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最全介紹說明,學習的快進來!

葫蘆絲起源於先秦時代,葫蘆絲在傣語叫“篳郎叨”,(“篳”是傣語對吹管樂器的泛稱,“郎”為直吹之意,“叨”即葫蘆),漢語稱葫蘆簫。阿昌語稱“潑勒翁”(“潑勒”是簫,“翁”是葫蘆),意為葫蘆簫。西盟佤族稱葫蘆絲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蘆底部,用蠟封固,上端和竹製吹管僅長兩釐米。尤為獨特的是:主管除開有7個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還開有兩個氣孔。主管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出純五度音程的持續音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續音或需要單持續音時,還可將副管堵住。

葫蘆絲最全介紹說明,學習的快進來!

葫蘆絲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整個葫蘆做氣箱,葫蘆低部插進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分,鑲有一枚銅質或銀質簧片,中間的竹管最粗,上面開著七個音孔,把它稱為主管,兩旁是附管,上面只設簧片,不開音孔(指傳統葫蘆絲),只能發出與主管的共鳴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發“3”音,右邊附管不發音(或發低音6音)。

這種樂器以葫蘆做為音箱 ,葫蘆咀做吹口,常見者以各自裝有一片舌簧的3根長短不一的竹管,並排插入葫蘆底部。通體長約30釐米。亦有單管,雙管或四管者。無論竹管多少,多以中間一根為主管,其餘為副管。主管上開7個音孔,前六後一,傳統的葫蘆絲副管上方不開孔,只在管身底部開通,用塞子堵住,塞子與管身之間有線連接,需要時則用小指將其打開。改良的葫蘆絲則沒有使用傳統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樣在管身上方開一音孔。這樣更方便於在演奏時對副管音的反覆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靈活。吹奏時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時開啟,吹奏時數管齊鳴,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僅以和諧持續的單音相襯托,通常是一管發a音,一管發e音,產生和聲效果,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

葫蘆絲最全介紹說明,學習的快進來!

葫蘆絲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曲調中一般長音較多,合音豐富,樂聲柔美和諧,能較好抒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蘆絲最全介紹說明,學習的快進來!

傣族人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節日裡,不論是在江中划龍舟或是在江邊放“高升”(用竹筒製作的土火箭),還是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裡飲酒歡宴,都可以聽到動人的樂聲。

更過音樂視頻、文章盡在這裡,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哦!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