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在武汉汉正街附近的宝庆码头,如果你遇见说着一口湖南话的老人,不用感到意外,他们身上流淌着19世纪那个血色汉口时代的码头血液。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宝庆是邵阳地区明清时期的历史称谓,下辖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5州县,盛产杉木、煤炭、土纸和笋等土特产。新化人以杉木造船载特产顺水到武汉三镇内,在汉江边建立专用码头宝庆码头,演绎着新化人文争武斗的历史,见证着新化人敢为人先的冲天豪气。

汉口宝庆码头其实是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河边码头。当时在汉口沿河大道30余个码头中,宝庆码头是鼎鼎有名的。

第二部分是指紧接码头的住宅区,即宝庆街,包括汉正街的板厂、宝庆、永宁三个社区,从河岸向陆地纵深半里,上下一华里,包括宝庆正街、宝庆二街、宝庆三街,永宁街,和宝庆一巷至九巷,板厂一巷至九巷,二九一十八条巷子,在解放前统一叫“宝庆码头”。

宝庆码头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以前,宝庆码头上有上万户住户,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都是新化人,到了宝庆码头,到处听到的都是新化话,就像到了新化县城一样

。不仅如此,宝庆码头只准许宝庆府的船停泊,外帮的船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在码头上靠岸,这更是其他码头没有的特殊现象。因此,宝庆码头曾被称为新化的一块“飞地”。

到抗战爆发,宝庆帮人口已达5万,而当时新化县城才3万人,宝庆码头人口和地盘皆超出新化县城,因此称宝庆码头为“新化第一县城”。(八十年代人口普查时,武汉市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共有新化人及后裔九万左右。)

直到2013年,汉口“宝庆码头”的居民区还依旧繁华,走在街巷中,人们听到的还是浓浓的新化口音,宝庆三街的菜场里,新化风味的白辣椒、腊肉和猪血丸子还是卖得很俏。但从2014年开始,这里成了武汉的重点拆建区:房屋已经拆得七零八落;里面居民正陆续地被动员搬迁至郊区居住;原来纵向的四街一十八条巷子将彻底改变,甚至连“宝庆码头”的名字都不再使用……根据规划,宝庆码头这一带今后将建成别样的寺庙文化区。

宝庆码头演绎的是新化人文争与武斗的历史,也是昔日新化人敢为人先豪气冲天的历史见证。但今天,“宝庆码头”将彻底消失了!

宝庆码头 始建时间:清嘉庆初年

在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院长涂文学记忆中,宝庆正街,满街湖南腔,连早点也是湖南风味。

提到宝庆码头,他回忆起30多年前他与宝庆码头的一段渊源:1978年5月到7月,他从天门来到武汉,借住在宝庆正街一天门老乡家复习准备高考。

那时他每天穿过宝庆正街、集家嘴、大小夹街,到50中上课。晚上会到宝庆码头的路灯下看书。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拆迁前的宝庆社区

当年码头周边都是市民乘凉的竹床阵,江面停有驳船,宝庆码头不时有货物起运。

2006年,在涂文学所著的《文化汉口》一书中也写到宝庆码头。因为提起武汉的码头文化,宝庆码头是绕不过的。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宝庆码头”已失去了当年繁华

理发匠用脚赢得码头

自古以来,九省通衢的武汉商贾云集,在过去运输货物以水运为主,码头的地位尤为重要,汉口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码头开始的。

有了码头,就少不了争斗。在旧社会,码头之间的械斗,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汉口的宝庆码头,就是湖南的宝庆帮在清末硬是用武力打出来的。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老明信片上的码头

据记载,清嘉庆初年,包括徽州帮在内的各大帮派,都在争抢汉口码头和汉正街, 为宝庆帮赢得码头归属权的是一位理发匠。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旧码头上的搬运工和船只

长时间的码头帮派争斗最终惊动官府,当时官府提出一个极为残忍的手段来分配所有权。找来一双烧得通红的军用铁靴,并说“你们谁能够穿上这双靴,走上三步!不多,只要三步!这码头就归哪个帮派。”

说完只见提着铁靴的人,汗水在靴上,滋的一声,瞬间沸腾挥发消失。就在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时,宝庆帮有个理发匠,站了出来,“我来!”

理发匠穿上铁靴走了五步后倒下,这一举使宝庆帮获得了码头的所有权,并正式命名宝庆码头。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拆迁前的宝庆码头

新化第一县城

宝庆帮能在湖北人地界打下码头跟他们身上的这这股子狠劲是分不开的。

武汉解放前的140多年间,宝庆人凭借武力不惜手段,交通官府维护其利益,还建立宝庆会馆,甚至把汉阳鹦鹉洲和武昌白沙洲等地的宝庆人居住区也算码头范围。

“头顶太阳,眼眸邵阳,脚踏益阳,身落汉阳,尾摆长江掀巨浪,手摇桨桩游四方。”这段民谣说的就是宝庆帮。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影像资料的码头帮派

到抗战爆发,武汉的宝庆人口达到5万,以新化县人居多,当时新化县城才3万人,宝庆码头人口和地盘超出新化县城,因此人们称宝庆码头为“新化第一县城”。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老武汉码头上的搬运工人

武汉地方史专家徐明庭说,所谓“打码头”,是武汉码头文化的一部分,尽管有部分是封建糟粕,但从中可见在汉口谋生的不易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表现出武汉人性格中坚毅强悍的一面。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过去各个码头被行帮及封建把头占领,集家嘴下码头,主要起运煤炭、石灰,头佬是李大汉;流通巷主要起运食油和皮油,头佬有刘文雄等“八大罗汉”;沈家庙主要起运药材和酒坛,头佬是胡玉清;大水巷码头起运棉花,头佬是杨花子。

码头之间,搬扛货物、起坡下坡,自有规矩,不得有一点超越,否则就会酿成流血械斗。解放后,政府对码头统一管理,“打码头”之风才渐渐消失。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宝庆码头旧照

到今天,许多人并不愿意去承认和宣传武汉的码头文化,觉得粗鄙低俗,实际上正是有了从前的码头文化,才孕育了武汉人身上特有的血性和直爽。

虽然汉江水运萧条,老码头依然热闹,不过是一律变成了四通八达的客运站,续写着货物流通的新篇章。

武汉“码头文化”溯源,宝庆人靠“打”抢出一个汉口码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