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禁卡不能成安全“地雷”

小小一張門禁卡,關係著小區居民的安全。但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門禁卡在配鑰匙的店鋪可隨意複製,整個過程只需幾分鐘。此外,有電商平臺也在公開售賣各種門禁卡複製設備。看上去很安全的門禁卡實際也有“坑”。

門禁卡複製現象的出現,一方面並不排除有業主丟失了以後需要補辦的正常需求,而在外面辦複製卡的成本通常要比在小區物管處補辦更低。但另一方面,如果相關複製設備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對小區的安全管理也是一種隱患。目前來看,對門禁卡複製的監管,國家並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範,對其的處罰也缺少依據,導致這一現象暗中滋生。

對此,該怎麼辦?眾所周知,像開鎖、配鑰匙之類的從業人員都要到公安機關進行登記備案,並提供相關材料,提供開鎖服務時,也應核實委託開鎖人的身份、房產等相關信息。對複製門禁卡的店鋪也不妨建立類似的登記備案制度,要求複製卡的從業者到公安部門備案,有複製卡需求的人應向商家提供必要的身份信息,等等,從源頭上規範此類現象,預防違法事件的發生。

此外,小區的物業管理也要避免產生利用門禁卡來賺錢的想法,儘量為小區居民提供更低價的補辦服務。進一步而言,小區物管也要加強管理,採用安全級別高的產品,從技術源頭堵住複製漏洞。比如,有管理水平較高的小區,通過接入當地公安部門的身份證和人臉識別系統,讓小區居民刷臉直接進出,而外來人員進出小區則需通過身份證和人臉識別的雙重認證,如此管理方能讓小區更安全。 (息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