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

feng569661700


诗贵自然去雕琢,两次“巴山夜雨”用的自然舒展,重复了又有何不可呢?

诗歌规避重复字只是一种基础技巧,但并非戒律禁区,诗终须以意趣为第一。

字词的重复如果不能表达意境,提升意境就必须避免。试举一例:

刘禹锡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全诗无重复字,但其实反复都提到了“湖水”。如果我们把相似的字都换成重复的“水”字,看看会是什么样子:

水光秋月两相和,水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二三句接连会有三个“水”字,格律基本没有被破坏,但全诗一下子变成了一首不及格的作品,连不懂诗的人都会感觉非常别扭。这就是因为字的重复不但没有提升诗歌的意境和格调,反而显得异常累赘繁琐。

反之,再来看这首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即是唐寅(唐伯虎)那首著名的《桃花庵》。全诗反反复复出现了“花”,“酒”,“人”,“我”等字,特别是开篇四句竟然连用四个“桃花”,但是通篇读来没有觉得累赘啰嗦,反而在吟咏中形成了一种回旋反复强化主旨的奇特效果。这显然诗人在恰当的主题和足够的技巧支持下,反用“字不能重复”的基本要求,出奇制胜了。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李商隐这首《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主题寄托离思,前两句写目下之景;后两句则写遥想中未来之景。以两个“巴山夜雨”两相映照,前者为实,后者为虚。前者“巴山夜雨”是正在下,而后者的“巴山夜雨”是在烛光映照之下的一种想象,是想象中的想象。首尾连环又意境不同,重复中藏有变化,回旋往复,可谓高妙而自然。

(桑干河)

前人有人说李商隐这首诗借鉴了贾岛的《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此诗连用两个“并州”,甚至有人说贾岛的诗更妙,似有暗讥李商隐之作有效颦之嫌。愚却以为不然。诗歌本来就有很多可以互相参考借鉴之处,这两首诗的意趣主旨皆不同,《夜雨寄北》写的是一种静夜深思的意境,与前诗没有多少相似之处,哪怕真的是在写作技巧上借鉴了前诗也完全无可厚非。

当然诗无达诂,况且各花入各眼,以上只是我站在喜爱此诗的立场上的一点见解,也许真有人就不喜欢这首诗,或者不欣赏它的重复用词。就是古人也有说此诗“两叠‘巴山夜雨’,无聊之甚”(《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夜读古小说


问题: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


前言

这么写当然是有意为之,两个巴山夜雨含义不同。另外李商隐的这一手法,也是效仿前人的笔法而来。当时景物化作日后的谈资,另有一番滋味。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两个巴山夜雨的不同含义

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当时的景物,第二个巴山夜雨成了想象中未来的回忆。

君问归期未有期,第一句有问有答:你问我何时回家,我也不知道呀。苏轼在《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写到: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苏轼想功成名就以后归隐山林,可以终究没有如愿。

李商隐更是沉于下僚,他的仕途几乎没有一点点闪光之处,他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写下了这首诗。

读书人为了生活也好、为了理想也好,终究要参加科举,及第以后则身不由己,四处漂泊、宦海浮沉。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成了第一句的场景补充,在一个忧郁的场景中,透露出了游子的无奈。

第三句设问,开始想象未来相聚的时刻,这时候的“巴山夜雨”变成了想象中的想象。章法之妙,令人赞叹。

二、偷意于白居易的诗

白居易有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这首诗和李商隐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是李商隐用了不同的时空,是今天与未来的比较,而白居易是同时期的想象。另外想象的主体不同,白居易第三四句写的是家中人:还应说著远行人。李商隐第三四句写的是自己和家人(或者好友)一起: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同的是,都从对面写来,地点不同。这种地点不同、对面写来的手法在杜甫诗中也可以见到: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结束语

看过《盗梦空间》的朋友,应该还记得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吧,不停地进入一层又一层的梦境,细想一下,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是不是有一点这个意思。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人生莫不是一场巴山秋雨。

都说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在李商隐《夜雨寄北》这首七言绝句里,却出现了两处 "巴山夜雨"。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有意为之,因为这绝非平庸的重复。"诗者,吟咏性情也",从情感抒发的角度来说,也可说并非有意为之也许只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诗人李商隐下意识的一种遣词抒怀行为。

