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这是我唯一喝得进去的“鸡汤”

成年后,这是我唯一喝得进去的“鸡汤”

我看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就是《解忧杂货店》。以致有段时间我误以为东野圭吾是一个走温情路线的作家,一口气买了好多他的作品,结果被吓得够呛。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有段时间,每当有人问我有什么书可推荐一读的时候,我第一反应都是《解忧杂货店》——那时候它还没有被电影化,也没有现在这么人尽皆知。推荐它,单纯是因为读完后那种感觉:温情、温暖、温馨。仿佛在冷硬如刀的世事中,吹过一阵暖风,人心熨帖,浑身放松。

读东野圭吾的书,有一个好处:你不用担心看不进去。无论主题是冷是暖,故事总是引人入胜。这与东野圭吾的写作理念有关。他认为“小说首先应该是一个好故事,一个让人喜欢听下去的好故事”,因此在写作手法上,他总是不断创新。人们熟知他是因为他的推理小说,也常常把他归为推理小说作家。但其实他自己认为他的作品更像“娱乐小说”,他喜欢让人们在阅读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乐趣。

《解忧杂货店》同样结构精妙。几个看似无关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渐渐牵扯出了往事与现实的前因后果,让丸光园这座孤儿院浮出水面。几代人的爱恨、悲欢、伤痛与怀念,都通过这座孤儿院和这间杂货铺渐渐显露于人前。当故事的结局你惊讶地发现小说整个结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你不得不击节称赞,分外叹服。

成年后,这是我唯一喝得进去的“鸡汤”

我们爱《解忧杂货店》,不仅因为它的艺术技巧,它营造的感动氛围,还因为故事里那些写信提问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困惑亦是我们的困惑。爱情和事业,理想和现实,错遇渣男,亲子矛盾……这一切都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有可能遇到的十字路口,我们犹豫,又必须选择,生怕这一选择就永无回头路。我们渴望有人为我们指出正确答案。而那个能耐心聆听,以长者智慧和阅历给予解答的老人,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拥有的良师益友。

假如你正为一段友情或爱情关系的疏离而伤感,他会温柔劝解:

人与人之间情断义绝,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经离开的结果,事后才编造出的借口而已。因为倘若心没有离开,当将会导致关系破裂的事态发生时,理应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没有,说明其实关系早已破裂。

假如你抱怨工作辛苦劳累,不愿面对社会残忍真相,他会批评得言简意赅:

满脑子天真想法的人,在社会上吃点苦头也是好事。

假如你面对催生父母,不知如何选择,他可能会很严肃: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让即将出世的孩子幸福。即使父母双全,孩子也未见得就能幸福。如果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愿意为了孩子的幸福忍耐任何事情,即使你有丈夫,我也会建议你最好不要生。

更重要的是,他早已看透了我们这些问问题的“迷途人”的内心:

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讨厌“鸡汤”,是因为熬鸡汤的人根本不听我们陈述痛点,也不管我们肠胃适不适合,就硬灌鸡汤,强迫我们接受。时间长了,日子久了,再好的“鸡汤”也闻之欲呕。更何况成年人的世界风刀霜剑,只靠“鸡汤”真的难以续命。而《解忧杂货店》却以如此巧思构造出了如此温情的故事,不知不觉间就一室香甜,让人喝“鸡汤”喝得心甘情愿。

应该感谢它的,毕竟这凡尘俗世中,能得到这样的慰藉,是我们的幸运。

成年后,这是我唯一喝得进去的“鸡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