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為什麼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送葬隊伍為什麼會臭氣熏天?

羅玉波


對於帝王貴胄來說,停屍一年也不見得是件多麼奇怪的事情。慈禧死亡到下葬的一年間,正是滿清王朝的多事之秋。

光在皇室內部,攝政王載灃在辦理慈禧葬禮的同時,又要籌辦光緒皇帝的葬禮,而且親生兒子溥儀繼位為宣統皇帝的典禮,也是他不得不集中精力趕忙應付的大事。

這麼多緊要的事情疊加在一塊,把慈禧下葬的日子拖延到第二個年頭,也就順理成章了。

至於講慈禧1908年11月15日去世,1909年10月才下葬,當中相隔整整11個月,因而導致她的屍體腐爛,送葬隊伍裡瀰漫著熏天臭氣的說法,恐怕只是無稽之談了。

康熙祖母、太皇太后孝莊去世,靈柩停放在北京昌瑞山下建起的“暫安奉殿”裡,一停就是30幾年,直到雍正三年才葬入地宮,也沒見得傳出什麼屍臭流言。

1279年南宋滅亡,蒙元朝廷的國師楊璉真迦為斬斷宋朝國運、打壓漢人抵抗意志,將紹興宋六陵悉數盜掘毀壞。早在15年前的1264年就已死去的宋理宗,不僅屍體完好並未腐爛,而且身體強度還能支撐被倒掛在樹上瀝出肚子裡的水銀。

可見,古代屍體防腐技術之高,完全能夠確保死者身體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的完好。

況且有關慈禧屍身保存完整的情況,相關文獻資料的記載,都是有據可查的。

1928年7月,“東陵大盜”孫殿英為獲取滿清皇室陵墓內的陪葬財寶,對包括乾隆裕陵、慈禧陵在內的諸多地宮,全都進行了瘋狂盜掘。

盜墓事件傳到北京,溥儀派滿清遺老載澤、寶熙等人去往東陵,對乾隆、慈禧等先祖的遺體進行重新殮葬。當中,有關慈禧屍身的情況,記述相當完整。

只見慈禧遺體被孫殿英盜墓的亂兵隨意丟棄在棺蓋上,左手反搭著後背,上半身完全裸露,下半身也僅剩一條內褲,嘴角還留有一道明顯的刀痕,渾身上下長滿了屍斑和白毛。

要知道,載澤帶人進入地宮時,慈禧遺體已經被扒出長達40多天,屍身尚且還能保存得七八成完好。

放在19年前的下葬之日,屍體更是應當完好無缺,相關慈禧遺體腐爛臭氣熏天之說,顯然是毫無依據和站不住腳的。

那麼,送葬隊伍裡傳出的臭味,又是從何而來呢?

這裡頭,可能包含有兩重意思。

其一,慈禧送葬的隊伍,排場很是奢侈壯觀,棺槨、紙人、陪葬品一應俱全,據說隆裕太后還特意讓人帶上了慈禧生前鍾愛的各種食物。

如此大規模的喪禮,肯定少不了沿途運輸所需的馬匹、駱駝。

從北京紫禁城到清東陵的路途很長,不要說駱駝、馬匹這些牲畜一路走一路拉,就連人有三急的送葬人群,恐怕也是沿途找個角落解決一下。

如此一來,送葬隊伍經過的地方,散發出一些令人作嘔的臭氣,也就不難解釋了。

其二,古代在統治者執政無方、百姓生活困頓之時,往往也是各種市井童謠、坊間流言、野史傳說滿天飛的集中時期。

唐代詩人杜甫,面對安史之亂後百姓朝不保夕、衣不蔽體的社會情景,曾留下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

當中並非說官宦富貴人家的酒肉,真的就散發著臭味,只不過是杜甫通過這種言辭方式,表達對權貴階層的不滿。

在慈禧執政的將近半個世紀裡,對外屢屢屈膝求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對內則暴政連連,死命維護著腐朽的封建統治,老百姓的生活極為困苦。

為解心頭之恨,於是在北京街頭,就流傳開了慈禧送葬隊伍臭氣熏天的說法。與杜甫詩句裡的用意相同,指的也並不真的就是慈禧屍體腐爛,而只不過是想表達對滿清朝廷腐朽統治的不滿罷了。


劇透歷史


慈禧太后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那個時期的實際統治者,她統治中國長達47年。慈禧死於1908年11月15日,享年73歲。但是在第二年10月份她才下葬。這是為什麼呢?再者,據說在慈禧太后出殯的當天,整個送葬隊伍臭氣熏天,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慈禧老佛爺去世的前一天,已經體弱多病的光緒帝剛剛駕崩。據說是慈禧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怕自己死後光緒帝東山再起,就派人毒死了光緒。國不可一日無君。光緒死後,屍骨未寒,就得操辦2歲的溥儀小皇帝的即位大典。光緒的葬禮還沒舉辦,第二天慈禧就又去世了。因此,當時的人們可以說是手忙腳亂。

那麼,為什麼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呢?

