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想過可能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的思維,導致人類物理科學停滯不前?

晴天0123456


愛因斯坦的理論啟迪了人類新的視角,是科學理論一次重大的突破,不但沒有誤導科學家的思維,還大大擴大了科學家的眼界。

愛因斯坦是整個科學界公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使人類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認知前進了一大步,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與量子力學理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基石。這些理論推動著科學飛速的發展,社會生活已經發生而且還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發展和變化,幾乎都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基礎理論有關,是在這些理論指導下發展和變化過來的。

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一例與兩個相對論理論不符合的事物,只要有一例反證就可以使相對論證偽,就可以推翻相對論。現在根本沒有這些事情發生,相反相對論提出的一些預言或者通過相對論推導出來的一些預測,不斷的被證實,從而越來越證明相對論的正確性。

現在沒有重大基礎理論突破,也就是說自從兩個相對論出世後,目前還沒有一個理論能夠突破相對論的限制,達到更高理論境界,這更說明了這個理論的先進性,是一個主導世紀的理論,而不是說這個理論誤導了科學家。

可以說,兩個相對論出臺的開始爭議很大,很多科學家對這些理論提出各種各樣的質疑,一直都有人想推翻這個理論。但要推翻它就必須證偽,也就是說要找出相反的證據,但迄今都沒有找到。

科學並沒有停滯不前,一直都在不同的領域不斷的發現,尤其在量子糾纏、量子凝聚態等方面,不斷有新的進展。任何一個科學重大突破後,都會有一個漸進過程,就是量變過程,經歷一段時間的沉澱後,又會有一次大的質變,人類認識又會有一個更大的突破。

現在這個突破正在進行。對暗物質、量子糾纏、弦理論、大統一理論的研究,都有很大進展,這些方面只要突破,就是人類認識的昇華。楊振寧的規範場理論,一舉統一了電磁力、強力、弱力三種基本相互作用力,就是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突破。

現代科學正在各個領域強力推進,從量子層面的微觀到天體運行宏觀,從基因工程到人工智能不斷有捷報傳來,可以預見更大的突破隨時會爆發,我們樂觀的期待。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時空通訊


謝謝你的提問。你的問題不是愛因斯坦相對論正確與否的問題,而是物理學為什麼停滯不前的問題。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剛剛出來的時候,據說,全世界只有兩三個人算是能讀一讀,也不是懂,後來才有幾個人懂,然後有科學家願意做實驗,通過實驗證明,才引起大家重視的。


你以為你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的時候,你敢說愛因斯坦是正確的?

世界上出現各種各樣的理論,一點也不奇怪,能夠成為科學的,是要經得起科學實驗的理論才叫科學,否則就叫科幻,或者魔幻詩歌了。

愛因斯坦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是因為現代太空物理學,航天科技,都是建立在愛因斯坦科學理論基礎上的。

沒有愛因斯坦的理論,人類登上月球的時間表,絕對不會排在愛因斯坦去世僅僅7年以後。

中國的嫦娥也不可能到真正的月亮上去去看看。

世界上很多科學家的理論被證明,距離科學家死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幾百年都是非常正常的。


那麼科學會不會停滯不前?我覺得,這個問題就問的比較好。

科學在一定的時期以內是會相對“停滯不前”的。

但是,這只是相對重大理論突破和巨大的發現而言的。

從愛因斯坦到楊振寧、李政道已經有了新的發展,怎麼能說科學停滯不前呢?

當然年年月月都有科學重大發現,你以為科學是母雞下蛋啊?今天沒下蛋就好奇怪是不是?

愛因斯坦的理論是一個偉大的宏觀物理思想體系。

要把愛因斯坦理論體系完全實踐成功,起碼還需要一百年,你以為未來一百年人類物理學家都白乾了?

所以,你對科學理論和科學實踐是缺乏認識的。

說人類物理學愛因斯坦之後停滯不前,實際上,是徹底的科學無知。


起碼據我所知,愛因斯坦去世之後,在物理學研究上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不止三人,這是物理學停滯不前嗎?


