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Fate》中的貞德,歷史上的貞德又是怎樣的?

可達鴨限定版


1337年11月,為了爭奪歐洲大陸的領地,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進攻法國,英、法兩國之間爆發了曠日持久的“百年戰爭”。

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到1415年時,英軍已經佔領法國北部大部分地區。1420年,法國被迫簽訂《特魯瓦條約》。按照條約規定,法國王子查理被剝奪王位繼承權,退踞南方;英國國王亨利六世兼領法國王位,將羅亞爾河以北的廣大法國領土劃歸英國,由英國以及親英的勃艮第人控制。1428年, 英軍又向法國大舉進攻,離巴黎只有60英里的奧爾良再次成為英法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也就在此時,一位勇敢的少女挺身而出拯救了法國,她就是法國曆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女英雄聖女貞德。

美國影星珍·茜寶在1957年拍攝的電影《聖女貞德》中飾演的貞德


貞德於1412年1月6日出生於法國洛林地區的杜瑞來村,某一天,她在夢中得到上帝的啟示:上帝告訴她,英國人必須被趕出法國,王太子(未加冕的國王查理七世)必須加冕即位。法蘭西將得到“洛林邊境的童貞女的拯救”。於是貞德出於對宗教的虔誠和忠君勤王的意識,將解放法國看成是上帝委託給她的神聖使命。

1429年2月,17歲的貞德,她面見了法國王子——查理,宣稱她帶來了上帝的旨意,懇求查理王子給她一支軍隊去抵抗英軍。兩人就未來如何對抗外敵進行了展望,上帝的名義也堅定了查理戰勝英國的信心,交談氣氛極為良好,會晤圓滿成功,查理七世同意她帶領一支軍隊馳援奧爾良。

4月29日,貞德身披鎧甲,騎著一匹白馬, 率領一支約有6000人的援軍,打著繡有聖母瑪利亞像的白邊軍旗衝向圍城英軍。在貞德指揮下,法軍奇蹟般地重創英軍,打了一個勝仗。緊接著,法軍又在聖路甫與土爾斯堡狠狠打擊了英軍,迫使英軍撒退,奧爾良之圍被解除。

這些勝利的取得讓百年戰爭開始以來一再受挫的法軍土氣大振,重新燃起了希望,而貞德則被當地人民親切地稱為“奧爾良的女兒(La Pucelle d'Orléans)”。英軍則聞風喪膽,給貞德取了“女巫”綽號。

1430年4月,理查姆城左側重鎮康邊遭英軍與勃艮第聯軍圍攻宣佈告急。5月23日,貞德率軍馳援。在撤退當中,要塞城防司令弗來因害怕敵軍尾隨法軍衝進城裡,下令拉起吊橋,將貞德拒之城外,致使貞德不幸落人敵手。

油畫《聖女貞德離開沃庫勒爾》

1月21日,勃艮第軍隊以一千法郎的價錢將貞德出賣給英軍。英國人一心想除掉貞德。他們說服了法國的天主教,將貞德交給教會法庭進行審判,並給她加上了“女巫”的罪名。由英國承擔審判所需要的費用,預先安排好判處貞德為異端的裁決,並且向教會法庭保證承擔審判可能造成的不利後果。對於英國人的託付,教會法庭當然欣然接受。

1431年,英軍收買了一位法國神學博土阿頌,讓他在魯昂宗教審判所主持了對貞德的宗教審判。教廷宣判貞德犯有70餘條罪名,但均遭到她的反駁。

由於貞德喜穿男服,身體纖小結實,在監獄關押期間又一直沒有月經,這些在敵人眼中看來,不是妖魔就是女巫。最後,宗教法庭以“著男裝”、“反對教會”和“ 重操異端邪說”罪將貞德判處火刑。

1431年5月30日,貞德被英軍押赴至魯昂老集市廣場的火刑臺。他們在她頭上戴了一頂“笨蛋高帽”,上面寫著“異端”,用來作為對她最後的羞辱。在萬餘名群眾的注視下,這個體型纖小的少女逐漸被無情的烈火吞噬。據目擊者描述,貞德被綁在火刑柱上,她不斷地祈禱,並用堅定的聲音呼喚著耶穌,還請求現場的神父給她一個十字架握著。最後火被點燃,燒了很長時間才熄滅,但人們發現大火併沒有燒死貞德。劊子手不得不重新點燃火焰,並設法讓焰心完全包裹住貞德的身體,好讓她儘快的完全被燒死。負責點火的劊子手Geoffroy Therage回憶說:“剛點火時,她叫了不止六遍耶穌,特別是嚥下最後一口氣時,她用堅定的聲音叫著耶穌。幾乎在場所有人都流下了同情的淚水。”

英格蘭人將燒焦的木炭撥開,露出貞德焦黑的屍體,向人群證明她確實被燒死了,接著他們又屍體把燒了一次,將灰燼扔進了塞納河,以免人們收集她的骨灰。

火刑架上的貞德

貞德犧牲後,關於火刑現場的種種奇聞不脛而走。有個在場的英軍土兵說,在貞德即將被燒死時,他親眼看到一隻白色的鴿子從火力飛出來,飛上了天空。而一些圍觀魯昂市民則聲稱他們在當天的熊熊大火中看見了火苗呈現出“Jésus(耶穌)”的字樣。

巴黎聖母院內的聖女貞德雕像

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終於結束,英國人被徹底逐出法國時,貞德年老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於是貞德的案件被重新調查,法庭重新審判了這個案件,之前的審判被廢除,貞德的名譽得以恢復。1455年,貞德的昭雪儀式在巴黎聖母院隆重舉行。現在到巴黎聖母院的廳堂,還可看到她佩戴長劍、雙手合十祈禱的雕像。1920年5月,貞德被羅馬教廷追封為聖徒,成為聖女,並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聖女貞德節”,以紀念這位拯救了法國的少女。