首先是因為要停靈一年準備下葬用品及隨葬品,同時還要修整京城通往陵墓的道路。

要說這位慈禧老佛爺,雖然在世時驕奢淫逸、專橫跋扈,但是一些事情她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大家倒也落得省心。可是現在她死了,葬禮到底怎麼辦?

這可給她的親侄女,也就是隆裕新太后,以及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出了一道難題。

但是他們想著慈禧生前奢侈腐化,她的喪事肯定要大操大辦。於是,他們就開始派人著手準備隨葬品。

首先是慈禧的棺材,用的是最好的金絲楠木。木材來源於雲南,僅運輸就花了3個月,費用也得10萬兩白銀。運到京城以後,請能工巧匠做棺材。

做完後,刷了49遍油漆,棺材才算做好。因此,光因為這個棺材就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

期間,其實一些女工們也沒閒著。她們還要為慈禧做棺材裡面鋪的、蓋的,以及慈禧身上穿的衣服。

棺槨底部鋪的是金絲鋪成的被褥,上面點綴了無數米粒大小的珍珠。還有慈禧身上蓋的被子,上面也有820顆珍珠。

入殮時慈禧頭戴鑲嵌珍珠寶石的鳳冠,身穿金絲織成的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足蹬朝靴。

這些東西,有人說估計得16萬兩白銀以上。女工們做這些東西的地方,完全就像一個小型的工藝品加工廠。

而完成這些純手工製作的東西,也是相當費時的。

再有,慈禧的隨葬品當中,還有大量珠寶玉石、珊瑚寶石等。

據說這些物品的估價也超過了2億兩白銀以上。而準備這些東西都是需要人到全國各地去採辦,也是需要時間的。

另外,在慈禧的隨葬品中,還有成千上萬的紙糊的新軍士兵。製作這些東西,當然也要徵用不少的工匠,花費一定的時間。

況且,為了下葬順利,還要修建從北京到位於河北遵化的慈禧定東陵的道路。從京城距離定東陵將近150公里。

為了慈禧能夠順利葬入陵墓,這段道路也得需要重新修整。需要徵用人員、牲畜,準備物料等。對於當時來說,這也是一項非常重大的工程。

當然,上面列舉的這些慈禧死後的穿戴以及隨葬品,有的可以同時製作,有的則因為原材料不能及時到位,或者因為人們沒有經驗,還可能存在“窩工”的現象。

再加上還要修理150公里的道路。

因此,這些工作整體完成的時候,不知不覺一年就過去了。

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攝政王載灃為了表明對葬禮的重視,也是相當於還慈禧一個人情。

慈禧讓載灃2歲的兒子溥儀當了皇上,載灃心裡自然是欣喜的。

正在這個當口上,慈禧又死了。他可能覺得大夥的眼睛都在看著自己。

慈禧是自己的親姨這件事先放在一邊,能夠慷國家之慨,表達個人的“感恩”之情,攝政王又何樂而不為呢?

那就不急著下葬,慢慢準備吧。

何況,新隆裕太后,是慈禧給光緒欽定的皇后,也是慈禧的親侄女,也不是外人。給慈禧風風光光辦一場葬禮,她也是相當支持的。

我們再來說一說為何送葬隊伍臭氣熏天。

慈禧停靈一年以後,在1909年11月9日舉行了奉安大典。從北京到河北遵化的慈禧定東陵,距離150公里。這一行程整整走了5天,花費也超過了150萬兩白銀。

一路之上,聲勢浩大的隊伍發出了陣陣惡臭。究其原因是因為送葬隊伍徵用了無數的騾馬、駱駝等,用來運送隨葬品,以及人們短暫歇息用的帳篷。這些騾馬、駱駝本身身上就有一種牲畜的味道。