從2001年到2018年有十八位世界科學家獲得物理學諾貝爾獎,這是人類科學停滯不前嗎?

假如沒有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努力奮鬥,愛因斯坦的偉大理論,將會一文不值!

因此,你就可以想象一下物理學的進步有多大。

當然,愛因斯坦的理論,也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偉大的進步。

科學的進步,一方面需要像愛因斯坦這個樣偉大的理論大師和科學巨人頂天立地,一方面也需要千千萬萬的科學家進行科學實踐,最終要通過實踐成果來證明理論科學造福人類。

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更加艱難的過程,所以,我們還沒有完全完成愛因斯坦的理論思想,也就是說,愛因斯坦自己的理論還需要後人繼續去完成。這個過程遠遠比愛因斯坦的理論更加偉大。


千千千里馬


來來來題主,我好好的回答一下你的這個問題。


回答你這個問題,都不需要用理科生的思維,借用一位老太太的話就能說明你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了:


你最大的問題是,書讀的太少而想得太多——楊絳


我是認真的。


如果題主還不忿。覺得我在人身攻擊的話,咱們就不說別的書,就說說題主“懷疑”的相對論吧。


我不知道題主心中的相對論是什麼樣子的,不過以題主能提出這個問題來看,題主心中的相對論的上限大概是這樣的:



沒錯,我猜測這是題主心中知道的相對論的上限(以題主提問題的水平猜測),而題主心中知道的相對論的下限,我猜測僅限於相對論三個字。


若是在以前,我大概還會和題主解釋一下自然科學體系內的任何一個假說被證明之後成為理論的過程,以及相對論是如何被證明的,不過最近因為回答另外一個問題,恰好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看了一遍,所以我就直接用“源頭”說說吧。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再放一張英文版本的:



看到了麼?整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著,都是這些公式和推演過程。


你說推演什麼?


推演相對論,以及相對論裡面的有關問題。


整部書在百度可以直接找到,或者你也可以在京東買,你要看了書,並且能夠看懂,那麼你就可以根據這本書的推演過程來“肯定/否定”相對論是否合理,是否像你問題中想的那樣,“誤導”了今天的科學家思維?


不過我想問一下題主,別說看懂了,您知道:張量和逆變,協變的意思麼?


不知道?——那就對了,這就是你為什麼可以在不知道相對論的情況下,提出這樣問題的原因。


相對論的原著,是愛因斯坦利用現有的,被承認的科學工具,一步步證明(推演出相對論)的過程,可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沒有專業的知識(包括物理和數學),很難看懂,即便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夠跟上思路。考慮到大多數民眾大學之後看到公式就開始老年痴呆,所以我們的科普工作者在科普相對論時,重點是介紹相對論的影響,以及“粗淺”的相對論到底是什麼——換言之,不講整個推演過程(過於複雜和無趣),只講成果(有意思,能吸引人)。


在民眾平均知識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這個科普的思路是沒錯的,問題是這樣的“白話”《相對論》,過於簡單易懂的相對論,卻讓一些妄人,誤以為那些(他們聽到的)相對論,就是相對論的全部。


於是更有一些妄人,就開始尋思:“這東西我都能聽懂,那也沒什麼了不起嘛,而且說不定是錯的啊!我自己學生時代就經常算錯題,愛因斯坦說錯了也有可能啊!”


問題是,這樣的思路忽略了兩個重點:


1、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您若是要懷疑相對論,起碼把相對論的前因後果,推演過程,理論根基,截止今天的成就,以及在學術界曾經有過的爭論瞭解一下,調查一下,然後再提出“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這個論點吧?


