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看病不花一分錢?

過年這些天不管是老媽做的饅頭還是超市買的,蒸出來總有一個是皺皺巴巴的(像是縮了水的老奶奶的臉一樣),看起來有點嚇人。

老媽就很擔心,覺得大過年的非常不吉利,特別擔心家裡會不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正好這幾天她每次吃飽飯就胃不舒服,買了胃藥吃著也不見好轉。

我告訴她這可能是胃潰瘍,所以趁我還在家裡,就帶她去醫院做檢查。

大夫開了碳呼吸測試單(檢查幽門桿菌),超聲檢查腹部臟器,抽血檢查,心電圖,以及胃鏡。

老媽特別擔心,害怕自己會不會得胃癌,因為我家裡有胃癌遺傳病史。

我跟她說沒事的,你買了保險,即使得胃癌,你可以拿到五萬的賠償,住院治療也都可以報銷,所以不用怕。

我媽自己早些時候在親戚那裡買了重疾險和住院醫療險,重疾險保額只有五萬,等我自己來到了保險行業,才發現這個保額太低了,但是現在老媽有糖尿病,已經不能再買重疾險了。

老媽就問,那報銷完醫藥費還能不能賠那五萬了? 我說可以呀,住院醫療險和重疾險保障的內容不一樣,住院醫療險負責報銷醫藥費,重疾險是隻要醫生診斷為癌症,拿著診斷證明就可以得到五萬賠償。

和我媽一樣,很多人即使買了保險也不知道自己買了哪些保險,以及保障的內容都不清楚。“有保險沒保障”的大有人在,一方面沒有買對保險,另一方面買的保額不足。

提到保險,大多數人可能腦袋裡只有"可以報銷醫藥費"的模糊印象吧。如果你在沒有搞清楚保險真正的功用和意義之前就對它有偏見,那可真的是太可惜了!

所以想和大家來普及一下簡單的保險知識:

一、醫療險和重疾險的區別是什麼?

二、重疾險到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如何做到看病不花一分錢?

重疾險的設計以"盈利"為原則,即發生了合同約定的重疾便可以額外得到一大筆現金支持;醫療險的設計以"補償"為原則,用於醫療開支的一個補償。

重疾險的報銷方式為給付型,例如我買了50萬的重疾險,一旦我被確診為合同約定的疾病或疾病狀態,我拿著診斷證明便可以從保險公司一次性得到50萬的賠償金;

醫療險的報銷方式是報銷型,和社保的報銷方式一樣,在治療後拿著結算單據就可以報銷治療費用,原則上是花多少報銷多少。

重疾險的賠償金可以用來墊付前期醫藥費,等到治療結束後再通過醫療險報銷醫藥費;醫療險不能墊付,只能治療結束後報銷或者邊治療邊報銷。

重疾險可以重複購買,假如我從A, B, C三家保險公司分別買了50萬保額,只要我的重疾符合合同約定,那麼我就可以同時得到三家的賠償,拿到150萬的賠償金;

但是醫療險不需要重複購買,即使你在多家保險公司購買了多種醫療險,對於你的支出只能進行一次報銷,而不能重複報銷。

重疾險的賠償金用途不受限,可以用於醫藥費,用於消費或者留給家人,全憑自己安排;醫療險只能報銷醫藥費,不能有其他用途。

如何做到看病不花一分錢?

沒想到重疾險這麼多用處吧,讓我來一個一個解釋給你吧:

1. 解決首筆鉅額醫藥費: 首先,我們不管通過什麼方法,必須要迅速拿出一大筆錢來支付首期醫療費,很多醫院往往以十萬,二十萬為單位,這筆錢一定要能夠覆蓋首次醫療費,才不會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突發重疾時,我們大部分人都很難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錢出來。當需要手術費時,你不能和大夫說等我把房子賣了,等我把股票或基金賣了,等我發了年終獎再去交錢吧,能這樣嗎?