再者,它們可不知道這支隊伍是送慈禧老佛爺“入土為安”的,當然是隨性而為,隨吃隨拉。這樣就導致一路之上臭氣熏天。

跟在後面的王公大臣和奴僕家眷只好捂著鼻子前進。

其實躲在後邊轎子裡的隆裕太后也是捂著鼻子的。

這是因為按照清朝規定,慈禧出殯時,相當於兒媳婦的隆裕太后需要懷抱一個寶瓶,裡面裝的是起靈時紫禁城供案上的供品。整整五天了,這些供品早就發黴變質了。

另外,據說馬車上還裝著為慈禧準備的全套滿漢全席的供品。而這一路上,供品已經變質,發出了陣陣惡臭。

可見,慈禧送葬隊伍發出的惡臭,是騾馬身上的味道以及排洩的糞便味,還有供品腐敗的臭味。

回顧當初孝莊太后死了37年才下葬,也說明當初的防腐技術已經相當高了。因此,有人懷疑當時送葬隊伍的臭味有慈禧太后屍體發出的臭味,是不科學的。

而其實,慈禧舉行盛大的葬禮後僅僅兩年,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朝便土崩瓦解。

而慈禧的定東陵也在其下葬19年後,由於其中金銀珠寶之多,引來了東陵大盜孫殿英的垂涎。

孫殿英公然用大炮轟開了慈禧的陵墓,把裡面的寶貝裝了好幾馬車運走,甚至一些不方便帶走的大型珊瑚等無價之寶,他還讓手下全部砸毀。

慈禧口中一顆價值八個億的夜明珠也不知去向。而慈禧的屍體更是被從棺材裡扒了出來,落得個暴屍荒野。

後來,溥儀得知了慈禧墓被盜,才派人趕往定東陵,為慈禧收了屍,並用布包裹起來,並在裡面放了一些簡單的隨葬品,才把她安葬了。

中國人講“入土為安”,而慈禧的屍體卻因為人們準備下葬用的東西及隨葬品、修路、攝政王載灃的“感恩”等種種原因,在她死後一年才入葬。

再者,她入葬的時候,葬禮也是豪華至極,後因騾馬排洩及供品變質,送葬隊伍也變得臭氣熏天。

而她後來又因為鉅額的陪葬品,引來了東陵大盜孫殿英的盜掘。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變數與不可知。或許,繁榮落盡,一切都會歸於塵土。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1909年10月慈禧下葬,這中間相隔了一年,這一年當中慈禧的屍體會不會腐爛甚至臭氣熏天呢?答案是否定的,慈禧的屍體不會在這一年腐爛,所以出殯當天臭氣熏天的說法就是無稽之談了。

首先我們來倒推,1928年7月,此時距離慈禧下葬將近20年了,駐軍在馬伸橋附近的孫殿英打起了慈禧陵墓的主意,後來孫殿英假借和盜墓的另一支部隊開戰的理由,封鎖清東陵進行盜掘,他們炸開了慈禧的墓室,得到了無數的奇珍異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孫殿英一夥人打開慈禧的陵墓之後,慈禧的屍體並沒有腐爛,而是光澤如初,甚至等到孫殿英等人撤退之後,清朝舊貴族來墓室重新收屍的時候,發現慈禧身上才出現一些青色的區域,生長出一些白毛,下身穿著褲子,最外面的褲子是金絲製成已經被盜取了,上身裸露。

從這件事可以得出結論,慈禧下葬的時候,屍體並沒有腐爛,而是保存的很好,但是所謂的臭氣熏天也是有出處的,比如,民間特別痛恨慈禧,所以得知她死後一年才下葬,就傳出她臭氣熏天的消息,以此解心頭之恨,再加上民國初年街頭藝人的加工,各種各樣的版本就流傳開來了。

中國古代對於屍體的保存是很有一套的,而近些年出土的古代陵墓,有很多屍體下葬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還是完好如初,更何況窮奢極欲的慈禧呢?最早的時候,人們對屍體的保存,多是製作成乾屍,像木乃伊一樣,很容易保存,後來有了更好的條件,比如,在下葬之前,用大量冰塊進行保存屍體,慈禧的屍體很多時候就是這種方法,而下葬之後,就有更多的方法進行屍體的保存了。

那麼,為什麼慈禧在死了一年之後才被下葬呢?這就和當時的情況分不開了,慈禧在死之前,提前結束了光緒皇帝的性命,然後指認溥儀作為新的大清皇帝,但是溥儀只有三歲,這時候掌權的實際上是攝政王載灃,但是清朝已經內憂外患,又遇到皇帝和實際掌權者去世,繼位者年幼,所以更加風雨飄搖,慈禧的葬禮也就一直往後拖。

除了這些原因,更重要的是因為慈禧生前的遺囑,慈禧在去世之前就預定好了自己的葬禮,要求十分豪華和奢侈,對於此時的清朝,一時之間無法拿出這麼多的錢,而且也需要籌劃,需要準備的時間,所以才拖了一年之久。

看一下,這張圖就是榮壽固倫公主。

後來由於榮壽公主的催促,攝政王載灃才火急火燎的下葬慈禧,榮壽固倫公主是恭親王奕欣的長女,深得慈禧的寵愛,不過她能夠得到慈禧的喜歡肯定不是因為長相,不信看看圖片就知道了,經過榮壽公主的催促,慈禧的葬禮開始隆重的舉行。

