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选调生的酸甜苦辣

一名选调生的酸甜苦辣

2014年8月11日,敦煌籍小伙子麻彦鹏带着简单的行李,坐班车到阿克塞县委组织部报到。经过组织和人事部门安排,麻彦鹏到阿克塞县红柳湾镇政府工作。不知不觉中5年过去了,麻彦鹏也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选调大学生成长为阿克塞县委办公室的一名骨干。这个“外乡小伙”在这里算是真正安了心、有了家、扎了根。

PART 01

// /// // //// // //// /// // /// ///

刚来的时候没地方住,镇领导就把单位的民兵执勤办公室先腾出来让给我住,还协调让我到县公安局食堂吃饭,解决了我的食宿问题。”说起初来乍到时的情境,麻彦鹏满眼都是感动。

“刚来不久,我随镇领导去大坝图村调研人畜饮水管道工程,正好路过老县城,当时的镇长陈其俊就带我去看了他的办公室旧址,告诉我他也是20多岁分配到阿克塞来工作的‘外乡人’,并给我描述当时简陋的工作条件、恶劣的生活环境,讲述他们所经历的种种困难,还有牧区各族群众带给他的温暖和帮助,叮嘱我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努力工作。”麻彦鹏说,“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感觉自己快撑不住的时候,我就会告诫自己,和那些来这里拼搏的老前辈相比,我所经历的这些不值得一提,我没有理由退缩。”

PART 02

// /// // //// // //// /// // /// ///

凭着这股韧劲,麻彦鹏不放过每次访牧户的机会,牧民们都非常喜欢这个文静而要强的小伙子。由于工作出色,一年后,麻彦鹏被调到阿克塞县委办公室工作。

“到县委办公室工作后,我才发现很多材料都是综合性的,刚开始我写不好,办公室的同事就一遍一遍地指导我。”麻彦鹏说。

单位的悉心培养,加上自身不懈努力,麻彦鹏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协调工作、编写信息、筹办会议,还是起草文件,他都能做到细致严谨、高效优质,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得到落实。“每次党代会前夕,我们都会通宵达旦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不管是‘抠破头皮’赶材料,还是准备会前的各种资料,大家都有说有笑、相互帮忙,直到所有的工作干完、理顺,没有一个人抱怨或不耐烦,这种团结协作的凝聚力特别感染人。”麻彦鹏说。

麻彦鹏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离不开多年来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一毕业我就来到阿克塞工作,我的孩子6个月大时就交给在敦煌的父母照顾,周末不加班的时候才能回去一次。忙的时候,我几周才能见孩子一面。”说起家人,麻彦鹏满脸愧疚,“孩子快一岁半的时候,我和媳妇周末赶回敦煌看孩子,但家里没人,一打电话才知道孩子生病住院已经一周了。赶到医院看到憔悴的父母和打着点滴的孩子,我媳妇没忍住,当场就哭得稀里哗啦的。父母没有告诉我们,怕影响我们工作。”

PART 03

// /// // //// // //// /// // /// ///

工作5年来,年龄在增长、环境在改变、角色在转换,但唯一不变的是麻彦鹏那颗勤奋工作、踏实做人的心。“我现在算个阿克塞人了,我喜欢这里,更喜欢这里的人,感谢这里的各族兄弟姐妹带给我的温暖与包容。我就想踏踏实实工作,再多学点、多干点,鞭策自己不断进步。”麻彦鹏说。

像麻彦鹏一样扎根在阿克塞的“外乡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工作勤奋,热爱生活。这些人,或是医生、教师,或是机关干部、乡镇工作者……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正和自治县的各族人民群众一道,为自治县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一己之力。

一名选调生的酸甜苦辣
一名选调生的酸甜苦辣一名选调生的酸甜苦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