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出手! 銀隆面臨驚人危機!

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隆)的控制權之爭,又有新進展。

銀隆新能源的官方微信公號4月25日發文稱,公司已提起的刑事控告和民事訴訟穩步推進。其中,控告對大股東、原董事長魏銀倉及原總經理孫國華等人的相關刑事案件已於2018年11月8日正式立案偵查;三起民事案件已召開庭前會議,將於近期正式開庭審理。這些案件,涉及侵佔銀隆公司利益總計超過14億元。

對於近日魏銀倉身處美國、孫國華已被刑事拘留數日的傳聞,銀隆方面表示,經核實,情況屬實,且部分與刑事控告事項有關的人員也已無法取得聯繫。以上案件,銀隆已經掌握並提供確鑿證據。目前,公司仍在繼續核查魏銀倉、孫國華等侵佔公司利益事項,將通過法律手段挽回損失。

一位接近銀隆的人士分析說,如果銀隆起訴魏銀倉的官司打贏,目前作為銀隆第二大股東的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將有可能以微小代價就拿到銀隆的控股權。

董明珠出手! 銀隆面臨驚人危機!

銀隆披露大股東“七宗罪”

銀隆昨日公佈了與魏銀倉相關的系列刑事案件。

首先,2013年9月6日,相關政府財政部門向銀隆銀行賬戶轉賬1.123億元科技扶持資金,同月9日在孫國華的指示下,銀隆以還借款的名義,將上述1.1億元財政補貼資金支付給銀隆集團(由魏銀倉全資控股)。經核實,該科技項目申請書所述的設備、產能均不存在,魏銀倉及孫國華等涉嫌騙取過億國家財政資金。

其次,2016年,魏銀倉及孫國華等在銀隆不知道的情況下,用銀隆集團與廣通汽車原股東等方面簽訂補償協議,騙取原屬於銀隆的補償款1.5億元,包括1億元政府財政資金以及0.5億元某公司支付的競業禁止資質補償款,魏銀倉及孫國華等涉嫌犯罪。

另外,2014年9月,銀隆以4.99億元向深圳格銀公司採購一批設備。經核實,格銀公司沒有生產線,實際以2.24億元採購其它廠家的設備轉賣給公司。格銀當時的唯一股東和法定代表人譚偉平,是魏銀倉妻妹。魏銀倉、孫國華等涉嫌職務侵佔罪,該事項已由珠海市經偵支隊正式立案。

2014年1-4月,銀隆與河南開宇公司簽訂多份土方工程合同,並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合計約1.7億元。而該工程沒有實際施工,開宇將所得資金支付給魏銀倉、孫國華等,他們涉嫌職務侵佔罪。

除了上述四起刑事案件,銀隆還公佈了與魏銀倉相關的三起民事案件。2015年,魏銀倉將已在2012年以前按照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銀隆的五項專利,以9500萬元的價格再次出售給公司。這讓銀隆損失9500萬元及利息。

2016年為了讓銀隆上市,魏銀倉亟需將其關聯公司所欠銀隆的3.75億元債務清償。魏銀倉承諾由其控制的珠海市恆古公司,承擔銀隆所欠華融國際3.75億元的債務。經核實,魏銀倉及恆古未對華融國際還款,而魏銀倉及其關聯公司所欠銀隆的3.75億元債務已被抵銷,這給銀隆造成損失。

2013年至2016年,銀隆向珠海市神通電動車公司出售471臺純電動客車及9套充電樁。在車輛及充電樁已交付且已收到下游貨款的情況下,神通公司未向銀隆支付貨款累計2.12億元。神通公司由魏銀倉實際控制,這讓銀隆損失2.12億元及利息。

高層內鬥後銀隆前景在哪裡

在銀隆大股東侵佔公司利益事件持續發酵的同時,董明珠仍繼續大力支持銀隆的鈦酸鋰電池。

董明珠自媒體4月24日發文表示,近日連續發生電動車自燃事件,讓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備受質疑。與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相比,銀隆鈦酸鋰電池經過針刺、電鑽、切割等破壞性實驗,並未發生起火爆炸等現象,因此適合用於公交車、環衛車、機場擺渡車、礦山用車、港口用車、施工用車等需要高安全的領域,以及適合

用於建築儲能、通訊基站儲能和家庭儲能。

董明珠出手! 銀隆面臨驚人危機!