葬禮那天,街上人山人海,幾百個人穿著特製的衣服輪流為慈禧抬棺材,還有專門修築的看臺,供外國人觀賞,光出殯這一項,就持續了好幾天,為了準備棺槨,一年之內在雲南砍伐了大片森林,遴選合適的木材,並且耗費巨大運到北京,其次,加上噴漆等等程序,耗費達120萬兩白銀,這還不算幾十號人才能抬動的陪葬品,其奢侈程度如此,屍體的防腐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慈禧生前禍國殃民,死後也要帶走大量珍寶,還耗費人力物力舉行奢侈的葬禮,雖然出殯當天沒有臭氣熏天,但是她的名聲在後世一直都是臭氣熏天。


無筆史官


東陵大盜孫殿英當年盜掘慈禧墓時一邊扒慈禧的褲子一邊說著不可描述的語言,甚至之後的很多記載說慈禧雖然已經死了20年,但樣貌依舊栩栩如生,那時候雖沒有福爾馬林這樣的防腐液,但慈禧的棺材是“水不能侵入,蟻不能穴”的金絲楠木做的。

雖然無法考證當年慈禧墓被盜掘時,慈禧樣貌是否栩栩如生,但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皇家御用的金絲楠木棺材的確有防腐的作用。

既然有防腐的作用,那慈禧下葬之時,大街上瀰漫的臭味就不應該慈禧遺體散發出來的,並且,即便慈禧誤國誤民,那也不至於一個屍體腐爛能讓整個送葬隊伍變成臭氣熏天的。

1908年,光緒皇帝去世以後,第二天,囂張不可一世的慈禧也隨著去世,關於光緒皇帝的死因,近代的考古學家在檢查完光緒的屍骨以後,確認光緒是被毒死的。而慈禧的死卻是正常死亡,但死後將近一年之後才下葬,這是為何?

其實,這一點並不難理解,慈禧生前就是窮兇極奢的代表人物,是晚晴最會享受的女人,據史料記載,在1897年這一年慈禧太后就用掉了十幾萬個蘋果,平均每天400多個,按她的說法,蘋果的香氣既能附著於身上,又能對皮膚好。

在1894年,慈禧60大壽的這一天,她為自己準備的生日禮物加起來耗費了國庫三千萬兩白銀,這讓本來國庫空虛的清朝更是赤字累累,因為這畢竟不是小數字,乾隆時期整個收入也就五千萬兩白銀。

慈禧為了滿足自己辦生日慶典的願望,甚至在朝堂上提出預算方案,讓邊防開支減少四百萬、刑部拿出五十萬、戶部拿出五百萬、內務府拿出五百萬、減少宮廷開支、增加稅收,反正是湊足了算。

當時朝中大臣紛紛提出異議,認為這些費用都是保障清朝正常運轉的費用,不能隨便挪用,以防戰時不備,而慈禧一怒之下說出:“誰讓我生日一天不高興,我讓他以後天天不高興”。

最終,慶典的籌備計劃在軍機大臣、禮部的指導下有條不紊的籌備,從皇宮到頤和園的沿途幾十里布置的氣派無比,戲樓、景觀臺的夾道都裝飾一番,非常隆重。

然而就在慈禧的慶典有條不紊的籌備過程中,北洋艦隊突遭襲擊,而慈禧修建的頤和園所需的資金有很大部分是挪用了海軍經費,最終我們都知道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甲午戰敗。戰爭攪亂了慈禧的慶壽計劃,後來慈禧沒臉面再大肆舉辦了,就下令取消了原來的沿途景點工程,最終的慶壽計劃在寧壽宮黯然度過。

慈禧過慶壽時,感覺很委屈,認為戰爭打亂了她的計劃,有一陣子總是悶悶不樂。

由此可見,慈禧活著的時候,對於傳統禮節很是重視,在她看來,凡是古人留下的禮制都要重點操辦,對於皇室最注重的葬禮,那絕對是不能有半點馬虎的。

雖然古代的皇帝在登基時就開始建造陵寢,但對於生前就十分講究排場的慈禧來說,顯然時間還是不夠用,1908年慈禧去世,直到1909年11月9號才舉行葬禮,這中間間隔一年時間,主要就是為慈禧的葬禮選一個黃道吉日。而在下葬當天送葬隊伍臭氣熏天的原因,其實不難解釋,慈禧的葬禮搞的聲勢浩大,再加上路途遙遠,肯定需要馬匹或者其他牲畜來幫忙託運,牲口可不管下葬的是誰,從皇宮到定東陵,基本上是一路的糞便,那味道……與慈禧“遺臭萬年”的味道很相似。


小小嬴政


死之前還沒準備好的事情太多

慈禧死時,73歲,在那個年代,以這個年齡來論,已是十足的高壽。

人固有一死,哪怕身份再顯赫尊貴,也始終逃不開這一天。權傾朝野的她,當然早在生前,進入晚年之後,就細細密密地勾畫過自己百年之後的“宏偉藍圖”——就算離開這個世界,也要風風光光、體體面面、極盡尊榮、縱享富貴。

