥戴上杉房能的堂兄弟上杉定实出任守护。长尾能景的举动引起了山内家的不悦,一度被上杉家流放到佐渡岛,后来又返回越后国,夺取了实权。在这之后,长尾为景积极与室町幕府联系,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晴氏被逐出京都,为了获得长尾家的支持,便认可了长尾为景的越后国主地位(不是守护)。
等到长尾为景去世后,继承者长尾晴景体弱多病,越后上杉家的势力卷土重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尾晴景召回了已经被送去出家的弟弟上杉谦信,命他还俗协助处理政务,而能力出众上杉谦信很快就获得了家臣们的支持,夺取了家督之位。
甲斐武田家
甲斐武田氏,出自河内源氏源义光之后,源义光便是源义家的弟弟。源义光的后人大多数居住在常陆国,武田家一开始也是居住在常陆国武田乡,便以此为苗字,后来武田家又迁到了甲斐国居住,成为当地的豪强。
“治承·寿永内乱(源平合战)”期间,武田家一门总领武田信义起兵反抗平家的统治,于富士川合战中击败了平家的大军。后来武田家投入镰仓源赖朝的麾下,在镰仓幕府时期,武田家家督武田信光因为在“承久之乱”时立下战功,被授予安艺国守护的职役。武田家的宗家从这以后便迁到了安艺国,留在甲斐国的则是庶流石和武田氏。
室町幕府建立后,因为石和武田氏衰弱,幕府将军足利尊氏便让安艺国的武田宗家重返甲斐国出任守护,武田家独占甲斐国守护头衔便是从室町时代开始的。室町幕府中期,因为武田信满参加了上杉禅秀之乱,在天目山自尽,甲斐国失去了守护,一时陷入了动乱之中,守护代跡部氏趁机崛起。武田家的命运似乎和其他守护家族一样,逐渐被守护代取代,最终消亡。
好在武田家这时出了一个中兴之祖武田信昌,重新巩固了武田家在甲斐国的地位。武田信昌消灭了守护代跡部氏,重掌守护大权,因为武田信昌的影响实在太大,直到武田信玄、武田胜赖时期,武田家仍然会给家臣们赏赐武田信昌名字里的“昌”字作为荣誉。
武田信昌统治甲斐国时期,日本爆发“应仁·文明之乱”,进入了战国时代,但是甲斐国山高皇帝远,并没有被卷入这场让日本分裂的大乱中。甲斐国的稳定一直持续到了明应元年(1492年),因为武田信绳与油川信惠兄弟争夺家督之位,方才算是进入了战国时代。
在这场内战中,武田信绳与山内上杉家结盟,而油川信惠则与伊势盛时(北条早云)、今川氏亲结盟。甲斐国内也分裂成了两股势力,不断内斗,武田家与今川家、北条家的仇也是在这场内战中结下的。
明应七年(1498年),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的海底发生地震,随后引发了海啸,袭击了东日本。这场被称为“明应大地震”的灾难让甲斐国大受打击,兄弟二人再也无力继续战争,甲斐国的国人们也认为这是上天给兄弟之争降下的“天罚”,最终兄弟和解。
永正四年(1507年),正当壮年的武田信绳去世,其子武田信直继承家督时年仅十岁。油川信惠欺侮侄子年幼,再度兴兵与主家敌对,争夺家督。没想到,武田信直年纪虽小,本事却不小,继承家督的次年便讨伐了油川信惠一族,随后着手统一甲斐国。
这位统一甲斐国的武田信直,便是武田信玄的老爹武田信虎,武田信虎是他为了纪念统一甲斐而取的名字。
武田信虎统治武田家时期,武田家才开始战国大名化。然而,在武田家蒸蒸日上时,因为甲斐国连年遭受天灾,而武田信虎又穷兵黩武,不断出征他国,引起了家臣们的不满。天文十年(1541年),武田信虎被武田信玄(当时还叫武田晴信)流放,但是武田家却并没有因此分裂,说明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政变。
武田信玄时期的武田家不断地继续着扩张,先后战胜了以信浓国守护小笠原氏为首的诹方氏、高远氏、村上氏等国众,甚至在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时将势力发展到了美浓国,降服了东美浓的领主远山氏。
武田氏的扩张,自然引起了上杉谦信的警惕。上杉谦信每年在看地图时,发现原本小小的一块红色势力越来越大,甚至直逼越后国而来,双方也因此敌对。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弘治三年(1557年)正月二十日,一个年轻人的身影站在信浓国更级郡的八幡宫神像前祈愿:
“这个名为武田晴信的逆臣,侵入信州,逐个消灭当地的家族,破坏神社与寺院,让民众陷入苦境。为了帮助信浓住民,守护自己的领国,景虎决定要与武田晴信斗争到底。”
虽然话说得很好听,但是实际上潜台词是:“你敢动我的蛋糕,三天之内必杀你,骨灰都给扬了。”
武田家与上杉家在信浓交战多次,最为著名的,就是永禄四年(1561年)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了。当然,主要还是拜织田信长击杀了今川义元所赐,上杉谦信才敢做出这么大的动作。
八月十四日,上杉谦信任命长尾政景为春日山城守将,率领大军朝着信浓国进发。另外一方面,武田信玄得知上杉谦信来袭,为了支援在川中岛的海津城,也率军出阵北信浓,在八月二十九日进入海津城。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并不明确,只知道两军在九月十日于川中岛展开激战,伤亡颇多。
根据《甲阳军鉴》的说法,九月九日夜里,武田军决定将将军势二分,别动队奇袭在妻女山布阵的上杉谦信,本队则在八幡原伏击遭到攻击后下山的上杉军,随后两军前后包夹,将上杉军击败。
然而,武田军的动向被上杉谦信发觉,他趁着武田军行动的同时,在夜里率军下山,留下了一座空营。上杉谦信渡过千曲川后,来到八幡原等候武田军本队的到来。
九月十日清晨,浓雾逐渐散去,武田信玄的本队在浓雾背后发现了上杉军早就来到了八幡原,随后上杉谦信下令对武田军本队发起总攻。乱战中,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家臣两角虎光、初鹿野源五郎、三枝新十郎、油川彦三郎战死,武田信玄的嫡子武田义信也身负重伤。
上杉军的攻势直逼武田信玄的本阵,上杉谦信本人也单骑突入阵中,向武田信玄砍了三刀。而武田信玄来不及拔刀,只能用手中指挥作战的军配挡下了这三下攻击。
在这时,武田军前往妻女山的别动队发觉了上杉军留下的是空营,迅速率军下山,来到八幡原增援本队,扭转了战局。上杉军面对前后夹击的攻势,也不得不朝着善光寺后撤。
这是甲州流兵法家创作的《甲阳军鉴》里的内容,而在越后流兵法家创作的《川中岛五箇度合战之次第》里,则稍有些不同。
在越后流兵法家的描述中,九月九日夜里,武田信玄率军秘密离开海津城,越过千曲川来到了川中岛。上杉谦信察觉了武田军的动向,便也秘密率军前往川中岛迎战,同时还留下了一支军势在千曲川边,守备海津城的武田军。上杉军在渡河时遇到了武田军的十七个斥候,军将他们杀死,因而上杉军的行动没有被武田军发觉。
九月十日上午,上杉军吹响法螺,敲着太鼓对武田军发起攻击。武田军突然遭遇上杉军,大惊失色,立即布阵迎战,首战由上杉军前锋柿崎景家与武田军前锋饭富昌景(山县昌景)交战。
因为遭到突袭的缘故,武田军很快就发生了溃败,上杉谦信亲自领着旗本武士追击武田信玄,在千曲川与武田信玄的旗本交战,上杉谦信本人也与武田信玄在川中挥舞太刀交战。就在此时,武田信玄的嫡子武田义信率领两千军势攻来,与越后军交战,随后被宇佐美定满击败。然而当上杉军在川中岛休整时,再度遭到了武田义信率领的八百人的攻击,因为经过一上午的激战过于疲惫有些松懈,许多人来不及上马就被击杀。上杉谦信本人也挥舞着长枪作战,最后仍旧是长尾藤景与宇佐美定满率军来援,赶跑了武田义信。
这天晚上,上杉谦信背对着犀川布阵,家臣向上杉谦信建议趁虚攻打海津城,但是没有被接受。次日,上杉谦信率军朝着妻女山移动,随后又在善光寺停留了三日,再转移到了长沼,于此地逗留二三日后返回了越后国。
实际上,无论是《甲阳军鉴》也好,《川中岛五箇度合战之次第》也好,交战的过程都是后世站在不同立场上创作的。武田军的“啄木鸟战法”、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的“一骑讨”故事也正是诞生在军记物盛行的江户时代,并不足为信。
欢迎大家关注本头条号“指尖看日本”,本号将会持续更新日本历史、文化、时事趣闻相关内容。
閱讀更多 指尖看日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