幾年前,董明珠正是看中了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及新能源汽車業務,力推格力電器定向增發融資來收購銀隆,無奈遇挫。後來,董明珠以個人名議,斥資約10億元,入股銀隆17.46%,成為銀隆第二大股東,她還拉來萬達老闆王健林、京東老闆劉強東一起投資銀隆。

銀隆之後籌劃上市,卻在2018年年初被曝出上市輔導暫停。2018年5月,銀隆旗下的河北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被媒體曝光存在電動汽車電池產能過剩、部分員工離職等情形。

據當時瞭解到,銀隆創始人魏銀倉在公司留下了一些“黑洞”,銀隆處於“內部整頓”狀態,圍繞產品質量、供應鏈管理、生產製造等提高管理水平。

銀隆的高管層也隨之頻繁變動。

2017年11月,銀隆創始人、原董事長魏銀倉辭職,與魏銀倉搭檔多年的銀隆總裁孫國華兼任公司董事長;2018年3月,孫國華卸任銀隆董事長兼總裁,由銀隆第五大股東普潤資本總經理盧春泉任董事長,曾在格力任職的原銀隆副總裁賴信華任銀隆總裁。2018年4月,銀隆的法定代表人還是盧春泉,但是6月銀隆的法定代表人已變為賴信華。

賴信華此前為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還曾在格力電器研發系統任職。包括賴信華在內的多位有格力電器背景的人士進入銀隆高管層,負責銀隆從採購、財務、品質到生產技術等核心業務。這意味著,雖然銀隆沒被收入格力電器旗下,但是“格力化”還在推進。而目前銀隆的公關負責人曾在格力電器市場部任職。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國慶認為,銀隆技術路線是鈦酸鋰,隨著補貼政策逐步取消,如果安全性和快充性能特點突出,特別是低溫性能較好,鈦酸鋰電池市場比例會提高;或許其他電池也生產,則逐步會好轉。客車量會發展,依據是各地環保治理方案,近三年有市場。前述案子是內部股東之間的問題,如果不涉及技術管理人員,內部生產影響不大。

董明珠出手! 銀隆面臨驚人危機!

不過也有持相反觀點者。“管理層分裂會對公司產生很大影響,包括生產經營方針,整個體系如何運作等問題,矛盾會逐漸顯現。因為生產企業是龐大的體系,都是按照體系往前走。企業的驅動端是最高層,所以會對整個企業產生影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銀隆主要經營客車,專注做還可以,董明珠介入,關注度變高。但客車是小眾產品,總的供給量有限。銀隆這兩年瘋狂擴張有問題,企業發展應該是穩步成長才會保持健康。擴張是建立整個體系完整之上,跟規模、零部件採購供應、生產線、物流、服務售後等都息息相關。某一環節一旦出問題,就會致命。”

格力電器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業務以及管理層等都磨合得十分優秀,雖然目前在空調領域已經有盈利的天花板,伺機尋求多元發展的盈利新增長點,但是作為空調領域的龍頭地位依舊不能撼動。同時格力電器正在推進國企混改,從最近的走勢來看,並沒有出現強勢的逆週期上漲,但是格力電器未來成長空間足以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筆者為大家帶來的資訊,僅作為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最後,千萬別忘了:更多幹貨點擊本人頭像,進入我的主頁可查看!歡迎留言討論,喜歡就點贊吧,你的鼓勵就是我發文的動力!喜歡的話,請關注後,點贊、轉發!謝謝支持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