因此,她果斷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毫不猶豫地推翻了清朝歷代的陵制,早早選好風水寶地,花了近十年的時間、不計一切代價地精心修建自己的定東陵,順便網羅了一大堆死後供自己一人享用的奇珍異寶。

但她死的時間——1908年11月15日,豪華蓋過紫禁城的定東陵徹底完工尚不足月餘,被自己如提線木偶一般操縱著命運的光緒皇帝離開的第二天,還是要比她自己以為的要早,或者說無論何時,都會比她願意的更早。

這一天下午五點,中南海儀鸞殿,她死得乾淨利落又突然,死之前還從容地交代了遺言——“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是啊,她怎麼可能由著自己離開後,還有人複製自己的人生呢?

還沒來得及給突然掛掉的年僅38歲的光緒皇帝辦國葬呢,大權在握的太后也後腳跟著去了。整個清廷都有點方,沒有準備好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五年沒入土的光緒VS一年後掏空國庫落葬的慈禧

耐人尋味的一件事情是,慈禧的定東陵前前後後修了十年,但身為大清皇帝的光緒,生前,根,本,就,沒,有,陵,寢!

滿朝大臣官員,心心念唸的都是怎麼厚葬慈禧太后,這個生前沒什麼存在感的傀儡皇帝,竟然被草草拾掇,停放在梓宮中長達五年。

整個清廷的錢,都被拿來打了厚葬慈禧的預算,光緒皇帝的崇陵,修修停停,差點成了爛尾工程。這一拖竟然拖到了清廷徹底over,袁世凱上臺之後。還是他比較厚道,一紙《優待清室條件》開了綠色通道,從中華民國的國庫裡給撥了些款,這才勉強修完了。1913年,光緒死了整整五年之後,這才悄悄寂寂,入土為安。

與光緒不同,慈禧的國葬,那是以轟動效應上了世界各大報刊頭條的。

翻一下老黃曆,看看1908年11月9日,慈禧入土為安的日子,就知道這一天多麼精心挑選——黃道吉日,值日星神乃司命,宜祭祀。

從紫禁城到100多公里開外的清東陵,一路上,為慈禧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蔚為壯觀。騎兵、僕役、護衛、宮女、太監、大臣……竟然多達一萬多人。除此之外,讓人脊背發涼的是,隊伍中竟然還有一支規模驚人、難辨真假、到另一個世界去繼續伺候慈禧的紙將紙兵。

至於所謂的臭氣熏天?其實只是流傳在民間的一種說法,答主此前回答過另外一個相似的題目,在此就只簡單覆盤一下了——

理所當然,即便發臭,臭的當然也不是慈禧精心修飾過的屍體,而是這支送葬的隊伍實在太過龐雜驚人,隨行攜帶的隨葬食物會不可避免地發酵,人風塵僕僕趕路會散發體味汗臭,以及,拖著紙將紙兵前行的騾馬牲口沿路排放的糞便……


飲水君


1908年11月15日,掌權大清帝國長達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死了,這個生前極盡奢華的女人在光緒去世的第二天也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慈禧太后的奢侈讓她留下了千古罵名,特別是挪用北洋海軍軍費修頤和園,加速了大清亡國的腳步!1909年11月9日死了快一年的慈禧葬在了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定東陵!



早在1873年,慈禧就選了咸豐皇帝定陵邊的菩陀峪做為安葬地,當時修了七年,1895年慈禧覺得以前修的陵墓配不上自己的身份,又重修了一次,這次又花了十三年時間,直到慈禧死前才結束,可見慈禧對自己的身後事老早就有安排了。那為什麼慈禧在死後一年才下葬了?這其中有幾點原因!


▲慈禧的葬禮

選黃道吉日,中國人對於選日子是極慎重的,紅白喜事都要選日子,普通老百姓如此,皇家更是講究,慈禧太后停靈一年時間才下葬跟選日子有關係。作為一個國家真正掌權者,承辦慈禧喪事的人可不敢大意,自然要認真籌備,而慈禧太后下葬那天就是欽天監選定的奉安大典的最好日子!

