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在北京,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学并不少。但是,一所既有着悠久历史

,又在发展历程中不忘改革创新、走在时代前沿的学校,却不多见。今天文章的主角北京三十五中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学校始建于1923年,近百年的发展成就令人赞叹。

近日,京领新国际对北京三十五中副校长、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首任主管校长王红军进行了专访。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从校园文化、变革创新、特色优势等角度进行深入挖掘,更加全面地展示这所学校的风采。

北京三十五中高中部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距离早期京城最大的商圈西单以及金融街都不远,在这样寸土寸金的位置,学校占地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崭新的教学楼是传统中式的样式,青砖灰瓦,让人从校园围墙外路过时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传承鲁迅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

北京三十五中高中部是鲁迅先生旧居八道湾胡同11号所在地。在紧邻鲁迅故居原址处,学校建立了与故居同样风格古朴的鲁迅书院,院内藏书5万册,可容400人同时阅读交流。

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学校的教育理念与鲁迅先生的思想高度融合,鲁迅书院根据“立人”精神研发了“立人系列课程”, 还会定期举办“立人”论坛。正如学校所描述的一样:“释鲁迅‘立人’,施‘立德树人’”。

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在学校鲁迅书院的墙上悬挂着一句标语:“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三十五中希望校内的学生们,都能拥有

社会责任感,有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意愿和觉悟,无论未来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发展,都拥有家国情怀.

这种精神同样时刻体现在学校国际部的教育教学中,尽管这些学生都以出国留学为目标,但社会责任感对他们来说同样意义深重。心系社会的发展,学生在未来才能对社会、对世界有所贡献。

与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合作,科研机会丰富

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三十五中在发展的路途中时刻不忘改革创新,成为了西城区的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同时也是西城区最先开设国际部的公立重点高中之一。学校各个校区高度融合,自从2012年国际部成立后,三十五中更是将国际部的先进教育理念与国际化教学方法带至各个校区,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社会对于未来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变得多元化,而这其中最重要的

创新能力也是三十五中培养学生的重点方向。三十五中并不仅仅依靠传统课堂教育,还融入了实践与拓展,从科技与艺术两方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帮助学生成长为国际化创新性人才。

学校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们进行科普讲座,与学生们分享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们对特定领域科学研究的兴趣。学校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学生们提供野外科学考察等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们会前往科研院所,真正近距离了解科研人员所做的工作,甚至与科学家共同完成小型科研课题等。

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对于每学期要求完成的科研课题,虽然只是中学生,三十五中的孩子们做起来却毫不含糊。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自己选择课题题目,之后在学校十大实验室或对接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完成相关探究,并撰写专业的研究报告。文献检索、开题报告、中期汇报、结题汇报答辩和最终论文,一样都不能少。

学校提供的 “十大实验室”是三十五中的特色之一。这些实验室由学校与国内顶尖科研场所共同支撑创建,利用世界前沿的科技,通过模拟实验,打造世界一级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设的航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所支撑创建的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等。

建有高端平台,艺术生活多姿多彩

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除了实验室,三十五中还建有可同时容纳800人的金帆音乐厅,厅内安装了德国Klais制造的管风琴,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在自建的音乐厅安装管风琴的非艺术类普通中学。学校定期还会为学生们安排各类音乐鉴赏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课程。

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除此之外,学校为学生们安排了丰富的

艺术课程和社团活动,其中志成合唱团在国内国际各大中学生合唱比赛中斩获了不少奖项。在国际部,艺术社团更是成为了很多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在几个月前,学校的ZIA舞蹈队还在第四届北京市啦啦操锦标赛中取得冠军。

以生涯教育为特色,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北京三十五中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希望学生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同时成为拥有综合素质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在学术之外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机会,并且开创了独特的生涯教育模式。

对于生涯教育,北京三十五中朱建民校长曾这样介绍:“目前,三十五中已经开发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三个方向,一共有19条线路的修学旅行课程。总是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是课堂上靠老师教出来的,必须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在这里,学校不以考试成绩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成人”,让学生“会学”。只有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拥有自主学习和规划的能力,学校才是真正做到了“育人”。在“成才”之前先“成人”,学生们就能够将自己所学回馈社会,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在创新与素质教育逐渐被大家重视的今天,随着新高考的施行,许多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然而有着百年历史的北京三十五中早已先行一步,这正是因为学校自身多年来一直不忘教育之本,不断创新与突破,在育人的道路上寻求最合适的方法与途径。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将成为新时代的顶梁柱。

阅读更多国际教育、海外大学文章,请将京领新国际加入订阅号

这所北京中学,历史悠久却走在时代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