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前央行「出手」,A股將如何借力?

今年的國慶長假,A股投資者雖然無法交易,卻在精神層面經歷了一輪“暴漲暴跌後暴漲”。

9月份從政策層面減稅降費到理財資金入市,利好頻出A股連續反彈;但國慶長假第二天港股開市即大幅下跌,之後連續調整,內資科技股更是在週五出現暴跌;此時外部環境也依然緊張,海外股票市場也出現不懂程度的震盪。

而就在10月7日中午12點前後,央行宣佈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流動性1.2萬億,其中投放增量資金7500億。週一A股就要開市,如此多的利好、利空疊加,到底該如何操作?

“外盤的表現是一個擾動,會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產生影響。但A股市場的核心邏輯,我認為沒有改變。”華創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王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外部壓力越大,內部對沖的強度也會越強。

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則認為,目前看本輪反彈的邏輯沒有破壞,即政策偏暖帶動情緒修復。在他看來,國內降準主要是對沖國慶長假期間海外股市普跌的影響,他同時強調,未來需邊走邊看,需要重點跟蹤三大因素——國內改革、中美關係進展,以及三季報數據。

休市也“緊張”

“我已經在心裡‘委託賣出又撤單’了多次。這個國慶假期太折磨。”一位個人投資者對記者說,長假A股雖然休市,但日子卻過得像個“段子”。

這位投資者的經歷或許有一定代表性。雖然A股並未操作,但假期太多利空、利好交織,投資者的心裡已經起落了多次。

節前A股經歷一輪反彈,自9月18日,上證指數再次跌破2700點之後開啟反彈行情,到9月27日重回2800點以上。

9月28日,王宏遠喊出“全面加倉”。當日有媒體報道稱,前海開源基金聯席董事長王宏遠建議公司召開投決會,判斷有關利空出盡,投決會做出全面加倉的決定。

此時投資者情緒恢復明顯,如前述個人投資者所說,準備開開心心持股過節,等公募全面加倉,便解套離場。

但10月2日,港股開市後賣盤洶湧,恆生指數當日大跌662點,跌幅2.38%,之後一路連續下跌,陰霾一週,截至10月5日收盤當週累計跌幅達4.38%。聯想集團、中興通訊甚至在週五創出近期最大跌幅。

與此同時,10月1日~5日,美國標普500跌1%、納斯達克指數跌3.2%,歐洲的STOXX50指數跌1.2%、德國DAX指數跌1.1%、英國富時100指數跌2.6%,亞洲的日經225跌1.4%、韓國綜合指數跌3.2%。

不過,10月7日中午前後央行宣佈降準,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央行表示,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這部分MLF當日不再續做。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對於降準的原因,央行解釋稱,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當前,隨著信貸投放的增加,金融機構中長期流動性需求也在增長。此時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能夠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同時,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可以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假期內完成“對沖”

為何在國長假最後一天宣佈降準?

“大家其實對降準早有預期,因為三季度數據馬上要公佈了,市場上存在擔憂,而且疊加外部因素影響,政策出臺存在必要性。但是假期降準而不是等到10月中或者月末,我認為主要是對沖假期當中的各類利空。”北京博睿達鑫投資總經理汪傑對記者表示,單就A股市場而言,預期等開市交易出現下跌之後降準再出臺,不如在非交易時段,完成利空利好因素的對沖,“反正都是要出臺的”。

星石投資也認為,國慶長假期間海外風險資產價格以下跌為主,流動性的釋放有利於緩解“近憂”,恢復市場信心和情緒。

荀玉根表示,降準並未改變近期市場反彈的邏輯,即政策偏暖帶動情緒修復。

這種偏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宏觀政策繼續偏暖。包括剛剛宣佈的降準,也有此前不斷推出的穩增長政策,和持續升溫的改革預期。比如,9月18日發改委提出“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9月21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等。9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要以更大力度通過減稅降費為企業減負,激發市場活力。

二是金融市場政策繼續偏暖。包括,9月27日富時羅素宣佈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初步估算,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標體系後短期有望帶來千億人民幣增量資金。9月28日,《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正式稿發佈,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公募基金可以間接進入股市、明確理財可投資非標、降低理財投資門檻、自主確定老產品壓縮節奏等。

“A股對外開放進程加快,疊加銀行理財新規正式稿落地,有利於提高市場風險偏好。”荀玉根認為。

貨幣政策獨立性增強

算上此次降準,實際上今年以來四次降準已累計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250個bp。

星石投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外部利率攀升的背景下,本次降準體現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國內經濟、金融市場穩定是目前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經濟下行壓力下,合理寬鬆的流動性環境將持續。

王君也認為,通過資本管制等手段加強外匯管理,同時提高匯率市場化程度,實際上可以打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如果經濟發展需要貨幣政策配套,央行可以更加靈活的進行貨幣政策選擇。

事實上,央行在公佈降準消息時,也將降準目的闡述的非常清楚,即“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及創新型企業支持力度”。同時表示,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通過此次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也保持基本穩定。一方面,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資金則與10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

對於市場擔憂的人民幣貶值問題,央行也明確表態,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通過降準,銀行獲取流動資金的成本更低、期限更長,有利於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星石投資認為,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國慶期間在離岸市場上已有所體現,但並非貨幣政策的核心制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