光緒帝在位34年,當了一輩子傀儡皇帝,去世時才38歲,他的陵墓還沒完工,雖然他沒有實權,畢竟在位這麼長時間,做為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葬禮自然也不能隨便,而且光緒比慈禧早一天過世,所以光緒帝的葬禮要排在慈禧太后之前。


▲光緒帝的葬禮

皇帝的葬禮自然要隆重點,準備工作要花不少時間,史料上相關記載,光緒帝的陪葬品有不少名貴珠寶、古玩珍品,陪葬品有三十六箱。而窮奢極欲的慈禧太后陪葬品更是奢華,先準備光緒帝的陪葬品再準備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陪葬品,當時清王朝國力已經空虛,為準備這些奢侈陪葬品一年的時間才夠用,這還是慈禧生前就蒐羅了不少珍寶的前提下。而光緒帝的葬禮讓人感慨光緒帝一生只有在出殯那天才真的象一位皇帝!
▲光緒帝的葬禮

據記載,慈禧太后的送葬隊伍最前端的是一隊騎兵,緊跟其後的是一列排著縱隊、手牽馬匹的僕役,再往後面,是幾百名輪換抬行慈禧靈柩的僕役,在靈柩後方是兩隊負責護衛的騎兵,跟在騎兵後面的是一排排舉著各種顏色旌旗和綢緞條幅的僕役,還有來自戈壁灘的駱駝揹負著搭帳篷的必需品,行走在大路的兩旁,還有那些馱著紙兵紙將的馬匹,其紙人之多,空前絕後,令人歎為觀止,這些還不包含送葬的官員隊伍,可見送葬隊伍所用的馬匹駱駝有多少,而送葬隊伍過於龐大,行程又緩慢,眾多畜生所排的糞便在臃腫的隊伍所產生的惡臭,讓眾人只能捂著鼻子,這個就是臭氣熏天的原因!對於慈禧來講這也算是“遺臭萬年”了!


生前身後都講排場的慈禧太后,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屍骨會被暴露與羞辱,對於孫殿英來說,慈禧陵墓中的陪葬品,就是他眼中的大肥肉,1928年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盜挖了慈禧陵墓,陪葬的珍寶被洗劫一空,慈禧的屍體被拋在地上。豈非天哉?


草堂有春色


慈禧生前享盡榮華,死後卻過了一年多才“入土為安”,沒過幾十年陵墓又被孫殿英“光顧”洗劫一空,真可謂是“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啊!



關於慈禧死後為何過了一年多才下葬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為了選擇一個黃道吉日

古代的人是很注重這些的,他們認為只有選一個好日子送走老佛爺才能讓國家永遠昌盛。這樣選來選去一直想選一個最好的日子,一來二去就難免耽誤了出殯。


為了籌備陪葬品

慈禧老佛爺生前喜愛奢靡,死後也不會例外,早在死之前就規定了要給她準備多少陪葬品,棺槨裡要放多少寶貝了,這樣下來為了籌足各種奇珍異寶也會耗去不少功夫。

而關於慈禧送葬隊伍為何臭氣熏天我想要表達以下三點:

慈禧遺體是不會發出異味的!

因為慈禧去世的時候尚處在十一月,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不存在屍體腐爛發出臭味一說。

異味很有可能是驢馬發出來的!

因為慈禧的陵寢在清東陵,從北京到那裡有很長的一段路程,加之慈禧葬禮規模龐大,陪葬品也多。這樣下來就難免會用到驢馬一類的牲畜,它們又不會剋制,想拉就拉,走了一路也就拉了一路,這樣下來也就難免惡臭不斷了。

出殯時送葬隊伍臭氣熏天也是在象徵著慈禧將會遺臭萬年吧!


曉史才能明事


慈禧太后,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三個女人之一,影響晚清政壇半個世紀,有人說她是清朝腐敗無能的罪魁禍首,有人說正是因為慈禧的存在,晚清的中國才能保持穩定。不管生前功過是非如何,1909年11月9日,離開人世已經一年的慈禧太后的奉安大典終於舉行,她的棺材從北京城抬到了清東陵。

至於慈禧的棺材為什麼會等一年才下葬,有一種說法是慈禧去世一年才下葬是因為她看中了一年以後的那個黃道吉日。作為晚清權勢最強的人,慈禧一直就把自己等同於清廷,所以她把自己的葬禮看的非常重。在她感到自己命不久矣的時候,就讓術士算好了下葬的良辰吉日,術士說必須等到一年以後的11月9日才行,於是慈禧就讓人將自己的屍體一年以後再安葬。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慈禧是為了給自己準備一場豪華的葬禮。慈禧這個人好面子,在位的時候清朝已經很貧窮了,但是慈禧為了自己的個人享樂,還是鋪張浪費,比如她的衣服,她的飯食,還有她的壽宴。慈禧駕崩的時候,清廷並沒有準備好,利用這一年的時間,清廷才有足夠的時間籌辦葬禮,好把老佛爺的葬禮辦的風風光光。

至於為什麼會臭氣熏天?這也很好理解,畢竟當年的防腐技術沒有現在這麼高超,慈禧的屍體停了一年多,再先進的技術也阻止不了她屍體的腐爛。除了慈禧的屍體散發的臭味,還有一種臭味來源,就是動物的糞便。慈禧當時的葬禮極其壯觀,但是由於紫禁城離東陵比較遠,所以徵用了很多畜生,畜牲不是人,葬禮隊伍前行的時候,有的畜牲就留下自己的糞便,這是最主要的來源。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1908年,光緒帝死後的第二天,慈禧留下“女人不幹政,太監不擅權”的兩條遺言,病逝,享年74歲。


然1909年,慈禧才被葬在河北省遵化市的定東陵。莫名其妙,出殯當天,送葬隊伍之內,惡臭不斷,簡直熏天。

是慈禧的屍臭,還是其他?