从诗歌的本意来说,这并非一首难解的古诗。秋夜漫漫,诗人一人独处,想到的是在北方的君,前些日子来信,最触动诗人的莫过于信上"君问归期",这是夫妻之间最平常的问候,可现实的残酷,让"我"只能以"未有期"作答。为何?都怪这天气,巴山夜雨第一次上场。而事实呢?男人在外奔波,总有太多不好说出口的苦闷,那就让这满涨秋池的"巴山夜雨"作为托词。他将抽象、不可闻、不可睹的愁苦情思,通过想象和联想,转化成也寄寓在可睹可知的具体景物景象——"巴山夜雨",由此化为一个高度凝结的意象,写出了诗人当下的孤苦凄凉寂寞。此时此刻太痛苦,对北方妻子的思念也如这泛滥秋水,秋雨滴滴下落,心底涌上的愁思却从心底一点点升腾,化为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共剪西窗烛",重温夫妻二人秉烛夜谈的美好时光,这既有希望,又有回忆。"却",把停在回忆里的温情瞬间撞碎,那个时候两人说些什么好?还是讲讲彼此现在备受煎熬的处境,如果此时一切不值一提,那么未来两人谈的该是更美好的话题。但正因为这夜的巴山夜雨,难熬而重要,所以只能忍受,这是比较悲观的一种解读。另一种理解则是,站在未来,与你回看

这夜的巴山夜雨,此时的痛苦会成为将来你我共剪西窗烛时的笑谈,这就算是诗人的自我调节和排遣。

"巴山夜雨"并非此诗中重复的唯一一处,第一句 "归期"而"未有期",字词的对称安排,带来音节上的回环往复,在感情上也就此奠定基调,这里回荡着一种悠悠的惆怅。第二句的"巴山夜雨"到结尾处的重复,一次次的苦闷涌起,一次次的自我宽慰,这一夜巴山夜雨忧愁几多,从此刻绵延至未来,不可断绝。

李商隐为何会有这样的愁绪,或者说为何会有这样的表达?其实,这一种对称式(或者说镜像式)的艺术美,不仅体现在他这首诗里,在其他地方也有迹可循。

人生:文章憎命达:仕途碌碌无为,诗才八斗泼墨

年纪尚幼,李商隐的父亲便去世。身为长子的他只得"佣书贩舂",补贴家用。贫困生活里,一直有一位灯塔式的长辈鼓励和器重他。这位长辈是李隐居在乡的同族叔父,在他的影响下,李 "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前期积累并非徒劳无功,在十九岁那年,李的文章《才论》等吸引了一波关注,其中就有李商隐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令狐楚。令将其视为儿子般照顾,文学上给予指导,物质生活予以保证,还让儿子令狐绹带其进入上流社会交往。"学而优则仕",改变生活处境的办法唯有中举做官。令所做也是让李终有一日能谋得一官半职。等李最后考上进士,已耗去十年光景。"百生终莫忘,九死谅难追。"是李对令狐楚先生的肺腑感激之词。

春风得意之时,李商隐遇到了第二位贵人——王茂元。王的欣赏让李一时晕头转向,一是许以幕府要职,二是决定下嫁女儿。也许因为家境贫困,李商隐当时已有二十八九岁,仍未聘娶。作为老单身汉,能够一次性解决工作饭碗和娶老婆两件人生大事,岂不快哉!所以,当令狐楚老先生写信,召唤他回太原,他也一直找借口拖延。直到年末,令狐楚病危将逝,"吾气魄已殚,情思俱尽,然所怀未已,强欲自写闻天,恐辞语乖舛,子当助我成之。"这封信是令狐楚先生对李商隐最后的请求,所谓"助我成之"只是托词,只是为了见自己培育成材的年青人最后一面。李商隐最后终于匆匆赶回,但

这番"白眼狼"行径,已让令狐绹等一家人都十分不悦且心寒。这也为李商隐最后"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人生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

此后,从授官考试被除名,到第二年复考,随着牛李之争几经浮沉,小官不断,大官无望是他的仕途写照。《夜雨寄北》便是写于到巴蜀做官时期,这是他在外地担任幕府官员的最后一任。在历史长河里,与众多仕途不得意的读书人相比,李商隐还是幸运的,他还有八斗诗才可挥毫泼墨,最终在晚唐诗歌里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strong>

艺术:从字词的重复到凝练意象的回环

在《迷人的诗谜:李商隐诗》中,叶嘉莹先生说:"我们评赏一首诗,主要是讲这首诗在美学上的价值"。

《夜》诗像李其他诗歌一样,带着一点淡淡的忧愁与感叹。他与杜甫是完全不同气质的两类诗人,杜甫悲则忧国忧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喜则狂放不羁,"……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而李商隐一直是压抑犹豫忧思绵延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怅惘,"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忧思,"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的不得志如果说杜甫是夏天,李商隐则是秋天。

