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国模式,未来之争白热化

双重标准还是美国人玩得溜!

2月11日,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令,旨在促进美国人工智能(AI)的发展。

根据该命令,政府机构将在日常工作中优先考虑使用人工智能,除此之外,特朗普还将向研发人员开放获取政府数据的渠道。

特朗普的上述举措,明显是想用联邦政府的资源来帮助美国人工智能攫取竞争优势,美版的“举国体制”终于浮出了水面。


美国宣布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国模式,未来之争白热化



一直以来,特朗普都在指责“中国制造2025”是在用国家力量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使得美国企业在竟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如今,眼看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狂飙突进,并且很快就要成为领头羊,这位美国总统终于坐不住了。

他终于认识到,仅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无法与中国竞争的,于是他伸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狠狠打了自己的脸:

“举国体制”,真香!

道貌岸然


一些受西方价值观荼毒的经济学家总在鼓吹,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发达国家,就是因为政府从来不干预市场,经济运行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主动调节。

这些人简直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且不说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行政命令干涉美国市场的发展:

提高钢铝关税、强迫美企把工厂搬回本土、阻挠中企在美国的并购案......


美国宣布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国模式,未来之争白热化



说好的自由经济呢?说好的国家不干预呢?这一桩桩案例足以让那些整天痛骂举国体制与计划经济的人闭嘴。

要知道,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强国,就是因为在上世纪70-80年代,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抢占了先手。

诸如“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以及“互联网发展”等项目的背后,都离不开军方的主导、白宫的力挺以及国会的支持。

不难看出,明明是美国人自己从“举国体制”中获益良多,可是他们却在对外宣传时不断强调市场的重要性,还极力撇清政府在这些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龙刃看来,美国人故意双标的背后,就是想永远窃据高科技产业的上游,并以此垄断源源不断的超额利润。

毕竟他们心里也清楚,没有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没有政府提供的资金补贴,其它国家的企业仅凭自身努力,根本难以和美国同行展开竞争,只能无奈接受“美国吃肉,别国喝汤”的现实。

但凡是“赢者通吃”的高科技产业,美国政府都会投入巨额资源成为头号玩家,这样的例子在航天工业、互联网产业以及芯片领域都曾经先后发生过。

如今,特朗普政府又把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领域,也是打着同样的小心思。

要知道,作为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的前沿技术,人工智能能够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决策,并发处理包括图像识别、数据交互以及语言翻译等多项任务。

这项技术将彻底颠覆交通、医疗和安保等多个行业的传统模式,由此创造的经济价植将高达数十万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权威的数据分析公司之一,普华永道曾对2030年的人工智能产业做出过如下预测:

中国将以7万亿美元的产值高居第一;美国则以3.7万亿美元的规模紧随其后;排在第三名的欧洲为2.5万亿美元。

换一句话说,11年之后的中国人工智能规模,比美国和欧洲加起来还大


美国宣布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国模式,未来之争白热化



想当年,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就成为了世界头号霸主;德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就一跃成为欧洲大陆的第一强国。

同样的,人工智能就是下一次信息革命的最重要风口,谁能在该领域中碾压其它国家,谁就站在了国际食物链的顶端。

毫不夸张的说,谁能引领人工智能,谁就掌控了人类的未来!

正是因为认清了这一点,特朗普才会重新拥抱“举国体制”,即使被外媒争相挖苦也并不在乎!

拔乎其萃


事实证明,连美国人也抵挡不住“举国体制”的魅力,他们为了永保霸权就可以动用全国力量去扶植新兴产业,轮到中国却横加干涉。

这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们如此双标的背后,实际上是嫉妒中国运用“举国体制”的效果比他们好

在过去40年间,中国GDP增长了33.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9.5%,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同期谋求大规模现代化改革的国家中,中国是唯一成功的国家。


美国宣布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国模式,未来之争白热化



不仅东欧和拉美地区的国家失败了,就连我们的邻居印度也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中国笑到了最后?

就是因为我们的“举国体制”更合理、更高效

“举国体制”的内涵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它的核心要素很简单——集中力量办大事。

说起来容易却做起来难,要完美发挥“举国体制”的作用,首先就要具备独立自主的政治前提,而且还不能有利益集团的阻挠。

可是,即使在一些非常发达的国家,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独立的政治权利,许多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控制权却掌握在美国手中。

更惨的是,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就算是要修一条高铁,也会受到大资本和大地产阶级的掣肘,一个项目从规划到竣工要花费十几年的例子比比皆是。


美国宣布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国模式,未来之争白热化



而中国不一样——我们的国家意志更坚定、我们的组织架构更完善、我们的行动效率更高效!

莫说是高铁这样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就连农村“硬化路”工程,只要通过了可行性研究,就可以马上开工。

缺少资金怎么办?各级政府出钱解决;

遭遇困难怎么办?国家出台政策解决;

沟通不畅怎么办?中央负责协调解决;

就是凭着这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才能取得累累硕果。

基建上的成就自然不必多说,诸如量子技术、核电、新能源汽车、航母、第四代隐形战机、5G通讯等高科技我们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些振奋人心的成就,无不显示了“举国体制”高效的惊人之处!

务实精神


正如龙刃在前文所说的那样,“举国体制”并非中国的独家法宝,人人都可以使用,可是其它国家却没有像我们这样运用的得心应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因为中国人务实!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务实精神的民族,遇对困难,我们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理性面对。


美国宣布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国模式,未来之争白热化



我们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求神拜佛,只是先脚踏实地干起来,在不断的尝试中及时纠错,并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现在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进程,其实就是这种务实精神的完美实践。

第二代领导人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他的这句话也暗含了务实的道理。

中国文化并不提倡非黑即白,为什么不能两者都有一点呢?只要是对于发展经济有利的东西,我们为何不能都吸收进来呢?

总有一些深受教条主义洗脑的经济学家鼓吹纯粹的东西,要么是纯粹的市场主义,要么是纯粹的计划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十分僵化。

须知,纯粹的东西未必是最优的选择,不管是黑还是白,只要合适,为什么不能混一大同呢?


美国宣布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国模式,未来之争白热化



事实上,直到今天,在我们的国民经济生活中,不同形式的混合制、双轨制甚至多轨制都运转良好,改革开放能取得成功,这种务实的精神功不可没。

可是,西方在分析中国重新崛起的原因时却一叶障目,只看到了“举国体制”的大框架,却没有看到中国务实的一面。

特朗普也不例外,他也想用美版“举国体制”在人工智能上对中国实行弯道超车。

可是以他那急于求成的性格,以及国会两党的轮翻掣肘,注定不会成功。

“学其形,而失其神”,这位美国总统最终只会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局。

真是可悲、可笑、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