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家研究《红楼梦》,一个字都有可能被猜想,可现在是个电视剧都会进行红式分析,为什么?

婴儿之未孩


《红楼梦》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大百科全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可见《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在劳动人民心中的重要价值。不但是红协会的研究者,国内外的许多文学爱好者也都有一个“红楼情结”。



毛泽东一生都在反复阅读《红楼梦》,他说红楼梦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小说,从里面汲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巴金先生之所以能写出《家》《春》《秋》,据说《红楼梦》前二十回他倒背如流。

许多红学者一直都在研究《红楼梦》,因为个人的立场不同,眼中看到的是不同的《红楼梦》,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红楼梦的深澳,是很多研究者穷其一生也无法破译的。


比如书中的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是对全书的概括性统领,对12金钗的人物命运的大致交代,“可叹停机德,堪怜咏䋈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一首诗。玉带林其实是林黛玉,金簪雪是薛宝钗。停机德指的是战国时期燕国乐羊子的妻子停机断布劝说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这里暗指薛宝钗具有非常贤良的品德。咏䋈才指的是东晋时期谢道蕴的故事。她的哥哥谢安说飘飘洒洒的大雪“撒盐空中差可拟”,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这里暗指黛玉的才华。同时这首诗也交代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悲惨结局,林中挂是指黛玉最后死去,徒留宝玉空老牵挂。金簪雪暗指宝玉最后出家为僧宝钗凄惨的境遇。《红楼梦》,真的是博大精深短短的一句诗暗藏着许多玄机。


也是本章警幻仙子对爱情的诠释也是有独到见解的,现在读来都极有教育意义。她说爱情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夜扁舟,只渡有缘人。要么到达幸福的彼岸,要么葬身海底万劫不复。可是这样的有缘人在你的生命中少之又少,得知我幸,失之我命可遇不可求。最后曹公劝戒读者“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是的,爱情一一亘古不变的话题,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对待,因为“风月债难偿”,弄不好,伤人伤己。

《红楼梦》表面上写的是一些女子的爱恨情痴,其实折射的是封建家庭环境里的爱情观、人情世故及官场黑暗等等。涉及到建筑学、药学、美食学天文地理,包罗万象。里面的诗词优美,寓意深刻。很值得喜欢红楼梦的人反复研读,也是许多红学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的主要原因。



现在上映一部电视剧,许多人进行解析,从故事情节到服装道具甚至到演员的家庭背景穿帮镜头等等都来一个全位盘查面面俱到,360度无死角。这样做的目的多半都是为了追热点创效益,当然也不能否认一部分人在认真地赏剧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但这些剧完全没有《红楼梦》的剖析价值,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文化快餐甚至是很垃圾。比如说正在热播的《新封神演义》就是在风口浪尖上疯狂舞蹈的代表,越吐槽越红火,越诋毁收视率越高。简直陷入了一种文化怪圈。



馨风娱乐


《红楼梦》会被清代到现在很多专家学者进行分析,一是因为它确实是中国历代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不完整性,就会引起读者的各种好奇和猜想……,到底金陵十二钗的结局是怎样的,前边曹公埋下的种种伏笔又有什么样的寓意。这都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想去根据蛛丝马迹进行猜测。更重要的是《红楼梦》中涉及的各种方面的知识太广泛了,医学,建筑学,绘画,诗词歌赋,美学,饮食,礼仪等等,几乎你想要了解的他都有。还成了一门专门研究的学问“红学”,这都是其他名著所不能比的。这可能是《红楼梦》不幸中的大幸了吧!

现在我们去研究一部电视剧,说明这部剧很火以外,也有一些自媒体等各种公众号想要去赢得流量,引起大家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关注和讨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文学价值。


说文解视


袁隆平爷爷让他们饭吃太饱了。

没新东西研究就只能研究老艺术作品咯,不然顶着光环没拿出成绩多尴尬,各位红学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