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栖霞这个村庄名中带个“笏”字,有什么讲究呢?


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烟台栖霞市西城镇境内,名字叫作笏山。笏这个字,不太常见,有的朋友可能并不熟悉。根据字典的解释,笏指的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唐代的郭子仪,曾留下过“满床笏”的典故。含义如此高大上的“生僻字”,为何出现在栖霞这个村庄的名字里呢?下面就进村去看看。

笏山村位于西城镇驻地的西北方向,距离不是太远,进村有好几条路,如果从东边的路走的话,就会从这个老辈修建的引水渠下走过。

从这个方向进村,看到的是一个宽阔的文化广场,周边的房屋也比较新,东边算是村庄的新房区。

而往里走的话,就会来到老房区,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个村庄的古朴。

根据栖霞地名资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崔姓从崔家庄迁此建村,现在村中崔姓仍是大姓,此外还有张、林、刘、衣等多个姓氏。

崔姓人建村后,为何要将村庄取名为“笏山”?听村里老人说,在村庄北面的山坡上,曾有一块颜色发白的石头,又高又直,像一块竖起来的板子,因此取名“笏山”。栖霞市地名资料的记载,大体与之相同。从一块石头的形状,能联想到古代大臣上朝用的笏板,可见当年建村的崔姓人,也是有文化之人。以前石头所在的山坡,大致就是图中远处的方向。而在村庄的更东边,还有一座山,名叫旗杆山,旁边的水库以此命名。

对于喜欢胶东传统民居的朋友来说,笏山村的老房区值得一转。


老房子都是因地取材,用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墙壁。

当下这个季节,果树开花,村外的风景也不错,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到这个名字很讲究的村庄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