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衍生了无数版本,或许它是碗“鸡汤”,或许它是“骗局”

一说起“墨菲定律”,很多人总是将其和厄运联系在一起。在《星际穿越》中,女主的名字叫“墨菲”,也许女主的名字有特殊的含义。当遇到沙尘暴,父亲开着车带着墨菲和她的哥哥逃离时,突然车胎爆了,墨菲无奈说道:墨菲定律。经过重重困难,墨菲拯救了人类,父女再次相见时,其实,墨菲也应该说一句:墨菲定律。下文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墨菲定律被发现以来,人们总喜欢用它来解释犯错。犯错似乎成了人与生俱来的弱点,难以逃避。我认为,只要深入思考,墨菲定律可以有更多解释。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种数学推理,由爱德华·墨菲提出。墨菲定律的原意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如果做某件事可能会出错,且不管会出错的概率有多低,只要重复去做,就一定会出错。说白了,只要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大于零,就有可能发生,如果重复的次数足够,则肯定发生。

说了这么多,这不就是我们学的概率学吗?如果,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十分之一,可能第一次就发生了,也可能做第一百才发生,只要实验次数够多,则肯定会发生。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亿分之一也是如此。

墨菲定律衍生了无数版本,或许它是碗“鸡汤”,或许它是“骗局”

墨菲定律有四个方面内容: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很好理解:一、任何事都不可能被完全(百分之百)认知;二、最初预计的时间没有把犯错消耗的时间考虑在内(犯错随时可能发生);三、只要实验次数足够,错误肯定会发生;四、这是一种心理效应,担心是因为觉得发生的概率增大。

墨菲叛变

墨菲定律总是用来解释不好的事情,“墨菲定律”很不开心。墨菲定律完全可以反着用。或许可以这样表述,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带来好运,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亦或者,如果事情有变好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文章开头我说到,《星际穿越》结尾处,父女相见,墨菲也应该说一句:墨菲定律,正是此意。墨菲定律本可以当“鸡汤”,却总是被当“毒药”。

墨菲定律衍生了无数版本,或许它是碗“鸡汤”,或许它是“骗局”

我说说自己的观点:第一、墨菲定律只是个骗局,一个为错误开脱的理由;第二、事情的转变虽然有随机性、不确定性,但并非是因为你害怕或者希望发生而发生(除非唯心主义占上风);第三、墨菲定律大部分情况下是失效的(没有足够实验次数);第四、墨菲定律仅仅是一种心理作用(先入为主)。

中国的墨菲定律

中国有一个成语—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中国还有一个成语—泰极生否,也做乐极生悲,是指事物在顺利到了极点时,就会产生不顺利的情况。中国还有一个成语—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三个成语构建了中国的墨菲定律,而中庸之道正是核心。生活中有成功就会有失败,做对做错都是再正常不过得事情了,我们不需要去为错误开脱,我们需要的是尽最大努力去做对。否极泰来和泰极生否,正是为了中庸之道。意会意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