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環節——柔軟度


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環節——柔軟度



柔軟度是指身體部位可以屈、轉、彎、扭而不至於令姿勢被破壞的能力,它是人體各關節所能伸展活動的最大範圍,它的伸展可以分為:靜態與動態兩種。靜態柔軟度是以關節為支點運動的活動範圍,動態柔軟度為關節對於動作的抵抗或阻力,例如打網球時,發球的人必須用所能伸展的最大範圍將球打出。


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環節——柔軟度



擁有良好柔軟度的好處


柔軟度好的人能活動自如、體態優美,柔軟度不好的人關節活動範圍會受到限制。具有比較良好的柔軟度,可以使我們運動時更有效率,能提升運動表現,在運動過程中,也能更好地避免運動傷害發生。

專家研究發現,有相當多的下背痛病例與柔軟度較差有關。因此,具有較佳的柔軟度除了可以避免運動傷,還可以使日常生活免於下背痛的困擾。

限制柔軟度的因素


影響人體柔軟度的因素有:肌肉、肌腱、骨骼、皮膚、脂肪、結締組織的構造與組成等。如果柔軟度的活動範圍遭到限制,可能會與骨骼、肌肉、韌帶及其它與關節囊構造有關。

軟組織構造對關節限制的相對比例為:關節佔47%、肌肉佔41%、肌腱10%、 皮膚佔%,從這組數字來看,影響最大的還是關節與肌肉。柔軟度與肌力及肌耐力一樣,是人體健康體適能的重要項目。優異的柔軟度能夠有效提升運動表現與避免運動傷害。


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環節——柔軟度



如何提升柔軟度?


提升柔軟度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伸展,另一種是動態伸展。靜態伸展是指不發生上下或來回的用力伸展,在伸展位置停留一段時間,而動態伸展是指上下或來回且急動或主動的運動,在最後伸展位置時不做停留。

一般來說,如果要增加柔軟度,建議採用靜態伸展,因為靜態伸展沒有組織傷害的危險,且消耗的能量較少,具有避免或消除肌肉緊張或痠痛的效果。但是,過度的柔軟度容易發生損傷,比如關節習慣性脫臼、無力等狀況。

伸展運動與柔軟度的關係密切,通過身體不同部位的伸展運動,可以增進身體各部位的柔軟度。專家建議,瑜伽這項運動非常適合增進柔軟度,許多運動員都喜歡在賽前及賽後通過瑜伽動作來伸展。


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環節——柔軟度



伸展運動注意事項


1. 伸展時,不能有疼痛的感覺,伸展到有一點緊張即可。

2. 伸展關節時,應緩慢進行,並且需要控制在自己伸展能力範圍內。

3. 避免過度伸展,儘量不要使伸展的強度太大。

4. 對於那些很緊、且柔軟度較差的肌肉群,儘量多花時間伸展。

5. 儘量以靜態伸展方式來伸展關節,每次伸展時間約在20-30秒鐘之間,每個部位重複2-3次。

6. 每週至少進行3次伸展,這樣對柔軟度的提升有良好效果。若要使伸展效果顯著,則建議每週要伸展5-6次。

7. 伸展時,需要依自身實際狀況來進行,身體柔軟度較差的部位就需要多加伸展,而在跑步等運動前,也應該做好充足的伸展。


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環節——柔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