史館


貞德在fa裡可以算是被黑的厲害,但事實上,動畫中的形象和歷史上的形象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1,首先,聖女貞德並不是一些人想的是一名村姑。貞德的父親擁有差不多50英畝土地負責村莊的徵稅還有防衛(應該只是巡邏看護的工作),所以貞德並不是在一個完全從事農業,除此之外一無所知的環境中成長的。

2,在軍事層面上:

一派的觀點是認為,貞德基本就是個增加士氣的,具有“吉祥物“性質的存在,具體決策實際是其他人操辦。這種說法一度非常流行。不過,也有當時的記載顯示,貞德在戰鬥中的行為更像是一個身先士卒的表率,比如貞德在撤退過程中總是拿著她的旗幟在最後,以保證她的士兵可以安心的撤退(當然,這也造成了後來貞德被捉的悲劇 - 當時貞德在指揮後衛部隊)。

而在指揮層面上,當時和貞德一起戰鬥的人(特別是高級將領們)都把貞德視為一個高明的指揮家。高階將領認為她在指揮安排火炮方面足以稱得上超凡, 而另一位相對低階的指揮官同樣持相同的看法,尤其是在激勵士兵方面 。

3,貞德不是個文盲:

事實上以貞德名義寄出的信件多達30封,相當多是由她自己署名的。而信件,很有特色的是用第三人稱所寫,比如有一封寫給英國國王的信就是全程以自己的口吻說出。

4,平時的穿著:

在處理政務和休息時間裡穿著男性的布匹,長期穿戴盔甲,解除奧爾良之圍前,貞德便一直穿著盔甲睡在曠野之中,未曾脫過盔甲。

這個盔甲其實也不是很恰當。


5,和其他人相處:

戰場上的貞德可不是個好脾氣的人,面對其他與自己有糾紛的聖女以及妓女時,貞德則展現出絕不留情的一面,用言語羞辱迫使她們認輸,發現軍中有私藏的妓女則會非常暴躁,破罵這些妓女“你們這些蠢東西!”,憤怒地騎馬追上去揮刀殺掉妓女。

6,貞德的相貌:

法國都蘭地區的14至15世紀的史料集裡記載了貞德的眼睛「很閃亮」,而貞德的侍從德·奧龍的回憶同樣是「眼睛很大、很漂亮、黑眼瞳」。在其他的記載中,人們形容她頸部粗短,緊連著雙肩,顯得較為健壯,右耳後面還有一塊小小的紅色胎記。

貞德的長相漂亮是當時公認的,無論是英格蘭、法蘭西乃至於勃艮第,讚美貞德外貌的大有人在,貞德的同僚說起貞德的外貌時,也都認同貞德長得很漂亮的說法。

而且貞德身材豐滿,本來她是為了讓自己和尋常女性有別,所以穿上男人的緊身衣來凸顯男性氣質,然而穿上緊身衣後更加誘人,導致常常被性騷擾。

所以這個胸部還是挺還原的。


洗越蒼天


《fate/apocrypha》雖然不盡人意,但始終有聖女貞德出面扳回一局,但也因為懷孕梗,引起了眾多粉絲的不滿,不過說起來,神奇中X確實神奇的過了頭,這不是明擺的朝著火上澆汽油嗎?

而在本作中,聖女貞德也以RULER/裁定者被召喚,而只有在死後無願望的英靈才能擔任此職,與Avenger/復仇者一樣同為特殊職階。

而在FGO中,吉爾也通過收集了貞德生前的屍骸,用黑魔術復刻出了黑化貞德(AVENGER),那麼作為具有歷史原型的人物,真實的貞德應該是怎樣的呢?

貞德是活躍在15世紀,英法百年戰爭後半段時期的人物,也是法蘭西最艱辛的時期,連年戰敗讓法國丟失了近乎一半的國土,換句話說,就是被人吊起來打啊,後來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哦不,《特魯瓦條約》,這個條約可比馬關條約牛逼多了,它幾乎把整個國家送了出去。

在條約中明確規定,英國國王擁有法蘭西皇室的繼承權,於是,還在頑強反抗中的王子處境十分尷尬,三路打不了,連打野都要被抓,就連自己家的高地塔都要改說英文了,就是這樣一個穩跪的局面中,貞德來了。

貞德出生於法蘭西一個普通的村莊,原本應該務農的她在小時候便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慧,更是在十三歲那年,聲稱自己見到了天國統帥,並聽見一個聲音對她說,只有她才能重振法蘭西,所以貞德動身準備付諸行動,並最終在十七歲時獲得了反抗王子的認同,成為了法國抵抗軍的最高司令。

貞德首戰便奪回了軍事要塞奧爾良,隨後更是逢戰必勝,收回了大部分的失地,但自古冥冥之中彷彿註定,一個牛逼的將領必須有一個豬頭上司,最終貞德也在一場戰鬥中被俘,最後還被法國皇室出賣,被英國人以邪教的名義被處以火刑,享年十九歲。

這個消息讓法國人民十分憤怒,最終團結起來將英國人趕了回去,所以,貞德被稱為為“護國的聖女”,一點毛病都沒有。

最終,貞德的名義得到了平反,梵蒂岡認為他是為正義獻身的聖女,直到今天,人們仍然以各種形式紀念她,所以從設定來看,FATE中的貞德還是比較還原本尊的,只不過那個異常恥辱的懷孕梗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

而你又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說說你的想法!

希望你喜歡,如果覺得有用,請“點贊”表示您的支持,謝謝哦!

關注有態度的【拾部次元】,為您篩選好動漫,讓您放心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