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縣:“鄉村振興在行動”系列報道(一)

新县:“乡村振兴在行动”系列报道(一)

新县:“乡村振兴在行动”系列报道(一)

習總書記提出“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

01

產業振興

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

02

人才振興

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03

文化振興

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04

生態振興

紮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設施

05

組織振興

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導語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以及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3月18日-3月20日,王國生書記在信陽調研鄉村振興並召開座談會。4月22日-4月23日,市委辦公室牽頭,在新縣開展“鄉村振興在行動”調研訪談活動,先後採訪了八里畈鎮、周河鄉、田鋪鄉等七個鄉鎮,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陳秀洪陪同調研。

堅持“五個結合” 推進“五大振興”

新县:“乡村振兴在行动”系列报道(一)
新县:“乡村振兴在行动”系列报道(一)

周河鄉黨委書記 易新生

我們西河村是一個古村落,距今有700年的歷史,是國家級、省級傳統村落,被評為中國景觀村落,同時,西河村是省級貧困村,全村316戶,113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11戶380人,2014年實現脫貧,現有貧困戶3戶13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09%。近年來,我們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五個結合”,推動“五大振興”,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中取得良好的進展。

一是堅持“資源”與“資本”相結合,推動產業振興。我們利用山水環境自然優勢和古村人文歷史優勢,以鄉村旅遊為主打產業,政府投入撬動,搭建發展平臺,吸引各方投資6000多萬元,建設了一批滿足遊客需求的吃、住、行、遊、購、娛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景區,每年吸引全國各地遊客3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000多萬元,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二是堅持“迴歸”與“培養”相結合,推動人才振興。一方面,我們聘請清華大學、中央美院、“北京農家女”等國內頂尖專家團隊下鄉,吸引上海蔓鄉旅遊投資管理公司等企業來鄉,動員張思恩等一批外出成功人士返鄉,通過高素質人才的迴歸引領,實現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的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另一方面、我們利用健康教育、膳食廚藝等實用技術培訓,實現留守人員的素質提升,確保村莊振興有更多的人才支撐。

三是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推動文化振興。我們在對古村的農耕、民俗、膳食等傳統文化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上,開發新的旅遊產品,註冊西河商標,讓人既能品嚐、品味和體驗到鄉愁,又能感受到都市現代氣氛,同時通過舉辦活動,評比表彰,制定村規民約等弘揚社會正能量,提升村民精氣神。西河村被評為“全國鄉風文明示範村”。

四是堅持“保護”與“發展”相結合,推進生態振興。我們一方面尊重古村落原有的生態肌理,不挖山、不砍樹、不填塘、不取直道路,修舊如舊,不大拆大建;另一方面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改善,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既保留田園風光本色,又豐富現代生活元素,實現生態保護與利用融合發展。我們村先後被評為“河南省最美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

五是堅持“強村”與“育新”相結合,推進組織振興。村裡選優配強“兩委”幹部,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加強支部各項建設,提升服務本領,切實建強了村黨支部,同時在西河農耕園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黨組織,凝聚發展合力,通過高質量黨建保障高質量發展。西河村黨支部先後被市縣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紅旗支部”。

可以說,我們西河村為全國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提供了一個鮮活的範例,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樹了一個可以借鑑的典範。

多元融合 全域共創

新县:“乡村振兴在行动”系列报道(一)

八里畈鎮黨委書記 蔡宇文

八里畈鎮緊緊圍繞“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深化旅遊綜合改革,加快旅遊景區建設,提升旅遊服務質量,著力構建“一區兩園三線”的全域旅遊格局,努力探索一條集“紅色、綠色、古色、特色”為一體的旅遊業發展道路,全域旅遊實現新突破,夯實了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基礎。2018年,全鎮共接待遊客8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100餘萬元,同比增長31%和29%。

一、佈局長遠,夯實基礎聚合力。2013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就制定了公路建設提升規劃,先後自籌資金1600萬元,爭取公路建設資金5700萬元,硬化縣鄉公路57公里,村組公路270公里,新建橋樑37座,在全縣率先完成所有村居通農村等級公路,鄰縣、鄰鎮、鄰村實現互通、互循環。爭取資金1820萬元,整治河道6公里,新修、整修大塘138口,完成自然村門口大塘生態化改造。投資1260萬元,新建文化廣場16個、標準化公廁65個、戶改廁1780個、安裝路燈560盞,公共基礎設施取得大幅度提升。同時,以景區為點、縣鄉道和鄉村道為線、鎮區和新村及自然灣為面的全域環境綜合整治有序推進,山青、水淨、村美的生態宜居鄉村逐步呈現。

二、持續發力,融合特色展優勢。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幹,旅遊工作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無中生有”的道路,構建了“一區兩園三線”鎮域旅遊大格局,旅遊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先後投資4800萬元,完成丁李灣古民居核心區改造,建成圍繞丁李灣四通八達的旅遊交通輻射網,於2019年成功創建3A級景區。我們發揮民營資本優勢,堅持“農旅融合、茶旅融合、文旅融合”,建成七龍山福華農業生態科技園、江寨茶文化體驗園。依託紅色資源,開發宋畈劉鄧大軍司令部舊址、南衝劉鄧大軍駐紮地紅色體驗現場教學線路,挖掘古色資源,培育長洲河至丁李灣古色鄉村遊,突出生態資源稟賦,沿S339線打造千畝生態茶園、十里花卉觀光園區的立體生態觀光帶。叫響“中國民間文化之鄉”的文化品牌,積極將文化深度植入旅遊產業,大力傳承、培育南衝民歌、農耕農作、傳統工藝、傳統飲食等非遺文化,將其科學融入旅遊,形成新的旅遊產品,不斷豐富全域旅遊內涵,增強市場吸引力。

三、謀求共贏,多措並舉求發展。近年來,我們圍繞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市場運作的理念,促使全域旅遊道路越走越寬闊。一是發揮好政策資金拉動作用。緊盯中央、省市投資方向,爭取到丁李灣古村落保護、劉鄧大軍司令部舊址修復、特色園區培育項目40多個,先後啟動6個景區、景點建設。二是發揮好民營資本推動作用。鎮黨委、政府梳理整合資源、優化投資環境,主動招商引資,堅持培育一個景點引入一個以上企業參與投資,將民營資本作為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全力支持、積極服務,保障旅遊產業健康發展。截止目前,先後引入民營企業16個參與全鎮旅遊及生態農業開發。三是發揮好市場品牌引導作用。八里畈鎮旅遊仍處於起始階段,人才短缺、服務和運營理念落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域旅遊提升。為此,我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引進中科新園、福華公司、杭州漫村文旅投資集團等優秀企業,全力提升管理服務理念,叫響知名品牌,為八里畈旅遊產業注入全新理念和不竭動力。

全縣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號角已吹響,我們將藉此東風,虛心學習先進地區和兄弟鄉鎮的好經驗和好做法,推動八里畈鎮旅遊工作在上新的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