而且如果做了這些調查,還是能夠提出上面這個問題,那我相信題主的問題也會更加具體話,比如您認為在某些證明過程有瑕疵,或者曾經的什麼實驗並不能完全說明相對論。


如果您做到了這一點,再詳細描述您的問題,我想哪怕您的問題最終被證明是您某個地方沒有考慮周全(的錯誤),那也是值得尊敬的。


因為您是一位對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負責任的人。


任何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不論對錯,都是值得尊敬的。


問題是,題主你似乎沒有。


2、題主還忽略了一個最常識性的問題:《相對論》的原文就會相對論的推演過程,這意味著在學術界,與《相對論》有關的任何一個科學從業者,都有可能,有能力檢查和核實《相對論》的推演過程是否合理,我這個說法總是正確的吧?

好,基於以上事實,那麼就會有以下兩個推論:

A、在推演過程詳細又清晰,任何有對應知識儲備的人都可以論證的情況下,一個理論從提出到今天近百年的時間裡,沒有人對其推演過程進行質疑,甚至包括愛因斯坦的對手們(哥本哈根派等)也沒有提出,再考慮到在學術界的尿性是,一個理論提出之後,對其質疑最高潮的時候,就是其誕生的前幾年,這意味著,《相對論》的理論基礎及理論邏輯,是經受住了科學體系內部的學術考研的——當然,考慮到像題主一樣的民科們的知識層次可能難以到達“真正質疑”《相對論》理論的高度,大多數情況下學術界對這種“知識水平沒贏過,嘴炮懷疑沒輸過”的“疑天疑地疑被綠”的二哈式民科行為,基本上態度等同於物體自由落體時的空氣阻力——可以忽略不計。

B、退一萬步來說,假設某一天,真的出現了題主所謂的《相對論》“誤導科學家”的狀況,那麼以相對論著作的推演過程,後人(有質疑水平的人)也可以在如此清晰的情況下,高效率,準確的發現問題在哪裡,或者漏洞在哪裡。


總結一下: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從科學的角度,嚴謹的回答應該如下:

以今天的科學體系來說以及愛因斯坦《相對論》整體的理論及推演闡述,(有能力發現相對論問題的科學工作者們)並未發現《相對論》有明顯的誤導科學家的可能。

並且在科學發展到未來,以《相對論》的著作原著,以及我們現有的文獻資料,也會在《相對論》不足以支撐和解釋那時人類發現的新的客觀事實時,以人類可以選擇的,最搞笑,同時也是最穩妥的方式來進行“下一個理論體系”的進化。


我不知道題主看懂了我最後的總結中,自然科學的基礎框架了沒有,但我寧願猜測你沒有,所以我覺得還是解釋一下吧:


現代科學,和我們所瞭解的所有先前的知識體系相比, 有三大不同,也正是因為這三大不同,構成了現代科學體系的強大生命力:


1、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這裡的自己,指的是整個自然科學體系。這是一個自然科學的基本立場。自然科學承認了自己並非無所不知。並且,更重要的是,我們(自然科學)也願意在知識進展之後,承認過去相信的可能是錯的(前提是被客觀事實驗證,或者被嚴密推演證明)。於是,和我們曾經看到過的其他知識體系相比,科學體系內,並不會預先設定某個概念,理論,或者想法是神聖不可挑戰的——這句話意味著,任何一個理論最終被接受,它所遭遇的的一件事情,就是被有挑戰能力的科學工作者挑戰。(而不是等著沒有挑戰能力的人去意淫。)


2、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僅僅承認自己無知還不夠,現代科學還希望獲得新知。而現代科學和其他知識體系在獲取新知方面也有很大不一樣:方式是通過收集各種觀察值,再用數學工具整理連接,形成全面的理論。——這裡我解釋一下,為什麼通過手機各種觀察值以及用數學工具整理連接,從而形成全面的理論,是現代科學和其他知識體系的重要區別:

現代科學的使命是,讓人類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儘可能”的真實,客觀的瞭解自己所在的世界。(而不是自己瞎琢磨)。既然如此,那麼就必須保證兩個客觀:A、對客觀世界的描述必須客觀(信息源頭的客觀性);B、在基於客觀世界的描述,進行推演,整理的方法論必須客觀。

以上這兩個客觀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消除了人的影響因素——不會因為小紅和小明描述這個世界不一樣,或者小明小紅不承認這套推演整理方法而影響現代科學體系結論的正確性。

