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敗走中國?亞馬遜終究敵不過阿里和蘇寧

世界首富敗走中國?亞馬遜終究敵不過阿里和蘇寧

撰寫 / 華祥名 芝超

全球市值最高的電商公司,卻在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遭遇滑鐵盧:

亞馬遜中國日前正式發表聲明,為尋求戰略轉型,將於今年7月18日起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

儘管亞馬遜中國官方回應稱,其在中國的發展意願依舊十分強烈,但數據赤裸裸地說明了一切:其在中國市場份額從2008年的15.4%,一路下跌至如今的0.6%。

在中國電商領域,亞馬遜確實不敵他的對手們——阿里,蘇寧等本土電商巨頭。馬雲和張近東已經把貝索斯甩出了幾條街。亞馬遜老闆貝索斯作為全球首富,其敗走中國,已是不爭的事實。

偶合的是,亞馬遜進入中國的15年,恰巧也是中國電商迅速崛起的15年,亞馬遜在中國電商戰場愈走愈艱難的同時,卻是阿里,蘇寧等本土對手在電商紅海之上穩步高歌之時。

儘管15年前就來到了中國,先機搶盡的亞馬遜卻終究失去了中國市場。這家在世界市場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電商傳奇,在中國市場終究要飲恨離去……


01


高光時刻只是一瞬。

作為國際巨頭,2004年,亞馬遜通過收購雷軍的卓越網打入中國市場,一時間“狼來了”的聲音不絕於耳。彼時,中國的電商領域還並未興起,馬雲的淘寶才剛剛成立一年,還在和另一個進入中國的國外巨頭eBay在C2C領域火拼,而蘇寧電器憑藉著優良的業績,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同時也在謀求變革與轉型。

巨頭亞馬遜的到來足以令中國的電商巨頭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2004年,當時的亞馬遜銷售額直逼70億美元,足夠的資本讓它昂著頭顱高調進入中國市場。

而幾年之後,態勢急轉直下,亞馬遜灰溜溜地退場,敗走中國。論3C家電,拼不過蘇寧;論服飾百貨,敵不過阿里。

更別說亞馬遜一向引以為傲的物流體系,到了2018年年底,幾家運營中心零零星星,散落在北京、崑山和廣州三地。

電商業務折戟不斷,市場對亞馬遜也從“待他不薄”到“如此涼薄”。2018年第4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交易份額中顯示,亞馬遜僅佔比0.6%,而天貓,蘇寧易購則位居前列。

中國市場被這些本土電商巨頭牢牢掌握在手上,亞馬遜想要分一杯羹都十分困難。

遙想當年,亞馬遜可是被當作國內企業學習的標杆,無論從形而上的企業戰略管理,還是形而下的物流體系,無數人都在模仿亞馬遜,可就是沒人能做得了中國的“亞馬遜”。

可當亞馬遜真的來了,怎麼就在15年內就兵敗中國呢?在關於亞馬遜敗走中國的諸多討論中,從以下“三問”,我們或許能窺見這個龐大電商帝國的落敗之因。


02

一問:所向披靡的“亞馬遜模式”在中國為何不起作用?

憑藉著成熟的經驗,亞馬遜開始了在中國的攻城略地,“亞馬遜”模式下,物流和倉儲的建設是其王牌之一,但亞馬遜不知道的是,在中國這片沃土之上,用戶體驗也與流量緊緊捆綁在一起。

從PC時代到移動時代的轉型,一個個的個體成了一個個鮮活的、正在移動的場景,用戶在哪裡,流量就在哪裡。

亞馬遜低估了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水土不服”初現症狀。

亞馬遜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一直在自建物流與倉儲,它不像阿里只做物流的中間人。長時期的鏖戰,意味著時機錯失和成本飆升的風險。

在美國,一個快遞等上一個星期,不算是稀奇事兒;但在中國,一個省內的包裹如果一個星期還沒送達,物流和商家都得挨板子。

而另一邊的電商巨頭蘇寧,物流系統則像毛細血管一般觸及全國各地,在蘇寧未來的“藍圖”中,全國所有城市和90%以上的鄉鎮市場,將逐步實行2小時配送服務標準。

這是亞馬遜不能做到的,但是蘇寧卻讓其成為現實。

03

二問:身處中國市場,亞馬遜為何總是看客般的置身事外?

