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喝到低血糖,酒精到底升高血糖還是降血糖,能代替降糖藥嗎?

孫華藝


喝酒並不直接降糖,喝酒出現低血糖是酒精傷害引發了應激反應所致!

更準確來講,酒精是一種應激傷害,會觸發身體應激反應——一種本能的保護性反應!應激狀態身體對能量需求大幅增加,所以喝酒會引發能量不足的類似低血糖反應。

但是緊接著,身體會因為能量不足而反彈性升糖,那些以為喝酒會降血糖的情況只是短暫的一瞬,然後血糖由於應激反應多種升糖激素大量分泌,又出現血糖異常增高!

比如蘇木傑現象,也是一種應激反應,就是低血糖後出現高血糖的現象。有時嚴重低血糖導致反應性高血糖,可持續數日之久。這是因為身體為了規避低血糖傷害,體內胰升糖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腎上腺素均顯著分泌增加,故每次低血糖後會出現高血糖。

糖尿病有四種主要類型,一型,二型,應激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是胰臟受損,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所致,二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島素相對不足和靶細胞胰島素敏感度下降(胰島素抵抗)。這裡面最容易被忽視的,最容易被誤判的,就是應激型糖尿病。

應激性糖尿病又稱為特殊類型糖尿病,歸入繼發性糖尿病類型,以前僅僅特指燒傷、外傷等少數病人等情形,但是現在發現,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顯的應激反應,普遍存在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糖素和生長激素等升糖激素抑制胰島素作用的情況。

最新的糖尿病研究證實,持續緊張與壓力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誘因!

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大腦為了保證正常運轉,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體會出現低血糖狀況。糖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一旦低血糖情況發生,身體會啟動低血糖應激反應,胰高糖素升高,胰島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質以及脂肪都會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血糖,提高身體的血糖儲備。

如果緊急情況反覆出現,身體會處於戰備(應激)狀態,對血糖的需求大幅上升,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最強的升糖激素),持續提升胰高糖素(最主要的升糖激素),促進蛋白質脂肪通過糖異生作用產生血糖,大量遊離脂肪酸補充進血液,為能量轉化提供原材料。

應激性糖尿病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有非常精密的血糖調控機制,人體影響血糖水平的激素有很多種,除了胰島素,還有胰高糖素,腎上腺素,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兒茶酚胺等等。 壓力、緊張、熬夜、失眠、酗酒、高負荷工作、低血糖、負面情緒都是常見的應激刺激因素,都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應激性糖尿病是指在嚴重應激狀態下,胰島素拮抗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暫時性糖尿病。

壓力與情緒等應激因素對血糖的影響比傳統的認知要大的多!

恐懼、緊張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升高;壓力、焦慮引發兒茶酚胺分泌增加,抑制胰島素作用,導致血糖升高;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外傷等原因導致甲狀腺素分泌增加。甲狀腺素可促進小腸黏膜對葡萄糖的吸收,同時促進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從而升高血糖。壓力、緊張、負面情緒等因素反覆發生,就會導致應激性糖尿病的出現。

在身體主動升糖,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糖素大量分泌的狀態下,降糖藥和胰島素都會失效!當應激結束,藥物發揮作用,又會使血糖突然降低觸發低血糖加重應激!

糖尿病是最易發生誤診的幾種疾病之一!

也許你一直認為的二型糖尿病,可能正是應激性糖尿病卻被錯誤治療!

大量應激性糖尿病或者由於升糖激素影響導致的血糖高被誤判為二型糖尿病,這絕不是開玩笑。二型糖尿病中只有15%存在胰島素減少,85%存在胰島素抵抗,而所謂的胰島素抵抗中,少部分來自血脂高引發的胰島素受體敏感度下降,更多的來自腎上腺素、胰高糖素、兒茶酚胺等一大波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加,抑制了胰島素的作用!

