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课改表演,而是教学“流水线”!

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课改表演,而是教学“流水线”!

有很多人批判衡水模式,认为是悲催,严重摧残孩子们的天性,是应试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教师,我切身体验过那种“衡水”模式,也切身体会过“杜郎口”课改模式,也能够理解当下私立学校日益火爆日益奢华一年收费动则数万却依然一位难求的现象。私立学校收费昂贵家长们却还是趋之若鹜,这不是私立学校的不仁不义,恰恰是公办教育的悲哀,公办办的好还免费,谁愿意倾家荡产送孩子上私立学校?

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课改表演,而是教学“流水线”!

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那些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课改表演,需要的正是衡水这种模式。杜郎口的神话成为了泡影,某某某(教育同仁你懂的)等一票教育专家们成为了表演艺术家,挣够了捞足了渐渐退出舞台,但衡水还在,而且还健在!其他地方不需要像衡水那样太过紧凑,起床早操时间要晚一点,六点半,中午要注意一会儿,下午两点半上课,晚上九点或九点半下晚自习然后十点前休息。能做到这样的,学校必定也是名校。

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课改表演,而是教学“流水线”!

以前在怀仁教过几年书,怀仁就是山西版的衡水,紧张有序快节奏,当时在学校里看着孩子们学习非常辛苦,当然成绩也是其他地方学习无法比拟甚至不敢想象的,作为老师,每天殚精竭虑为提高成绩绞尽脑汁,虽然工资收入基本是当地公办学校的两倍,但确实辛苦,周末放假留在教研组判作业批作文是家常便饭。老师们之间交流也都说自己有了孩子绝不会送进这样的学校,军事化管理限制了孩子们的行动和思维。

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课改表演,而是教学“流水线”!

我去的那年,正是大学毕业的时候,三月底四月初应聘笔试面试讲课,五一节后我就去开始跟上老教师实习了。入校时,从六百多应聘者中选拔出三十二人,本来是七月毕业,五一假期后我就离开大学到了怀仁的一所中学任教,记得当时的校长曾说过,能在这里留下教书的老师,以后即使走出去,到了哪里也是实打实的好老师!

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课改表演,而是教学“流水线”!

后来,事实胜于雄辩,不少老师考了公办教师,都成为了当地的骨干教师,社会反响很好。自己也在几年拼搏后终感身如浮萍漂泊无依,虽然工资待遇可观社会地位可以(怀仁当地教育已经成为产业,老百姓不排外,对老师们很尊重,这也是为什么怀仁是个小县城,却经济繁荣的原因),但始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没有根,所以后来和老婆都离开了怀仁,考了村官又老了其他单位,我后来进了公办学校教书,我常和老婆说,我说我在这里付出的辛苦是在怀仁时的五分之一,但我在这里已经是最好的老师了,当初在怀仁时我竭尽全力也是个中等,最好时候也只考过第四第五(全年级十六个班),这已经足以说明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差距了!

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课改表演,而是教学“流水线”!

我老婆在怀仁是个传奇存在,她教的是历史,满分75,他的班中考下来均分能上73、74,班里几乎都是满分,当时的我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当你离开私立学校,到了公立学校,看着男老师们每天喝的东倒西歪,女老师们每天打毛衣玩手机,你就又会觉得,自己有个孩子,还是送到私立学校会更好一些!当初自己教过的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学生们,大部分都考上了很不错的大学,和自己后来在公办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差距明显,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当时那些被禁锢的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古灵精怪的,也没见他们哪一个成为了丧失天性失去本真的悲催产物,反倒是公立学校的那些孩子们,真的让人无奈让人为他们遭受而又无法改变的一切深感悲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