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指數基金怎麼賺錢?

定投指數基金怎麼賺錢?

股票指數基金定投在這幾年很受吹捧,甚至有人宣稱基金定投是可以無腦的,閉上眼睛投,只要堅持長期投下去,都可以獲得10%以上年化收益率。

定投為什麼會盈利?有什麼內在邏輯?為什麼要定投?今天咱們聊聊這個。

我們定投選擇的基本都是股票規模指數基金,在這裡我反覆幾次的把全稱打出來,而不是簡單的說定投,是因為並不是什麼都適合定投的,也並不是什麼基金都適合定投的。

定投只是適合某類基金的策略,而這類基金就是股票規模指數基金。

因為關於基金分類這塊,內容也不少,我之後會單獨拿一篇來講清楚,這裡就不展開,我們要知道,這裡我指的是股票規模指數基金就可以了。

定投指數基金怎麼賺錢?

我們知道,定投每次買入的基金以份額的形式持有,假如某隻股票規模指數基金的當前淨值為1元,不考慮申購費用的情況下,則我們投入1000元可以買到1000份份額的基金。

定投是通過固定每期投入資金的方式去平滑每份份額的成本。

投入金額=淨值*份額

當淨值下跌後,投入同等的金額,則可以換取更多的份額,從而降低了持有基金整體份額的平均成本。

定投中的微笑曲線,就是假設即使在基金高位的時候入場,但在淨值下跌的過程中,通過定投能不斷的拉低整體份額平均成本。

最後,即使基金只是回漲到原來的淨值水平,也能獲得盈利的機制。

舉個例子,假如,你從淨值1元開始買,第一次投入1000元,這時候你換到了1000個份額,第二次同樣投入1000元,但這時候的淨值下跌到了0.5元,你換到了2000份額,第三次同樣投入1000元,這時候的淨值又漲回到了1元,你換到了1000份額。

整個過程,你花了3000元,手上擁有4000份額的基金,現在的淨值是1元,賣出後你獲得4000元,產生了1000元的收益,這個收益就是在下跌的時候,換到更多份額的籌碼帶來的利潤。

定投指數基金怎麼賺錢?

與微笑曲線相反,短期的市場動盪無非就是下跌和上漲,除了先下跌後上漲之外,另一種情況就是先上漲後下跌。

當淨值上漲後,投入同等金額,就只能換取較少的份額,相對就會拉高基金整體份額的平均成本。

最後,即使跌回原來的淨值水平,也會令整體的平均份額成本高於原來的水平,賬目出現虧損。

也舉個例子,假如,你從淨值1元開始買,第一次投入1000元,這時候你換到了1000個份額,第二次同樣投入1000元,但這時候的淨值上漲到2元,你換到了500份額,第三次同樣投入1000元,這時候的淨值又漲回到了1元,你換到了1000份額。

整個過程,你花了3000元,手上擁有2500份額的基金,現在的淨值是1元,賣出後你獲得2500元,虧損了500元,這個虧損就是在上漲的時候,買到了更貴的籌碼帶來的。

定投指數基金怎麼賺錢?

如上圖所示,左半邊是所謂的哭泣曲線,右半邊是微笑曲線,黃色線是份額平均成本走勢。

定投能降低整體資產高位被套的核心在於:

我們每期投入固定的金額,當淨值高的時候,我們所購買的貴的份額就會比較少,雖然會拉高整體平均份額成本,但拉昇的幅度不會大。

而當淨值走低的時候,我們每期投入固定的錢,換來便宜的份額就會比較多,這樣就相對大幅度的拉低了整體平均份額成本。

也就是說,定投本質上就有高位少買低位多買的屬性,放大可能獲得收益,減少可能產生的虧損。

定投指數基金怎麼賺錢?

定投雖然平滑了整體的風險,同時也無法獲得最大收益。

就像上圖所示的,假如我們在第六次投資的2.5元高位賣出,就不會有後面回調的虧損,更不需要定投來所謂的減低整體成本,還可以產生一筆客觀的盈利。

假如我們在第15次投資的0.5元低位直接一次性買入,就能獲得比定投更低的成本,在未來享受更高的回報。

假如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是最高點,什麼時候是最低點,我們就可以直接在最低點買入,等到最高點賣出,獲得最大化的收益,這就是擇時帶來的超額收益。

但很遺憾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擁有這個能力,預測短期市場的漲跌,在金融裡面有個說法,叫做準確度大致跟擲飛鏢的黑猩猩差不多。

很多人喜歡通過對已發生歷史進行合理化解釋,去懊惱曾經錯過的機會,並以此預測未來,說到本質,還是基於人性的貪婪和恐懼。

就像剛剛過去的2018年下半年,以現在來看,當時確實是A股歷史上少有的低估段,擁有極高的安全邊際,如果當時隨便投個規模指數基金,現在都有40%的收益。

為什麼當時我沒有將全部資產都一次性投入呢?為什麼當時市場會以唱衰為主流呢?比如當時的毛衣站不明朗,比如宏觀國民經濟增速放緩等等。

在年初的時候,a股整體開始暴漲,這時候入場也能享受30%+的收益,為什麼還是絕大部分人都踏空了呢?當時主流認為這點漲幅只是修復去年的嚴重低估,牛市的底層邏輯並沒有形成,因為害怕回撤而錯過了。

對於已經發生的歷史,在現在看來我們都能列出非常多合理的解釋,當對於當下,我們是否真的處於牛市初期,還是僅僅經歷了一波估值修復?這點我們卻都沒辦法預測。

對於投資,我們必須要明白的,就是不要妄圖自己能預測短期走勢,不要妄圖自己能通過預測短期走勢而獲得超過別人的收益。

需要明白如果自己有產生這種錯覺的時候,並不是自己真的擁有預測的能力,預測上漲而被套是貪婪在作祟,預測下跌而踏空是恐懼心理。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擁有能準確預測短期市場走勢的能力,偶爾一兩次的猜中只是因為運氣,華爾街的專家們的預測準確度都被戲稱大致跟擲飛鏢的黑猩猩差不多,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定投的原因。

因為我們根本沒辦法判斷當下這個時間段,在短期是處於高位,還是低位,定投就是放棄擇時的一種投資策略

定投是一種很實用的策略,但定投也並非可以那麼無腦,如上面說到的哭泣曲線,定投一樣存在虧損風險。

但想要避開哭泣曲線,又必然需要考慮擇時,這點和定投的策略是存在矛盾的,想要獲得高於無風險利率的收益,勢必需要承擔對應的風險和付出巨大的努力。

定投是一種優秀的投資策略,但想要通過簡簡單單的定投就獲得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卻也是沒有那麼美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