當前醫院常規糖尿病檢查主要是: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耐量實驗。

通常只要血糖超過標準值(空腹血糖大於7mmol/l,餐後血糖大於11.1/l),你就被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常規血糖檢測從不檢查腎上腺皮質激素(GC)、胰高糖素、兒茶酚胺、腎上腺素等引起血糖上升的激素,不排查應激反應和其他因素引發血糖高的情況,導致應激性糖尿病或者應激引發的血糖高無法識別,誤診漏診嚴重。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糖尿病被錯誤治療兩年之後,最近發現被誤診了糖尿病類型,說起來也是可笑可嘆,但,這就是醫療診斷、治療糖尿病的現狀!只有極少數有經驗的醫生,能通過經驗和與患者溝通識別出應激性糖尿病(因為血糖檢測結果無法識別),更少的醫生會用利血平、艾司唑侖等抗應激焦慮藥物來平穩血糖。

如何自我識別出應激性糖尿病呢?

重點要看有沒有觸發熬夜、緊張、酗酒等應激因素,然後看有沒有飢餓、頭暈、易怒、嗜睡等類似低血糖的反應,或者有血糖無端的異常升高,進一步可以去檢測胰高糖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GC)的含量。

應激性糖尿病只要消除應激、注意修正錯誤的生活方式,血糖自可逐漸平穩,不需要藥物治療!別忘了,應激性糖尿病是暫時性糖尿病,是公認可以治癒的繼發性糖尿病!

遺憾的是,應激性糖尿病由於不需要用藥物干預,被從病理、常規診斷、到治療選擇性屏蔽了。這貌似已經不是誤診的問題!

最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制定者——美國糖尿病學會ADA(一幫和藥企串通一起的腐敗的傢伙)並沒有修正這些疏漏,反而將糖尿病確診的空腹血糖從7.8降為7,這樣做是把更多高血糖當成糖尿病,讓藥企賣出更多藥物,對糖尿病確診無半分好處。

總結,糖尿病不要喝酒,由於喝酒等因素引發的應激性升糖,更是導致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腎衰竭、心腦損傷、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元兇!

不論是二型糖尿病還是應激性糖尿病,作為生活方式疾病,除了藥物控糖,更需要在識別清楚類別之後,通過飲食、運動、呼吸、放鬆訓練等多方面進行調理。關於糖尿病精細調理,生酮飲食,應激反應等可查看我的問答,有具體調理方法。Vista從事慢病康復指導11年,全套非藥物調理方法都在裡面。悟空的第480個回答。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感謝點贊歡迎轉發!

vista專注非藥物調理,給你的全是乾貨!


vista說養生


糖尿病專科醫生為大家解答。

喝酒會出現低血糖但喝酒並不是降低血糖的辦法。乙醇也就是酒精大量攝入,會導致體內的胰島素大量分泌,人體的血糖就會隨之下降。同時乙醇進入肝臟會抑制肝糖元的分解,人體細胞得不到葡萄糖利用,就會出現低血糖情況,甚至會出現昏迷。這種情況下喝酒是降糖的,但是危險的,我們不能用危險的方式來降低血糖,這相當於“飲鳩止渴”。

大量喝酒一般是在聚餐、應酬等活動出現,大量的高脂肪食物會導致攝入熱量明顯增高,而現代人特別是應酬較多的人體力勞動明顯減少,攝入和消耗的不平衡會讓熱量明顯蓄積,導致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發病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肝糖元的合成和釋放受限,會導致餐前低血糖和餐後高血糖現象的發生,長期餐後高血糖,使胰島負荷過重,傷害胰島功能,長此以往,會逐漸出現血糖異常、升高,最終也會出現糖尿病。

所以飲酒短期降糖,帶來的後果卻會很嚴重,血糖高,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仍要堅持平衡膳食,戒菸限酒的原則。




科裡講糖


糖尿病還是戒酒的好!

其一,糖尿病是心血管風險(卒中、心梗等)的高危因素之一,而酒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此外,嗜酒還容易引起消化道癌症(胃癌、肝癌)

其二,酒精會影響藥物的代謝,從而影響藥物的療效。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

所以,糖尿病患者還是戒酒的好!


百味草廬


喝酒絕對不能代替降糖藥!雖然剛喝完酒時血糖降低,但是,在升糖激素的作用下,血糖會很快升高。所以說到底,喝酒是升高血糖的!而且,酒精裡只含有熱量沒有營養,喝酒身體是得不到營養補充的。同時,酒精還損害肝臟。建議糖尿病人不要飲酒。


老齊看生活


喝酒對血糖會產生,先低後高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