在這裡,收集各種觀察值(數字),通過數學方法進行連接,這兩個點,是迄今為止,受過基本教育的人類都承認的兩個不以人為轉移的“客觀事物”

對比過去某些知識體系,要麼對人有要求和區分(A看和B看的話,結果不一樣,具體請參考算命),要麼知識體系內部的“運算方法”自成體系,而這知識體系內部的“運算方法”也無法證明其是不是對的,只能通過“經驗”,“這麼多年都這樣”,“不信不是XX人”等方式來證明其合理性。

承認客觀世界的重要性,同時使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進行推演,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起那麼我們說的現代科學的使命:讓人類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儘可能”的真實,客觀的瞭解自己所在的世界——而不是脫離客觀世界,一直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瞎想。


3、取得新能力。通過以上兩點僅僅創造理論,對現代科學來說還不夠。它希望能夠運用這些理論來取得新的能力,特別是發展處新的科技。


現代科學的革命,並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


如果大家仔細甄別,會發現一個客觀事實:在現代科學之前(之外),幾乎所有的前現代知識體系,他們都會假設所有的重要的事情已經被人或者神所知。這些全知者(神,或者某個智者),通過經典或者口傳,將這些智慧留下來。而對於後人(平民)來說,所做的事情就是需要不斷地鑽研這些古籍和傳統,正確加以理解,就能獲得知識。——也就是說,在這些前現代知識體系中,所有的“真理”都已經包在這些知識體系內部的古籍中,而面對後世“並沒有包括在這些古籍裡的新事物”,這些知識體系的態度是:要麼你還沒有根據這些古籍推算出這些“新事物”,要麼這些新事物並不重要。


剛好我們不信聖經不信上帝,用指甲蓋都能想出來怎麼可能後世所有的不在《聖經》描述中的新事物,都是聖經認為不重要的?如果真如此,教會幹嘛對“既不在聖經裡,也可能不重要的”《進化論》這麼在意?


而現代科學的獨特性恰恰在於,公開的承認自己這整套體系對一些“最重要的問題”很可能一無所知。


這就是現代科學的生命力,它不是建立在某個權威說某個理論(是對的),某個先進團體或國家承認某個理論是對的,就承認某個理論是對的。


現代科學的生命力,來源於源源不斷出現的新事物——也就是客觀事實。人類發現的新事物,只要還在當前的人類的理論所描述的規律的範圍內,這套科學理論就是目前為止最合適的,如果超出了當前理論,那就按照科學的方法論(數據和數學),升級我們的理論體系就好了。


說起來好笑,現代科學正因為承認自己的“無知”,卻在這短短的一兩百年裡,卻比其他宣稱自己代表天地至理,“號稱自己無所不包”的某些知識體系獲得了更大的生命力。


——對了,以上對現代科學與其他知識體系的區別描述,不是我自己瞎想出來的,是《人類簡史》中的總結。我是在其基礎上做了一些發揮。


所以,我前面針對題主的嚴謹的回答,也是這個意思:

科學體系承認自己當前存在未知,這種未知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就是當前的某些理論可能並不非常“正確”,它只描述某些特殊情況,在未來出現其他情況時,這種理論就不合適了。——要知道科學體系對這個事情是有共識的,比如《相對論》之於牛頓,本身就是證明了這件事情。

所以這只是科學體系前後更迭的常態,但是這裡的關鍵是:任何理論的修正,改進和推翻,必須有有力的證據——比如可以證明推演錯誤了,或者發現與該理論不符的(新)客觀事實等。


實錘的修正或推翻某個理論,現代科學體系非常乾脆,但是如果只是沒有任何一句,甚至都還沒有到能懷疑某個理論的知識層次的情況下,僅憑自己想象就不負責任的懷疑,懷疑了之後也不證明,這種一點兒也不男人的懷疑絲毫不可取。


因為,任何一個時代,人類不瞭解的事情,都遠遠多於人類瞭解的事情,沒有根據,沒有證明過程,甚至自己都沒有水平的懷疑,不過是在人類不瞭解的事情上又多了一件,既對更新現有理論毫無幫助(瞎想的啊),又對尋找完全全新的理論無從談起(沒有發現新事物),這能叫懷疑當前的科學理論麼?