2. 醫療費用的補充: 治療重疾時,除了支付醫療費用,還會產生大量的關聯開支和額外開支,這些是社保和商業醫療險不能報銷的。

例如家人來照顧病人造成的誤工損失費;例如腎移植手術需要尋找腎源,這個過程的花銷是醫療險所不報銷的;還有一些人情往來,家人來探病在路上的花銷等等,重疾險的賠償金就可以用來補充這些醫療險不覆蓋的費用。

3. 康復費用: 我們說疾病要靠三分治七分養,治療期和康復期就是治病和養病的過程。康復期的療養才是治癒疾病的關鍵,例如傅彪和姚貝娜為什麼癌症手術成功了也還是很快離開了,因為沒有做好康復,手術結束後不久就繼續工作了。

治療期和康復期需要大量的營養品和補品,例如鹿茸,人參等名貴藥材,加上康復期的治療費用都是醫療險不報銷的。

4. 治療期和康復期的收入損失: 治療期一般需要1-2年,康復期需要3-5年。

對於癌症,醫學上有"五年生存期"的說法,意思是一個人的癌症治癒後五年沒有復發,那麼他的生存率和常人幾乎沒差別,所以康復期非常重要。

如果我年薪10萬,我的治療期和康復期一共五年時間,對於一般工薪階級,可能有兩年的最低收入補償,對於其他人,這五年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至少損失50萬。

並且這期間家庭的現金流不能斷,孩子需要養,車貸房貸需要還,家裡老人需要贍養和照顧等等,怎麼辦呢?靠變賣房產嗎,你有想過一套房要多久才能賣出去嗎?靠積蓄?靠親朋好友支持嗎?

5. 後收入損失: 當徹底康復後,我們會發現自己的事業心一定沒有之前那麼強,工作起來也沒有那麼拼,很大概率上不會再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上了,恢復工作不如說再就業,復業不如說再創業,再就業和再創業難道不需要花錢嗎?

加上沒了五年前的客戶,沒了五年前的技能,也沒了五年前的幹勁兒,怎麼可能達到五年前的工資水平,所以這就是重疾造成的後收入損失。

6. 後健康開支: 一個人在重疾治癒後,身體的免疫力會大大降低,一個普通的小感冒對於患過重疾的人來說可能都是致命的。因為重疾險在賠償一次後就不能再購買了,你覺得得過重疾,失去醫療保障的人,除了社保,自己的積蓄和現金流,還有其他什麼解決方法嗎?

7. 後康復護理費用: 如果患有老年痴呆,癱瘓,腦中風後遺症等疾病,就需要終身護理和照顧,其開支巨大且長年投入,給家庭帶來的經濟壓力,不可小覷。

8. 公司財產,夫妻共有財產和個人財產的隔離: 重疾險在法律上有兩個特殊的意義,一方面重疾險是專屬於個人的一種資產。購買重疾險是隔離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以及夫妻共有財產的最簡單的方法。

在婚前購買的約定期繳的重疾險屬於婚前財產,離婚時是不被分割的;在企業經營良好時購買的重疾險,在企業被追債時,重疾險不會被追索。

9. 個人專屬財產的安排:主要針對公務員,特別是副縣級以上的官員,需要申報個人財產,以及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資或以其他方式購買的投資型保險等等。對於投資型保險也有明確的要求,但是對一些純粹的保障類保險不要求申報,非分紅型的重疾險不在填報範圍內。

通過上面的解釋,相信你明白了為什麼重疾險那麼重要了吧。

所有被理賠過重疾險的客戶都會說兩句話:

1. 我還能買重疾險嗎?

2. 當初買的太少了

為什麼一定要買健康險呢?

簡單的來說,因為人一定會生病,生病一定要治療,治療一定要去醫院,去醫院一定要花錢,花錢分為花自己的錢和花別人的錢,花別人的錢的最好方式就是商業保險,沒有之一。

商業保險既有支付能力,又有尊嚴。

最後,如何做到看病不花一分錢呢?

如何做到看病不花一分錢?

如果發生重疾:

【1】先拿信用卡,刷卡交押金、住院,保證病人得到及時治療,不因為錢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2】拿到確診報告,如果買了重疾險,大部分的重疾中指定病種,保險公司幾天就可以理賠(按保額、不用看發票);這樣信用卡刷出來的金額也能還進去;

【3】療程結束後,如果買了醫療險,憑住院病歷、發票、用藥清單等,還可以在醫療險的額度內,按約定的比例報銷。

這樣,事前、事中、事後,都能得到資金支持。

這就是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保險知識了。明天陪我媽繼續去做檢查,因為有了保險,所以心裡也多了一份從容和安心,希望老媽身體健康,沒有大問題。

希望大家也能夠讓爸媽進行一下體檢,這樣自己在新的一年才能更加放心的投入工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