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家中都用的油壺,沒用對居然會致癌!

很多家庭在買油時,都喜歡一次性買一大桶,然後再倒進小油壺裡使用,真真是方便又衛生……

人人家中都用的油壺,沒用對居然會致癌!

等等,方便是方便,可這衛生,就說不準了,因為:你若長期不洗油壺,反而會給身體埋下健康隱患!

人人家中都用的油壺,沒用對居然會致癌!

大部分人應該從沒有洗過油壺吧~

油雖然不容易滋生細菌,但卻不表示它就很耐存儲,因為油非常容易發生油脂的氧化酸敗現象(通常表現為顏色變深、出現哈喇味、味道有點苦澀、炒菜時油煙變多),而長期不清洗的油壺就是油脂氧化的重災區。

央視和北京衛視的多個節目,都曾做過油壺中油的氧化酸敗實驗,他們均發現長期不洗的老油壺中的油垢、殘油的氧化酸敗程度遠高於新油壺。

油壺中油的氧化酸敗,不僅影響油的口感、營養價值,而且還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 氧化後的食用油會產生有害物質,可能引發嘔吐、腹瀉、腹痛等,更可怕的是有害物質會聚集在肝臟,引起慢性中毒;
  • 長期食用氧化酸敗的食用油,會導致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增加,
    容易導致動脈硬化,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 食用油氧化後,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環氧丙酮,長期攝入有導致腫瘤甚至癌症的風險。
人人家中都用的油壺,沒用對居然會致癌!

人人家中都用的油壺,沒用對居然會致癌!

一般來說,油壺中每次應倒入一週的用油量。當油用完後,倒入新油前,就應該要徹底清洗一次油壺。

也就是,油壺最好能一週洗一次,但如果做不到,實在是懶,那麼儘量一個月要洗一次。

除此外,在使用油壺上還要注意避免以下錯誤做法,以免加速油壺中油的氧化酸敗速度:

1、不要將油壺敞開放

蓋子要儘量擰緊,以減少油與空氣中氧氣的接觸。

2、不要在油壺中的油沒用完時,又倒進新油

油的氧化是會“傳染”的,並且新舊油相混合,還會加快氧化速度。

3、不要將油壺放在陽光下或靠近灶臺的位置

溫度、光照是油脂氧化酸敗的主要幫兇,因此油壺應該放置在避光、陰涼處。

4、不要將水濺進油壺

水分也能加速油脂的氧化酸敗。不僅烹飪時要注意,而且清洗油壺時,也需將油壺瀝乾或擦乾水分後再倒入新油,避免油與水接觸。

Ps:保存大桶食用油時也需注意:及時封口、避光避熱避水,倒出的油不能再重新倒入。

人人家中都用的油壺,沒用對居然會致癌!

在家庭用油中,除了要將油壺定期清理外,還要注意4個問題。

人人家中都用的油壺,沒用對居然會致癌!

1、量要控制,隱形油也要小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的食用油不要超過25~30克,即白瓷小湯勺大約兩勺半。

除了這看得見的油,還有「隱形油」要注意量:沙拉醬、速凍食品、餅乾、膨化食品、冰淇淋等都是隱形油大戶。

日常若是吃了這些食品,就要適當減少食用油的量。

2、儘量買小桶油

因為食用油開封后極易氧化酸敗,保質期會大大縮短。

開封后的食用油,一般超過3個月它的過氧化值就會高於國家標準,不再適合人體食用。因而,最好購買小桶油。

人人家中都用的油壺,沒用對居然會致癌!

3、別等油冒煙了才下鍋

在以前的年代,油的雜質比較多,等油冒煙再下鍋,確實能去除油中的雜質。

但是咱們現在用的油是精煉過的,雜質少;再者,油冒煙說明油溫過高,不僅會產生有害物質,而且還會使食物喪失更多的營養。

Ps:不刷鍋炒新菜、煎炸油反覆用,同樣也會使油中的有害物質增多,不利於身體健康。

4、自榨油未必會更好

自榨油雖然更香(也更貴),但不一定更健康,因為它存在健康隱患:

未精煉含有很多雜質,這使得自榨油:一方面更容易氧化,另一方面炒菜時會產生更大的油煙,從而危害呼吸系統的健康。

自榨油的原料,從選料到加工都沒有經過嚴格的監管。而自榨油的原料如花生、穀物等又很容易受到黃麴黴菌汙染,

因而自榨油很可能存在黃麴黴菌超標的問題,長期食用自榨油有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

總之,家庭用油中,除了油壺要定期清洗外,還有很多細節要注意哦~(健康無小事)你學會了嗎?

學到新知識了,記得點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