這只是自己不願意讀書的情況下,希望僅僅靠自己“隨便一想”,就能出現“創造個什麼”以譁眾取寵,特立獨行的——不勞而獲的思想的另一個變種罷了。


說回來,楊絳先生眼光真的是毒辣的可怕,這句話簡直是送給這個時代的:


你的最大問題,是書讀的太少而想得太多。


各位共勉。


我是江南沐雨,《眾神聊齋》作者。


沐雨縱橫眾神聊齋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方向是正確的,只是這個理論還不健全,愛因斯坦用了近30年來尋找大統一理論,最後還是帶著遺憾走了。愛因斯坦的理論顛覆了人類對世界的直觀認識,這種思維只有極少數人能懂,所以有很多人反對相對論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想象力不夠,你想不到,就理解不了,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愛因斯坦錯了,錯在你天資不夠就不要去討論這樣深奧而又抽象的物理問題。

相對論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發現,確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至少將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提前了200年。

相對論難嗎?不難!我沒有專門學過物理學,也沒專門學過相對論,我只是看了一些有關相對論科普方面的記錄片,剛開始也是看得也是雲裡霧裡,但覺得非常神奇,我是看不懂就反覆看,並不但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慢慢就會發現,相對的真相併不在視頻中,而是在其表象的背後。相對論的光速不變、時空彎曲、鐘慢、尺短等描述都非常抽象,確實不好理解,如果你發現了相對論的本質,相對論就非常簡單。

愛因斯坦也沒想明白相對論的本質,否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就統一了。我確切的說用了7天思考一個問題,逐步打開了相對論的大門,用了近半年時間間歇性思考,發現了相對論的本質,並且發現了相對的不足。相對論是完全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的,量子力學是相對論的本質,相對論是量子力學在宏觀的表象。

相對論近100年沒有任何進步,可以說連真正理解的人我也沒有看到,因為我看到最高學府的頂級物理學教授在講相對論時和100年前愛因斯坦講的相對論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任何突破,我可以說他們沒能真正理解相對論,因為我很清楚相對論的本質,如果讓我來講相對論,將會和量子力學一起融合來講,將會非常容易懂,初中生都能聽得懂。

現在量子力學將質量、引力、強力等物理現象都試圖量子化,這是量子學的一個重大錯誤。宇宙空間由開弦能量主宰,閉弦的物質粒子只是宇宙空間的浮塵。質量、引力都是閉弦的粒子與開弦的空間能量相互作用的結果,與所謂的上帝粒子和引力子無關。強力是夸克與夸克強互補性造成的。

弦理論確實將會是物理學的終極理論,但弦理論確比我們想象要複雜的多。我們的整個宇宙都是由一根一根振動的弦組成的,振動的頻率不同,我們的世界就完全不同。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我們的思想打開了一扇門,進入這個門你會發現相對論只是起點,一個神奇世界正在顯露它的真容。


現代物理終結者


有沒有人想過可能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的思維,導致人類物理科學停滯不前?

不得不說這個話題的想法非常大膽,但在大膽的背後卻隱藏這無知與傲慢!之所以形成科學理論,是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驗證之後才能被科學界從質疑道接受,並被推崇!當然愛因斯坦就是從數不清的質疑中漸漸到被膜拜的大神,他的理論被接受的過程也在科學界有著相當的普適性,當然可能理解層次與描繪的對象不一,過程會有差異,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最具代表性的!

我們大概來了解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描述的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再來看看這些問題是怎麼被驗證的的?

一、狹義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

1.質能方程是描述質量與能量之間的關係,E=mc²也許是現代核電中天天都在發生的問題,但在狹義相對論提出的時候是1905年,那會連電站都很少哦!

