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對大部分對CPU有一定了解的同學一定知道購買桌面級英特爾的CPU的時候,要看看CPU是i3、i5還是i7的,這大致決定了CPU的性能定位和價格。另外部分同學還會注意一下CPU帶不帶"K"。在我們的印象裡帶"K"後綴的CPU是能超頻的,性能和價格也一定是比不帶"K"的CPU要高出一截來的。

這種粗廣的判斷方式不能算是錯誤的,但確實是不全面的。隨著英特爾對自家新品的命名慢慢進入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境界,這種情況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

系列分類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上表是目前英特爾在售的全部8中產品系列,其中就包含好幾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例如奔騰系列、酷睿系列、至強系列、賽揚系列等等。我們今天要展開講的就是玩家接觸最多的桌面版酷睿系列處理器。

酷睿

第一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使用在筆記本上的,比較短命。酷睿品牌從2006年5月上市的二代產品開始正式進入大眾視野。這一代酷睿處理器正式成為英特爾處理器的代表產品。而酷睿系列在成為行業無可爭議的老大之後,也就出現了Core i3/i5/i7/i9這些不同的等級代號,以核心數和線程數作為區分標準。以目前最新的8代CPU為例,i3是4核4線程,i5是6核6線程,兩者都不支持超線程技術。但i7是6核12線程,i9則被定位成旗艦機桌面產品與他的小弟弟們不在一個行列之內了。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迭代

還是以酷睿處理器的命名規則為例,在產品系列、等級(Core i3/i5/i7/i9)之後通常會有幾位數字和一位字母,而這幾位數字的第一位通常就是代表CPU的迭代,比如Core i3-8100,這個8就代表這是第八代酷睿產品。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型號劃分

迭代號之後的三位數字是CPU的型號代碼,一般都是比較穩定不輕易發生變更的。比如Core i7-6700K、Core i7-7700K、 Core i7-8700K,都是700這個型號。Core i5-6500、Core i5-7500、Core i5-8500都是500這個型號。一般來說,數字越大代表頻率越高、性能越強,這一點和CPU的等級代號(i3/i5/i7)是類似的。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命名後綴

這一部分是CPU命名體系裡最複雜最難懂的,在英特爾冗長的產品線中,CPU的後綴也是千變萬化。不帶後綴的CPU一般就是最普通的桌面級處理器,不管是性能還是價格都比較中庸,比如當前性價比較高的Core i5-8400。由於CPU後綴分類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所以下面的排序按照字母順序進行排列,有精力的同學可以自行分類。

B:這一後綴是為了滿足一些例如一體機等緊湊型設備的需要而開發出來的,這類CPU並不靠針腳與主板連接,而是利用FCBGA1440封裝直接焊接在主板上。代表作Core i5-8500B。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C:這個後綴只在5代CPU上出現過,但因為5代CPU特別短命,瞭解這一代產品的人不多,所以導致這個後綴也基本沒人瞭解。帶有這個後綴的CPU都擁有當時最強核顯Iris Pro6200,但由於售價太高導致匆匆退市,整個5代產品也少有人提起。代表作:Core i7-5775C。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G:帶G後綴的CPU通常被稱為Kaby Lake G處理器,這類處理器是Intel和AMD合作的產品。CPU部分由Intel負責,GPU部分則是AMD提供,兩者連同超強性能的HBM2顯存一同整合在同一塊基板上,性能強大。這類產品已經可以脫離獨立顯卡流暢工作。代表作Core i7-8809G。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H:在第八代以前,H的意思是bga焊接封裝(不可動手更換),與其相對應的是M(pga封裝,一般都可更換同代CPU)。八代開始,H對i7來說不止意味著bga封裝,也意味著6核(Hexagon),相對的是Q(4核,quad),H不代表有高於本代平均水準的gpu,也沒有自帶超線程的意思,比如i3 8100H就是4核4線。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HK:這類產品是在H後綴的處理器上加入了超頻屬性,從此筆記本產品也可以超頻了。但是超頻之後帶來的功耗和散熱問題,可能就不是Intel要操心的事情了。代表作Core i9-8950HK。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HQ:四代CPU中就出現的CPU後綴,代表作為i7 4700hq。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K:這個就不多說了,普通玩家接觸最多的後綴,搭配合適的主板可以進行超頻。代表作Core i7-8700K。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M:這一後綴代表雙核移動版處理器,但是從4代CPU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了。代表作Core i5-4310M。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R:和B後綴類似的移動版處理器,代表作Core i7-5775R。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T:低壓版桌面處理器,功耗和性能都比不帶後綴的產品低。代表作Core i7-8700T。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U:低壓版移動處理器,被用在各種上網本、超極本、超薄本上,代表作Core i7-8550U。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X:帶有這一後綴的CPU一般都具有王霸之氣,基本上就是當代最強桌面級CPU的代號,一般會搭配X99/X299/X399這類平臺使用,代表作Core i7-7820X。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XE:比X後綴還牛逼的CPU後綴,這類產品都有與生俱來的超王霸之氣,旗艦中的旗艦,頂級中的頂級產品。目前市面上只有一款:Core i9-7980XE。

自科普:英特爾酷睿系列CPU命名規則

Y:比M後綴的處理器還早的產品,也是超低電壓版移動處理器,在極短時間內被M後綴的處理器所取代,代表作Core i3-3229Y。

後記

雖然Intel對CPU的命名一直都是穩中有亂,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CPU的命名上大致瞭解CPU的定位、性能、價格、用途。在瞭解了這部分知識之後,選購CPU或是其他PC產品的時候也就能少走不少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