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天下英雄競折腰的二喬,最後的歸宿是怎樣?

二喬,指東漢末年漢太尉喬玄之的兩個女兒大喬與小喬,名不詳。《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大喬、小喬為“橋公”之女。清代人沈欽韓在《兩漢書疏證》一書中說:“橋公者,太尉橋玄也。漢製為三公者方稱公。”沈欽韓的意思是,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的“橋公”必為漢太尉橋玄。沈欽韓的說法被多方引用,幾成定論,但實際是沒有歷史依據的。因此,後世盛傳東漢末年的江東美女大喬、小喬為漢太尉喬玄之女,實為誤傳。

能讓天下英雄競折腰的二喬,最後的歸宿是怎樣?

二喬誤傳籍貫是湖北嘉魚縣,是建立在二喬的父親即為喬玄基礎上的。此版本誤傳喬玄早年居住在沙陽堡,娶了該地中醫家的千金,才生出了大喬和小喬。因此才有"大喬和小喬的出生地可能是沙陽堡,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嘉魚地區"這種說法。

二喬容貌美麗,以美貌出名。大喬為孫策妾,小喬為周瑜妻。孫策是當時遠近聞名的“虎將”,被封為吳侯。周瑜也是當世英雄,還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三國志》記載,孫策“美姿顏”,周瑜“有姿貌”,可見都是完美的奇美男子,二喬得此二人也算是琴瑟和諧了。

能讓天下英雄競折腰的二喬,最後的歸宿是怎樣?

相傳喬家兩個女兒原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位小姐驚人的美貌卻在一路上有機會得以展現,人們都說看見仙女了。這話就悄悄傳揚了開來,甚至連遠在洛陽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聽說了江東二喬的美名。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周瑜的協助下,一舉攻克皖城。而喬公和他的兩位國色天香的女兒當時正住在皖城東郊。孫策慕名前來求親,周瑜和他一道前來。孫、周得到二喬攻取皖城之後,當時,孫、週二人都是25歲。孫、周很開心能納二喬為妾。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看法,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能讓天下英雄競折腰的二喬,最後的歸宿是怎樣?

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書上沒有說。不過,從有關資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給孫策之後,孫策忙於開基創業,東征西討,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時甚少。

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因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刺成重傷。孫策生命垂危,回到吳國,使人尋請華佗醫治。不料華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吳國。徒弟說:“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其瘡難治。”可憐孫策沒有死在激烈的戰場,而是死在一個窮途末路的人手中,年僅26歲。

孫策死時,周瑜守禦巴丘,得到快報,星夜趕回來奔喪。吳太夫人領著孫權出來,當面將孫權託付給周瑜。當時,大喬充其量20出頭,青春守寡,,真是何其悽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能讓天下英雄競折腰的二喬,最後的歸宿是怎樣?

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十分恩愛並相處了11年。在這11年中,周瑜作為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勳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準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周瑜死的時候,小喬並不在他身邊。周瑜的遺體運回來的時候,太陽即將落山。小喬素服舉哀,她沒有看見丈夫的臉,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陽下閃爍,映出晚霞的光芒,卻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將,才36歲,竟然就這樣死去了。

當時,小喬不過30歲,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為小喬所生,史無明文,由於周瑜的特殊功勳,孫權待其後人也特別優厚﹕其女嫁給孫權的太子孫登,若不是孫登死得早了一點(亡年33歲),當皇后是沒有問題的﹔長子周循,取了當朝公主,拜騎都尉,頗有周瑜弘雅瀟灑的遺風,可惜“早殤”﹔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後封都鄉侯,但因“酗淫自恣”,屢次得罪,廢爵遷徙,不過最終仍被孫權赦免,後生病而亡。

能讓天下英雄競折腰的二喬,最後的歸宿是怎樣?

其實這些美好故事,很大程度上屬於後人的美好願望。從史書的“納”可以看出,地位只是妾。在那個時代,妾就算再受寵,在家中也沒有地位可言。妾的名字不能入家譜,也不能同丈夫一起參加宗族祭祀活動,妾的家族也不能歸入丈夫的姻親之列。不過對於亂世中的二喬而言,能嫁給天下聞名的英雄,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歸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