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90%以上的人读书,不是因为读书有用。你认同吗?

教书书生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文革时期“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这句话骗了很多人,把学习搞得丑陋不堪。好在荒诞的文革时代终于结束了,中国人终于从噩梦中走了出来。

多数情况下人们学习还是为有用,不然不会有“书中总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诱惑了。可见古人劝人读书也是破费心思的,总是从“有用”开始。完全不为“有用”是不可能的。

“有用”分功利目的的用和理性目的的用。亚里士多德把理性目的称为智慧之学,而把功利之学称为技术。开始学业都是以功利为目的,学到一定深度以后产生兴趣目标和方向开始转移,由被动转为主动时功利目的就退居次要,理性成为目的了。这时便成为求知的主人了,这时才真正称得上学习知识而不考虑用不用了,这时候也就真正获得了自由。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当年韩寒说的一句话“读书无用。”,但是他后来又说了一句话“读书无用不代表学习无用。”

相对于读书和学习的概念来说,学习的范围无疑要大的多,但凡是以提升自我能力和修养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学习,但读书不一样,读书这个词从字面意思来看仅仅是阅读书籍。

现在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把读书和学习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是我读过书了就算是完成学习了,或者是只要我今天走进学校大门了,那我就是来学习了。这简直是荒谬!

我非常认可楼主的观点,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读书不是因为其有用,而是因为国家、父母在要求自己读书,身边的同龄人也都在读书,所以,自己也应该要读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学生眼中成了一种“义务”——九年制义务学习。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往往不会认识到读书最根本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提升自己未来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能力。考试分数仅仅是作为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检测手段,而并非自己完成读书这项工作以后的业绩指标。

可悲的是不仅学生,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似乎都是这么认为的!

大道理谁都会讲,但是真正把读书当做学习,并学以致用的人太少了,我这里所说的用是指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而不是用在考试上。


坏牧羊人1992


读书是为了了解世界,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有更多的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就像龙应台给儿子安德烈说的那样,读书学习是为了有很多的选择机会,选择给自己自由时间的工作,有了自由又有了选择权,就有了人的尊严和快乐!这就刚好说到了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晚年时期。

首先,青年时期,读书学习就是为了找份体面的工作,有的家庭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到国外读博士,博士后等,就是在抢夺有限的社会好的工作资源,所以读书学习就是为了生存,读书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有用!其次,到了中年时期,人们往往感到读好书,上好学就是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权力,高文凭的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但在同一领域受人尊敬,得人重用,而且很可能还是“抢手货”!既有时间的自由,又有做人的尊严,所以读书学习对他们来说是自己选择别人,而不是别人选择自己。最后,晚年时期,读好书的人的晚年会更加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会让他们在此时还会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因为他们的一生并没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他们的人生是辉煌灿烂的,事业上的成就以及成就给他们带来的尊严和生活自由让快乐也永伴左右。

总之,读书学习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作用不同,但绝对是有用的!谢谢!




9943624693354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

我理解您说的是君子读书是为了自我修为的提升而不简单为某种功利目的。

孔子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人,通过学习成为真君子。虽然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但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到达圣人境界。

读书人应该以孔子为榜样,通过读书学习自我成就。在此基础上再利于他人,所谓“修己以安人”。然后再利于国家,利于天下,乃至后世。

张载有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果仅为稻粱谋并不能真的算读书。

孔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从孔子的这句话看,不为稻粱谋也不容易。而且有时也不太好区别。

到底怎么个取向,自己心里应该还是清楚的吧!



老张说学而君子


应该不应该读书和读书是否有用,是两个分开的问题。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舆论非常热闹。看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读书是否有用?应不应该读书?我们应该把这两个问题分开来看,而不是当成同一个问题。

重视读书是一件大好事。我认为,90%以上的人读书,不是因为读书有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

自古以来,有很多饱读诗书的大人物,没有完全赞同“读书有用论”。“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古到今,都有很多人带着功利性去读书。但他们读书习惯的养成,最后的目的都不是因为读书有用论。

现在的学生,为了应试而读书,把书变成了一种工具,这种所谓的读书,更准确的,可称之为上学,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读书无用论”,我想这里的读书更可以确定为是上学。

喜欢读书或者说应该读书,是一种“无用读书”的状态。我认为90%以上的人,更会喜欢因为“无用”而读书。“无用之读书”更容易使人产生快乐,从而让人真正喜欢上读书。

人们读历史,大体可以知道,经历了多少朝代。读地理,大概可以知道,五大洲四大洋。这种读书的功利性是非常有限的,但不妨碍我们快乐的了解知识。

懂得“无用读书”的人,读起书来才是快乐的,才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上读书。


教书书生


我认同。有些人就是喜欢,单纯的喜欢。我有时也是这样。


詩二和读书的猫


每个人读书收获都不一样,别人读书长智慧,我个人读书大多进了肠胃!


林间行者864


读书是有用的,你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获取最大的财富,有了书中的知识,可以少走弯路,提前到达目标。


中国小卫士


教书匠不认为读书有用,你不是靠教书谋生吗?


不完美男人99


读书没有用那还读书干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