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凡:新居住時代 長期看好貝殼找房的價值創造能力

4月23日,首個居住服務領域全行業生態峰會“預見新居住共建新經紀”2019貝殼新居住大會在北京正式召開。

當下的互聯網正加速對人們居住生活的全面滲透,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居住領域正進行一次全產業鏈的深度調整。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認為,新居住時代已經來臨,其中,房產服務已成為影響新居住時代居住品質的重要因素。

被譽為“新經濟金融服務第一股”的華興資本集團長期服務於新經濟領域,華興資本集團主席兼CEO包凡現身大會現場。身為國內頂級投資人的包凡,也是貝殼最早的投資人之一。在活動現場,包凡從產業互聯網的角度,闡述了為何投資鏈家和貝殼,並表示看好新居住時代貝殼找房的發展前景:“長期看好貝殼的產業互聯網DNA和價值創造能力。”

包凡坦承為何選擇投資鏈家和貝殼

作為長期服務新經濟領域的金融機構,華興資本集團旗下包括投資銀行、投資管理及華菁證券三大業務板塊。作為深諳互聯網經濟的投資人,包凡對於中國互聯網發展路徑和產業經濟的發展趨勢預測,擁有絕對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華興資本集團主席兼CEO包凡

在這次2019貝殼新居住大會上,包凡從產業互聯網的角度出發,探討了為何選擇投資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並展望了未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脈絡和機遇所在,解讀了貝殼找房在中國新經濟和居住領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早在三年前,華興資本就投資了鏈家。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一向專注為TME領域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的華興資本,為何會選擇投資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

包凡坦言,在衣食住行四大行業中,“衣”,已經出現了阿里,“食”,華興投資了美團,“行”華興投資了滴滴。而彼時在“住”這條賽道上,包凡預期即將要發生顛覆性的重大變化。

當時,華興在面對各種投資標的時要做出選擇———到底是投資互聯網背景的公司,還是投資擁有更多產業背景的公司?最後,據他和團隊的分析,房地產行業要做好,必須建立在深厚的產業基礎上,鏈家在一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中國互聯網正從消費端向產業端滲透

當下,互聯網正加速對居住生活、居住服務和居住產業全面滲透,同時也使得企業有機會將居住服務價值鏈上的更多環節轉化為新的戰略優勢。

在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看來,“隨著我國居住服務發展進入品質提升的新階段,居住需求和供給將出現深刻的變革,新居住時代已經來臨。”他勾畫了新居住產業的宏偉藍圖,“新居住的願景是實現消費者與服務者正循環、行業正循環,推動平臺服務者共同進化。”

對於新居住時代的未來,貝殼找房CEO彭永東判斷,隨著房地產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新居住時代將呈現出幾大特徵:1、住房服務快速提升,服務者價值將全面崛起;2、技術和數據將助力消費者體驗升級。未來五年,中國將有2.5億套房產被“數字化”;3、效率和體驗是新居住服務的兩個核心命題……

而包凡則從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脈絡,具體解釋了為何投資貝殼的邏輯和發展前景。

他指出,當前,中國互聯網正走到“由表及裡”的轉變過程,即從消費者端向產業端滲透。消費互聯網,主要為消費者的精神和物質生活提供便利;而產業互聯網,從根本上提高全產業鏈運轉效率、生產效率。前者重在連接、呈現,後者重在融合、打通。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上半場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進入下半場,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把上半場的數據融合和打通,”他說。

包凡認為,“從表及裡”的過程中,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將融合發展,創造更大價值。其中,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將對消費互聯網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反過來,消費互聯網將倒逼產業互聯網進行改造,通過需求對接、數據和技術的連接,持續幫助互聯網向產業端滲透,驅動產業互聯網發展。

相比美國市場,儘管中國在消費互聯網的發展勢頭遠遠領先,表現在服裝、餐飲、家居、出行等多個領域,但是在產業端的發展還需加強。“從中美之間比較來看,過去的20年裡我們已經在消費互聯網領域全面超過美國。比如中國新服裝款式個數遠遠超過美國;在餐飲領域以美團為例,每天超過兩千萬的定單,美國同樣的公司可能也就兩三百萬。但從產業互聯網看差距還是相當大,比如工業傳感器滲透率,中國4.6%,美國已經達到12%;在數據領域,美國有超過80%以上的企業上雲,中國只有30%。從2007年到2018年,美國有超過5000個通過數據分析申請的專利,而中國連1000都不到。在自動化、工業機器人領域,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包凡表示。

消費互聯網拉動產業互聯網將是機遇所在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土壤著實難言成熟,然而,挑戰一向與機遇並存,包凡認為,消費互聯網拉動產業互聯網將是中國企業的機遇所在。

當前不少消費互聯網領軍企業,正努力向產業互聯網方向轉型,並且已經在雲計算、零售/醫療等行業解決方案領域產生推動作用。

當然,從現實情況來看,傳統企業試圖互聯網化,還存在著很大的風險,這表現在大部分傳統企業不正視產業互聯網,不會建設產業互聯網,也不會用產業互聯網。

具體來看,包凡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7大痛點:1、企業把產業互聯網視作形象工程,不考慮現有業務,趕熱潮搭平臺;2、存在救世主幻想,沒有清理主業問題,把互聯網化當作“萬能藥”;3、企業還沒梳理清楚未來的業務策略就先行搭建互聯網;4、產品設計場景不切實際,需求切入點錯誤;5、步子太大,線下能力配套不足卻急於推進;6、速度太慢,以傳統決策機制來做互聯網化運營,難以跟上節奏;7、搖擺不定,對互聯網的盈利和持久戰預期不足。

力挺貝殼的互聯網基因和價值創造力

在包凡看來,只有極少數的企業家才能夠真正擁抱產業互聯網、甚至重塑行業。他認為貝殼便是其中之一。

“坦率說,貝殼過去一年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包凡欣慰表示,貝殼平臺上的非鏈家門店佔比,短短數月便超過了鏈家傳統門店。

除此以外,貝殼找房成立一年來,推動了經紀行業初步形成了以真房源、合作網絡為基石的“正循環”。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貝殼找房已成功進駐全國97個城市,建立了95個交易中心,攜手160個新經紀品牌,連接了超過21000家線下門店。同時,超過20萬名經紀人在貝殼平臺為用戶提供服務。

包凡的結論是:“我們長期看好貝殼的產業互聯網DNA、長期的價值創造能力。”

在他看來,貝殼的長期價值創造能力主要體現在卓越的戰略眼光以及超強的執行力,得以在短時間內讓很“重”的鏈家完成轉型、IT構架和運營能力等。

同時貝殼還擁有很多創新點,比如貝殼擁有業界領先的樓盤字典和大量成熟的經紀人;ACN經紀人合作網絡把整個服務鏈條細化,大大提升經紀人合作效率;貝殼積極運用VR等新技術,為消費者實現完整的看房服務;另外,貝殼找房還擁有完善的跨店協作模式、完善的IT基礎設施、產品化的SaaS系統。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極其認可鏈家和貝殼的使命感,每個企業轉型都會遇到巨大挑戰,很少有企業能夠真正走出這一步,正是因為有極強的使命感,認可這是正確的方向,”包凡表示:“這就是我看到的貝殼的DNA,我相信這個DNA在未來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