慈禧屍體倒是沒發臭,那時正處於11月份,北京氣溫低,加上放置於金絲楠木之內,完善密封。20年後,孫殿英重啟時,看到慈禧面容栩栩如生。


值得一說,慈禧死於痢疾疾病,死前很長時間都在拉肚子。不停地腹瀉,早已把肚子裡的食物殘渣和一些水分排空。

種種因素疊加,慈禧屍首未腐,也未臭。所以,屍臭不是臭味來源。而這來源於龐大的隊伍以及貢品。

慈禧的葬禮是豪華的,從出殯起,連連轟動全國,外國佬見了,歎為觀止,很給清政府漲了臉。

從紫禁城到定東陵,足足走了五天,送葬隊伍人數萬人以上,被徵調的馬車、牛車等幾千輛。走在最前面的是引幡隊,他們帶領的是由紙紮成的紙人兵馬,宛如真的,滲人。其中還有扛著槍的外國佬,雄赳赳。


走在之後的是護衛隊,有幾千人,他們旌旗蔽日,刀槍如林,氣昂昂。然後才是抬棺隊伍,幾百人輪流換,最後是文武大臣。

為滿足外國友邦的好奇心,特地搭建觀禮臺,途中設有簡篷,配備專門的翻譯官,現場直播,當場講解。

量世界之物力,結吾陰世歡心,無疑,轟轟烈烈……

總結起來,人多、牲畜多、路長、規模大,所以,走到哪裡,哪裡臭氣熏天。牛屎、馬屎、騾子屎,遍地開花。

據說,為彌補庚子國難慈禧狼狽西逃亡,特地為此準備上滿漢全席,放在龐大的嬌子內,供老太太品嚐。時間久了,自然有味兒!

葬禮熱鬧,但陪葬品也不弱,各種奇珍異寶,什麼翡翠西瓜、白菜,什麼玉石,什麼珊瑚樹,什麼珍珠。價值約是三年的財政收入!堪稱世界之最!


慈禧的葬禮規模大,陪葬品豐厚,自然需要時間準備,還需要選擇黃道吉日,修築人流大的道路,要讓老太太安穩上路,不是嗎?

另外,慈禧遺旨:隆裕太后和載灃掌控朝政大權。但這兩個主事人做事畏手畏腳,一時半會沒個好點的主張。

所以,慈禧太后時隔一年才出殯下葬。


史小二記


慈禧是一個被權勢裹得嚴嚴實實的女人,這一點,即便在她死後也沒有改變。

1914年11月14日,慈禧彷彿心有所感,於是匆匆讓人給光緒皇帝送去了一碗酸奶,沒過多久,便傳來了光緒的死訊。

光緒一死,慈禧終於鬆了口氣,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口氣也是老佛爺的最後一口氣,這口氣鬆了,她便也得去了。

去哪?歸西而已。

1914年11月15日,瀛臺裡的哭聲還沒有停,慈禧寢宮裡也傳出了駭人的哭聲——老佛爺,沒了!

慈禧的死,對於清政府而言,無疑是一場政治災難,權力的平衡也將因此被打破,更何況,老佛爺一死,誰能掌控清王朝?誰能保證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所以,慈禧的死訊一出,整個清王朝便瀰漫著悲痛、迷茫的情緒,即便是載灃,也是如此。

不過,傷心歸傷心,迷茫歸迷茫,慈禧死了,被慈禧欽定為皇帝的溥儀和任命為攝政王的載灃,首先得做的便是讓老佛爺一路走好。

可是,即便載灃花了很多心思和錢,老佛爺的葬禮仍然被延後了1年的時間,她在死後1年方得被人抬到陵寢裡,躺在她斥巨資建造的豪華陵墓裡。

慈禧作為清王朝最有權力的一個女人,作為擺弄了中國近半個世紀風雲的女人,她為何會在死後1年才得以下葬?