在這個能量與質量的關係中,有兩個是狹義相對論的前提,1、任意來源的光在一切慣性參考系中的速度都各向同性為c(即光速不變理論)。 2、所有慣性參考系內的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這個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光速不變理論在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中被證明以太不存在還得到了一個光速不變的副產品!但它與牛頓經典力學體系是相違背的,如上述公式中的洛侖茲因子就是狹義相對論提出之前洛侖茲在修正牛頓經典力學中用數學方式推導出來的,但洛侖茲並沒有解釋清楚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簡單的說就是洛侖茲說不出所以然,但他知道怎麼做,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大神!但愛因斯坦徹底揭示這其中的根本緣由!

二、廣義相對論中的黑洞、引力波以及水星的近日點進動問題

1.黑洞是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一種天體 當然現在被觀測到了,而我們地球所在銀河系中心就是一個名為Sgr A*的黑洞,當然黑洞並不能直接觀測,但它會產生引力透鏡效應以及吸積盤的高能X射線等,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第一是麒麟座V616,距離約2800光年!

2.引力波則是質量波動對於時空的漣漪 當然這曾經也是天方夜譚,但LIGO引力波探測的證明說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不容撼動,未來還將有更加龐大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投入,想必全世界那些國家和科學界都應該不是傻子吧?

ligo和virgo確定的引力波信號在天區中的方位!

3.水星近日點進動 按牛頓經典力學理論,水星的運動是一個封閉的橢圓,每公轉一週軌道長軸也會略微轉動,而長軸的轉動則被稱為進動,觀測得到的進動數據是每百年1°33′20",但計算得到的數據是1°32′37",兩者之間的誤差高達43”,似乎看起來無法用觀測誤差來彌補!

水星的花瓣,看上去是不是很美?

因為牛頓經典力學中的物體之間速度並不是要參考的量,而在廣義相對論中,速度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參數,因為水星近日點速度比遠日點速度高出很多,用廣義相對論考慮水星近日點速度差後完美解決了水星近日點進動的問題!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引力彎曲星光的實驗,即在當年日食提早觀測到了在太陽背後的星光!有哪個理論可以在獲得如此多的驗證情況下還被認為是誤導科學界?當然如牛頓經典力學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給修正加以擴充,最後獨裡開創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體系!我們未來的科學發展肯定是建立在原先的科學基礎上進行的,而不是推倒重來,即使是相對論也並非全盤否認經典力學,因為它仍然有應用的場合,甚至還非常簡便!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從古代過來的人都這麼想。

因為古代人愚昧無知。

古代的人認為,現代科學是不可能的。

他們只知道皇帝。

他們只知道服從。

他們只知道當奴才,當奴隸。

他們只知道當牛做馬。

他們只知道喊萬歲。

他們不知道高科技。

他們不知道現代知識。

他們連自己是不是人都不知道。

有些現代人跟古代人一模一樣。

他們整天要回到古代去,要繼承古代人的文化。

他們要回到古代做皇帝。

做不成皇帝就當奴才當奴隸。

反正他們每天都叫著喊著哭著鬧著要回到古代去。


用戶2514177795319


很奇怪,一群連高中物理都沒有搞清楚的人卻喜歡對這種高深的理論評頭論足、指指點點,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不知道這種底氣從何來,難道是無知者無畏嗎?

說現代物理學理論停滯不前的原因其實在於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把人類理解世界的尺度擴展到巨大的天體和微觀的粒子,要理解這些理論需要深厚的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而目前世界上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理論的人並不多。參考初中物理和大學物理的區別。理論的突破實際也是一個機率問題,跟研究的人數和時間有關係,對一個問題研究的人越多,時間越長突破的機率就越大。物理是研究世界運行機制的科學,越是接近真理就越是困難,所以要是想有所貢獻就好好學習,只有真正理解了一個理論才能去證明它或者反駁它,而不是在這裡毫無根據的猜測和亂下結論!


