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十三 商人義舉建廟堂

小說:十三 商人義舉建廟堂

商人義舉建廟堂

話說張貨郎不幾年已發成腰纏十萬貫的富商,自己建了商行鋪面,掛出了“張家鋪子”牌匾。他的生意經是立身為本,以德修身,誠實守信,以義興利 。常言道: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他簡直不敢相信會有如此家大業大的結局。忽一夜,張貨郎託於一夢,夢見那烏龍騰雲駕霧,來到自己身邊,說讓他在烏龍洞建一廟,以除孤獨感。他一下子從夢中驚醒,再也無法入睡。這一夜他想了很多很多。追溯了自己走過的歷程:從書童到乞丐,從乞丐到牧童,從牧童到貨郎,從貨郎到老闆……他也想到小烏蛇絕非蛇類,而是神靈,自己的發財是神靈的恩賜。人常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他也盤算著今後幹一番大事業。再則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是知恩圖報之人。於是他決定在烏龍洞建一座廟宇。一來讓烏龍享受人間香火好好安身修煉;二來讓烏龍救苦救難,潤澤一方,普度眾生。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年),國泰民安,天下安寧,是太平盛世。早春二月,而立之年的張貨郎拜別了父母 ,安頓好妻子,挑起擔子,動身從關外向關內走來。不過,這一次他的擔子裡已不是什麼幹蘑,也不是什麼人參,而是白花花的銀兩。沿著當年跑買賣的線路, 取直道奔來。所到之處,與他有過結交的山民們認出他是當年的張貨郎。那些受過張貨郎優惠的山民, 端茶倒水,熱接熱待,迎接自遠方來的客人。有的甚至置辦了好酒好肉,盛情寬待這位與眾不同的商人。

穀雨過後,張貨郎尋蹤來到烏龍山,坐之山頂,四面環顧,這裡與山外判若兩個世界,春光明媚,景色盡收眼簾。這裡處處透著春的氣息,山頂兩座天池在陽光下波光粼粼,熠熠生輝,湖光山色,鶴鳴鹿飲;山間松茂竹苞,桃花紅,杏花白,楊樹吐綠,蒼榆掛錢,枝繁葉茂,一派生機勃勃。紅豔豔的山丹丹,藍瑩瑩的搖嘴嘴,金燦燦的蒲公英,紫茸茸的野玫瑰,山花爛漫,氣味芬芳;彩蝶蹁舞 ,蜜蜂穿梭,點綴著綠色大地。更有百鳥穿梭築新巢,百禽追逐跑春忙。山前嶺後驢騾送肥,地裡黃牛犁田,這山、這樹、這鳥、這人自然構成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四季輪迴,春回大地,一切都孕育著新的生機。

張貨郎住進烏龍洞,風餐露宿全然不顧,他請來當地有名的工匠,勘察地形,繪就圖紙,敲定設計和結構,備下磚石木料,購齊鍬鎬釺槓,繩索籮筐,要在洞前建廟。張貨郎發起建廟宇,這消息像長了翅膀傳遍了山前嶺後,左村右寨,驚動了十里八鄉。而受烏龍潤澤一方的百姓紛紛響應,早有當地貢生、監生、九品、庠生、廩生、武生慷慨募化,更有壽陽、偏頭關富戶解囊,臨近的富戶還獻了廟田,貧民百姓則趕到烏龍山出力,建廟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