實際上,這一年的時間,放在帝王家裡倒也不算長。

慈禧的陵寢實際上早在1873年便已經開始修建,可是,後來慈禧覺得自己怎麼也是清朝最有權勢的女人,陵寢怎麼能這麼隨隨便便?她認為原來的規模配不上自己,所以,她決定重修陵寢,怎麼豪華奢侈怎麼修,料用最好的料,陪葬品也得是最珍貴最精美的陪葬品。

這一重修,便又花了數不清的錢,花了13年的時間,從1895年修到了1908年,好在她在1908年恰好死了,如果讓她再活幾年,恐怕又得重修了。

陵寢是修好了,可是,載灃還是不敢輕易安葬慈禧,所以硬生生拖了一年。

為什麼?因為慈禧是一個女人,可卻是曾經實際掌控了清朝近半個世紀的女人,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可她終究沒有登基稱帝,從身份上說她是咸豐皇帝的“二皇后”,是同治皇帝的母后,是光緒皇帝的“親爸爸”,不是皇帝,如果依照祖制的話,她要麼和咸豐合葬,要麼葬在咸豐的旁邊,她是沒資格“睡”普陀峪定東陵的。

為了這事,王公們得好好商量商量,讓慈禧能夠順理成章地睡到普陀峪定東陵裡去。

此外,慈禧一生最重奢華地享受生活。

所以,她即便是死了,也得享受最高規格的葬禮,想要最高規格,便得為她“私人定製”——拿慈禧的壽衣來說,從布料到陣線、金絲,肯定得是最好的,且是“現榨豆漿”,然後量身定做,別說穿在外面的壽衣了,恐怕即便是穿在裡面的褻衣褻褲也得如此。

所以,不管是慈禧的陪葬品也好,是葬禮上所用到的祭品或者工具也罷,統統得用最好的。

當然,給慈禧的屍體作防腐處理應該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怎麼防腐,用什麼防腐,這很講究。

即便是慈禧出殯的路線也很講究,早在出殯前的幾個月,清政府便將從北京到清東陵的120多公里的路修繕一新,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老佛爺的葬禮因為交通出現問題。

如此一來,自然得花費不少時間。

同時,也不忘了一件事——光緒死在慈禧前一天!

慈禧的葬禮要辦,光緒的葬禮當然也要辦,而且因為光緒是皇帝,又死在慈禧前頭,所以得先辦完了光緒的葬禮,再辦慈禧的。

光緒皇帝出殯是在1909年3月,此時距1908年11月14日已經過去了5個月,所以,慈禧只能等。

這一等,便等了一年。

1909年11月,慈禧才等來了自己的出殯。

老佛爺的葬禮,對於清王朝而言絕不是小事,光緒的崇陵可以匆匆忙忙修建,她的葬禮卻半點馬虎不得。

1909年8月,為了讓慈禧在陰間繼續享受權力,清政府為她燒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和士卒,即便是死了,也得有錢有權有勢不是?

1909年11月9日,這一日,天空陰沉沉的,路上擠滿了觀看送葬的“觀眾”、警察和軍隊,讓人感到壓抑,慈禧的靈柩得用一百多人一起抬!

給慈禧的葬禮開路的是一支輕騎兵,然後便是一列小矮馬,再然後便是輪流給慈禧抬棺的數百僕役。

然後,又是一支輕騎兵,這支輕騎兵之後是三個用馬車拖運的豪華轎子,轎子之後則是一支駱駝隊,駱駝們馱著帳篷等物品。

給慈禧送葬的人有王公貴族、高官要員和喇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給這個女人送葬的。

這次送葬,他們得走上5日的時間,從京城走到清東陵,走到慈禧的陵寢,然後跪著送走慈禧,送她進入她花了無數金錢為自己打造的陵墓!

這個人數繁冗的送葬隊伍可謂是樣樣俱全,從廚師到清潔人員,從警察到軍隊,從官員到王公,吃、喝、住、行也被無一例外地被安排的妥妥當當,即便是馬和駱駝在路上留下了糞便,也會迅速被清理乾淨。

所以,所謂的慈禧出殯當日臭氣熏天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她曾經作為清政府的實際最高統治者,她在清政府高層王公貴族和高官中擁有極高的威望,即便她沒有這所謂的威望,為了顏面,清政府也不可能讓她的葬禮臭氣熏天。

可是,為什麼會有人說慈禧出殯當日臭氣熏天呢?

慈禧執掌國柄數十載,有何作為?

對內,對黎民百姓極盡壓迫、剝削之能事,只為了滿足自己對權勢的貪戀和生活的奢靡;對外,極盡諂媚之能事,連連喪權辱國,甲午戰事已起,竟渾然不顧國家安危,舉國之力為自己慶壽,她一句“寧贈友邦,不予家奴”更是將她自己放到了所有百姓的對立面。

所以,臭氣熏天臭的不是慈禧的屍體,而是她的名聲。

慈禧這個女人,只憑一句“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她便得臭氣熏天,遺臭萬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