八屍羅


還有很有可能的,就像當初直流電一樣,要不是特斯拉,我們就被誤導了,再到後來特斯拉發明了區域內無線充電技術,包括磁能技術,那是奔著造飛船去的,後來塔被人蓄意破壞,特斯拉致死沒能等到那比投資,人類就此走上了歷史的分岔路選擇了與特斯拉相對的核能,現在看來核電站各國家相繼在拆除,不僅汙染百年難治,還造就了毀滅性的核武器戰爭,相信目前物理學的科學家都是全盤否認特斯拉後期發明的,對於他們來說沒有突破的科學都是不可能的,他們相信的是已學習到的可能的科學,所以很多發明其實是來自民間的,因為他們有想象力不為知識所束縛。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命題


劉南見


有可能。

準確的說,是侷限了科學的思維。

一個光速不變原理幾乎侷限了一切。可是光速不變原理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在真空中。

可是沒有真正的真空,即使理論上也沒有。什麼是真空?什麼也沒有?這太難理解了,什麼也沒有,那真空是什麼?真空從哪裡來?誰創造了它?沒有光,沒有電磁輻射,沒有熱量?有這樣的真空嗎?天生就有?

如果真有這樣的真空,那宇宙豈不是根本就是無限大,甚至可以隨意擴大,每個人都可以製造出一點真空,把宇宙擴大一些,這是真的嗎?

因此,相對論的確有侷限性,突破是有可能的。


泳思歷山


一個正確的理論上怎麼會起誤導的作用呢。

說起相對論,我就想起好多關於相對論是錯誤理論的民科論調。他們很多似乎還很自信的說出一大堆自己構思的理由,甚至創造新的物理學名詞,說到底自欺欺人罷了。

相對論的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儘管它在某些領域上還有些起不了作用的地方(黑洞的奇異點),甚至和另一個偉大的理論(量子力學)充滿了某些不可調和的矛盾,但這些依然不能否認它的權威性,正確性,更不是民科的己家之言所汙衊的那樣。


物理學正確的理論能經受得住考驗,能被認為是對的,首先得有嚴格的數學形式,其次是沒有一個證據證明它是錯的,而愛因斯坦都做到了,但民科的“新理論”卻沒有做到。

相對論顛覆了傳統的時空觀,給物理學的思維形式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在19世紀末,物理學歷史的舞臺上出現了很多為解決兩大朵烏雲(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紫外災難)的人物,龐加萊,洛倫茲,普朗克等等,它們很多都算得上是愛因斯坦的前輩。

1900年,這兩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開爾文在新世紀之初進行了演講,裡面說了這樣一段話:

物理學的大廈已經落成,所剩下的只是些修飾工作,動力學理論肯定了光和熱是運動的兩種方式,然而,在這美麗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顯得黯然失色。

這段話想必很多人都聽過,總之這兩朵烏雲就是後來催生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而在新世紀繼續試圖解決這兩朵烏雲的人裡,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無疑就是愛因斯坦異於常人的思維方式——①將普朗克能量量子化的假說推廣到了電磁波,提出光量子假說,成功解釋光電效應,也讓16年後的自己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②創造性打破常規,提出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狹義相對論由此誕生。

愛因斯坦和其他物理學家想的不一樣,比如光速不變這事,其他物理學家是絞盡腦汁的想為什麼光速相對於任何參考系都不變,甚至不存在的“以太”都出來了,而愛因斯坦直接把握問題本質,直接把光速不變作為一個公理,也因此提出帶來顛覆時空觀的理論。

後來的廣義相對論思考方式也不一樣,尤其是等效原理(引力=加速度)的提出,也同樣催生了另一個更偉大的理論——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打破常規,跳躍式的思維方式,給了後面很多物理學家在解決很多物理問題新的思考方式,自己的相對論也一直在今天活躍在前沿物理學,不斷的給科學家出難題,提出問題。

很多人覺得相對論遙不可及,離自己很遙遠,是一個很純粹的理論。殊不知,正因為有了相對論的提出,才有了能那些幫助我們通訊定位的衛星為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