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到3300点,外资与产业资本为何迫不及待撤离市场?

还不到3300点,外资与产业资本为何迫不及待撤离市场?

A股市场


回顾2019年以来的这一轮上涨行情,最重要的撬动力量,多离不开公私募基金、外资资金、产业资本以及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推动因素。在此期间,对于上述推动主导的力量,其持续净流向的行为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更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从2440点上涨至3288点,A股市场仅仅耗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而从股市启动到股市行情的阶段性熄火,似乎都在不经意间完成,甚至多数投资者也无法做出及时的战略调整,对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的确难以把握。

不过,从实力资本的净流向情况分析,却更容易展现出其先知先觉的优势。实际上,就在今年年初股市见底之前,外资资金以及产业资本就掀起了一轮持续净流入的表现,且累计净流入的力度并不小。然而,对于外资及部分产业资本的提前布局,也恰恰反映出其先知先觉的投资优势,而对于这一轮上涨行情,外资及部分产业资本,无疑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至于公私募基金,则表现分化,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一季度末的平均仓位水平已经出现了大幅提升的迹象。据统计,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一季度末仓位达到了88.63%,而全部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1.72%。至于股票型策略的私募基金,其平均仓位水平同样有着明显地提升,而各路实力资本的纷纷加仓,却成就了今年一季度的股市加速上涨行情。

但是,从这一轮上涨行情分析,股市上涨速度快、节奏快,但耗用的时间却比较短暂,前后还不到4个月的时间,股市就完成了30%以上的累计涨幅,相当于一个小级别的牛市涨幅。不过,对于近期A股市场的表现,市场指数还不到3300点,外资与产业资本就开始迫不及待撤离市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近年来鉴于A股震荡市场的考虑,不少实力资本开始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实施波段性的操作,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抛低吸,这也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策略之一。

从实际情况出发,四个月前,即A股市场尚且处于底部区域,外资与产业资本的增持意愿逐渐升温,而外资持续净流入的热情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四个月之后,市场的走势证明了外资资金精准的判断能力,但在市场热情高涨,后知后觉的散户开始加快入场时,作为早期投资进场的实力资本,却开始有序撤离,而从最近一段时期来看,外资资金的净流出力度更是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水平。至于产业资本,其减持的频率却有增无减,今年第一季度的减持规模已经远超过以往同期的减持力度。

作为先知先觉的实力资本,其资金净流向表现往往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当先知先觉资本出现密集减持潮时,则可能会加速股市见顶的周期。不过,对于股市行情的见顶,本身还是一个不短的过程,但近期市场开始热议政策顶,实际上也释放出市场资金的谨慎态度。

从2440点上涨至3288点,这一轮快速上涨行情可以定义为A股市场的估值修复行情。如今,随着A股市场的平均估值逐渐回归正常,实际上意味着这一轮的估值修复行情已经逐渐步入中后期的阶段。对于近期频繁净流出的外资资金以及频繁减持的产业资本,则更多展现出一种谨慎的态度,但不排除部分资本趁着股市行情的回暖,并顺势抛售股票,以加快利润的兑现。

不过,对于外资净流出及产业资本持续减持的现象,仍不宜绝对化评论。不可否认的是,在股市处于相对高位区域,资本的反应往往是最敏感的,而频繁减持套现的行为,也恰恰说明了资金的谨慎与焦虑态度。但是,对于这一种上涨行情,其核心推动力,一个是经济环境的回暖预期,另一个则是减税降费的实质性改革,对于这两个重要的因素,只要不发生实质性的降温或褪色,实际上还是会成为这一轮上涨行情的重要支撑基础。

涨多了,自然会调整,这也是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规律。从2440点上涨至3288点,在此期间市场仍未出现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调整行情,如今在市场处于相对犹豫的状态下,市场就此展开一轮调整走势,尚且属于正常的表现。但是,只要股市上涨的支撑基础不变,那么市场的运行趋势也不会轻易改变。或许,当市场完成了一轮阶段性的休整后,外资及产业资本持续净流出及净减持的现象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