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電商的門檻有哪些?

生鮮走進電商時代,像社區團購、前置倉和到家模式,市場準入門檻低,誰都能在區域化進行相關的模式複製,小而精的精細化運營,那以後生鮮電商的行業壁壘在哪?如何建立起生鮮電商的核心競爭力?

新鮮電商的門檻有哪些?

從目前發展來看,生鮮電商的核心大體涵蓋四個方面:流量協同、供應鏈能力、支付能力、數據技術。

1. 流量

首先是流量,從電商開始,就是不變的核心,流量為王,不僅僅是生鮮電商,也是線上線下各個電商的基本需求,也是整個互聯網行業的基礎支撐。

傳統的流量簡單粗暴,就是拉新,不斷的拉新就是流量。但是,未來生鮮電商的流量競爭則是消費流量與娛樂流量的協同轉換,最典型的就是社區拼購模式,藉助小程序和微信的強大生態體系,觸手可及的十億流量,搭建社區團購模式,通過精細化微信社群運營有效地調動了成員的活躍度和二次傳播能力。

在增加用戶粘性的基礎上,加快服務響應速度,提升消費安全感和滿意度。同一地理區域內的熟人關係在微信社群中的交流互動,也有助於增進消費者彼此間的親近感。

因此,微信作為社交平臺,一直被吐槽幹不了電商,但是微信絕對是第三方電商滋生的肥沃土壤,從微商到代購,再到拼多多,接下來將是生鮮電商的戰場。

2. 供應鏈能力

供應鏈能力是決定生鮮電商的用戶體驗和商品品質,也是電商的核心壁壘,無論是盒馬的自建倉儲+第三方物流配送,還是蘇寧小店的自建倉儲和配送,都是在搭建自己的核心供應鏈能力體系。

新鮮電商的門檻有哪些?

每日優鮮的發展歷史最能說明這一點,過去每日優鮮用傳統的電商供應方式,在城市周邊建了一些中心倉,配送時效要次日才能送達,然後每日優鮮用三年時間在20多個城市建了1000多個前置倉。

大家可以在網上買生鮮商品,一小時就能送到家,這件事情的背後是,把整個社會的冷鏈基礎設施從城市周邊的零散的中心倉修到了社區。這就好比通訊網絡從2G升級到了3G,體驗更好、速度更快。

因此,生鮮電商漸漸發生了變化,線上買菜的便捷性超過了線下,用戶開始遷移。這種電商重型模式,決定著比其他輕資產的生鮮電商公司走的更遠一些,也是這兩年每日優鮮持續獲得資本的加持和寵愛。

新鮮電商的門檻有哪些?

2. 支付

支付決定著生鮮電商能走到多遠,盒馬創建之初要求盒馬APP強制使用支付寶付款,到蘇寧小店推薦易付寶付款,大力推廣自家支付工具的使用為電商巨頭(阿里、京東、蘇寧)的重要戰略方向。

當然這是創業型公司無法企及的核心能力,當前兩大支付平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寶本身就是為電商而生,而微信依託強大的流量,微信支付將成為未來生鮮電商孵化器的基礎工具。

3. 數據技術

數據技術是當下的熱點話題,無論是什麼行業,都有數據的需求,我記得有句話說的好“軟件定義世界,數據決定未來”。

的確,數據決定未來,運用大數據實現精細化運營對特定區域居民的消費習慣和偏好進行盤點分析, 提升社群新零售的效率和用戶消費體驗。

誰能掌握強大的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及數據應用的能力,就能對區域進行數據分析。精準預測生鮮的需求及失效,最大程度降低商品損耗和用戶需求供應,這對用戶的體驗來說,送的快、商品好,隨時下單隨時有,也是目前生鮮電商的追求的東西-預測補貨能力。

小結與展望

為了發掘生鮮市場,生鮮電商開始注重全渠道的擴展和線下的整合。生鮮電商經過流量的競爭,已經趨於同質化,大數據應用的門檻隨著技術的發展,已經在電商行業運用的輕車熟路。那麼下一個搶佔的陣地將是供應鏈能力,整合線上線下行業供應鏈,特別是冷鏈倉儲物流。

預計2019年會出現電商主導的生鮮食品供應鏈的整合,未來供應鏈巨頭將會在生鮮電商的白熱化競爭中產生。而支付能力暫時還不是關注的重點,依託支付寶和微信,基礎建設已經能夠支撐如今的生鮮電商的發展。

新鮮電商的門檻有哪些?

生鮮電商,將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將主導和變革中國的生鮮市場,從車釐子自由、榴蓮自由到香椿自由,都是圍繞著生鮮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這背後是生鮮電商的屢屢試探,讓大佬嚐到了甜頭,但是我國生鮮電商仍處於發展初期,市場空間巨大。

生鮮品屬於日常消費品,需求大且穩定,但是由於生鮮食品不易保存和運輸,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很低,不過隨著供應鏈(垂直供應鏈和冷鏈倉儲物流)的整合和發展,生鮮電商的未來潛力無限!

因此,這個夏天,榴蓮與山竹更配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