“京東大型家電三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10%以上,將派員進駐蘇寧國美店面。”

2012年8月14日,劉強東首先在微博發文,一時間,一場圍繞著蘇寧國美京東的電商三國殺拉開了大幕。

硝煙之後,電商新玩家蘇寧易購流量漲幅達706%,國美漲幅達到了463%,現在回想此次聲勢浩大的電商爭霸戰,國美已“江河日下”、京東已“流言四起”,蘇寧卻是”四面開花“,線上線下都成了最大的贏家。

而此時的亞馬遜呢?就像個局外人,只是這場戰役的“圍觀者”,亞馬遜仍舊信奉著保守的戰略,認為在中國市場,激進的打法並不合適。

只是,當時的中國電商行業百廢待興,中國消費者一向對價格極為敏感,低價促銷是一種搶佔市場的策略。

在這場價格戰之後,一直高昂著頭顱的亞馬遜恍惚意識到自己落後了,可想要奮起直追,市場卻早就被阿里蘇寧佔據了。


04

三問:為何自己人總是不信任“自己人”?

亞馬遜進入中國的第三年,創始人貝索斯來到中國,在問及為何國外的企業在中國頻頻受挫之時,貝索斯的一席話令人深思:

“那是因為美國公司來到中國後,不是讓中國的顧客滿意,而是讓他們的美國老闆滿意,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隨後,他補充道:“我來到中國時,對我的員工說,我最開心的是看到你們對顧客非常重視。”

儘管貝索斯一再強調亞馬遜重視用戶體驗,但事實卻在說明:

亞馬遜中國只是將“讓顧客滿意”放在嘴邊,目的卻是讓美國老闆滿意。

2011年10月27日的一則消息同樣證明了這點。當日,卓越亞馬遜正式更名為“亞馬遜中國”,並啟動短域名z.cn。

但人們發現,此時的亞馬遜中國在全球市場扮演的是運營中心,而非決策中心。

也就是說,中國方的決策權很低,這或許是美國老闆並不相信自己的“中國員工”,可這樣又面臨另一個問題:

如何留住人才呢?

商場如戰場,人才爭奪也是一場大戰,在電商行業更是如此。

張近東曾經在年會上表示:“蘇寧的年輕幹部群體正在崛起。80後幹部佔比72%,90後幹部佔比12.8%,蘇寧也將打造80後總裁、85後總經理、90後總監的年輕化的管理團隊,讓更多年輕人凸顯。”

讓企業更加“年輕化”,年輕人的力量是企業發展的動能之一。蘇寧在2018年5月推出的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更是引發熱議與討論,而在2019年1月,蘇寧又在人才大戰裡為自己增加籌碼,進一步明確了科技、體育、物流等新板塊的股權激勵機制。

在這場人才大戰裡,中國電商的領路人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亞馬遜被這“最後一根稻草”壓彎了腰,決定駛離這片他們曾經信心滿滿想要一舉拿下的土地。

05

亞馬遜的離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這三問或許只是促使它離開的一部分原因。

而如今,中國的電商市場已經進入一個暫時的平衡期,電商大佬們將目光逐漸轉向海外,或許,在另一片疆域,亞馬遜與中國的電商企業們仍將會有一場大戰。

結果又會如何?這些都未可知,但在中國市場上,亞馬遜顯然已經被中國電商們打得潰不成軍。

我們只能道一聲:

別了,中國的亞馬遜;

你好,中國的電商領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