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绵钛、钛材和钛白粉生产国

新华财经西安4月26日电(记者雷肖霄、都红刚) 随着军民融合、工业4.0等宏观政策的持续推进,钛材料以其优于传统材料的优异性能,在航天、航空、舰船、兵器、核工业等领域展现出来了巨大的应用潜能。25日在陕西宝鸡召开的2019中国钛产业年会暨钛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余薇表示,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绵钛、钛材和钛白粉生产国。

工信部: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绵钛、钛材和钛白粉生产国

2018年,我国海绵钛和钛材的产量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海绵钛产量达74953吨,同比增长2.8%,钛锭的产量达75049吨,同比增长5.7%,钛加工材的产量为吨63396,同比增长14.4%。进出口贸易增长,2019年海绵钛进口4918 吨,同比增长27.9 %,钛加工材进口8680 吨,同比增长20.61%。

工信部: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绵钛、钛材和钛白粉生产国

随着近几年我国钛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宝钛、陕西省稀有金属科工、湖南湘投金天等产业集成度高、产业链长、生产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形成了陕西宝鸡、四川云南等多个地区钛产业集群。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新材料涌现,应用领域逐步扩大,钛材在国家C919 大飞机项目、4500 米深潜器载人球壳项目中的应用等,均呈现了钛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信部: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绵钛、钛材和钛白粉生产国

回看2018年我国钛工业的发展情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会长王文生认为,2018年虽然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需求不断向好,海绵钛随着钛白粉及原料价格的上涨不断创出新高,但环保压力日趋增大,化工、冶金、制盐等传统工业领域需求仍然萎缩,钛材价格上涨乏力。

工信部: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绵钛、钛材和钛白粉生产国

面对新形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认为,通过结构调整、去库存和产业升级,钛产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下一步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向行业高端市场迈进,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材料的研发应用,中国钛产业将在国产大飞机、核电、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领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增长动力。

余薇表示,下一步工信部门将通过加快关键技术工艺攻关、加强初期市场培育、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多个举措,推动钛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