而这份愁绪的氛围营造,首要在于用词的回环往复。在他的诗歌里,这并非孤例。如《天涯》中"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诗仙李白也曾尝试这种方式,如《上三峡》"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三暮,不觉鬓成丝。"诗中 "青天" "巴水" "三朝" "三暮"等的重复出现。而《夜雨寄北》的经典之处在于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突破,李商隐将重复的"巴山夜雨"化为最凝炼的景语,又是最深切的情语;既写景,又抒情。俨然,这四字是诗人内在的人生体验与感受所形成的心象融合眼前或来源于记忆与想象而得的物象的统一体。

<strong>

鉴赏:诗人方阵里的字词情感 小说家眼里的时间流转

《唐宋词十七讲》中,叶嘉莹先生说:"因为我们每一个追寻的人都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教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每个人的性格感情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读一首诗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就是我们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在这首诗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倒影。

在诗人眼里,诸如《夜雨寄北》中传达的情感、情景交融之类的鉴赏评论已非常之多,顾随先生就曾评,"这首诗技术非常成熟,情调非常调和,可代表义山,此诗如燕子迎风,方起方落,真好"。

对于千年后的小说家们来说,他们为诗歌所穿梭的时间轨迹而惊叹。如果诗歌讲究一字一词的推敲,那么小说家往往更关注叙事的策略和小说里时间的排布。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叫博尔赫斯的外国小说家。格非曾说:"在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圈子里,博尔赫斯这几个字仿佛是吸附了某种魔力,闪耀着神奇的光辉,其威力与今天的村上春树大致相当。"在博尔赫斯的影响下,上世纪末"先锋文学"这个名号在文学圈热闹了许久。博尔赫斯小说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其作品里对时间的独到把握——

一种对时间的近乎游戏的任意拼接和挪用。在其名作《小径分叉的花园》里,时间的线性特征消失,无数的"分岔"代表着时间的无限的可能性,整体时间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构成网的经纬,是各种时态的具体时间,他们不再只是平行,而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彼此交叉,交叉点便是纷杂扰攘的个体时间体系,并且彼此牵涉,互为循环。循环与轮回,或者说个体时间体系的多元化,最终瓦解了整体时间的具体意义,博尔赫斯的时间观念,也因此从微观齐整,经由宏观混乱,终于走向了整体迷失。引用作品里的话来说,便是"您的祖先和牛顿、叔本华不同的地方是他认为时间没有同一性和绝对性。他认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

早在唐朝,李商隐便已作出这样的尝试。诗歌里的时间并非线性排布,而是联结成一张网。具体的分析见下面两位小说家的分析。

刘震云曾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访谈时,夸赞李的《夜》,"我觉得在中国文学史上,包括放到世界范围内都是绝顶的。四句诗里面有三个结构,一个是他在蜀地,洛阳的妻子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说不知道。而巴山的状况是秋雨连绵,池水不断上涨。他特别期待在洛阳跟妻子一夜一夜说话,说的正是现在巴山夜雨的生活境况和心情。一个现在时,一个将来时,将来想说的是现在,最重要的是他妻子已经去世了。他想象妻子还在洛阳,还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从文学结构上讲,这二十八个字是非常伟大的。"

在2017年清华大学时代论坛上,毕飞宇则谈到从《夜》一诗中,窥探其到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著名开头,异曲同工的时间互文之妙。

他称,"李商隐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一项文学记录,——他描绘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漫长的一场秋雨。"除去重复的5字,他用了23个字写成了文学史上最为漫长的一场雨,秘诀是天才地处理了诗歌内部的时空关系。与物理时间不同,心理和文学意义上的时间则充满了弹性,也构成了艺术的难度。

"在《夜雨寄北》里头,他在时空的处理方式上已无限接近于小说,甚至是电影。前两句是现在进行时,何当共剪西窗烛——时间哗啦一下拉到了遥远的未来,将来时,彼地。却话巴山夜雨时——将来过去时,彼地,也是此地。时间绕了一个巨大的圈子,回到了原点。"却"是回过头来的意思,很肯定,把一切都落到了实处,但是,由于它对应的是"何",它又不能肯定了,这个"实"还是"虚"的,是"画饼充饥"里的饼。在这里,时间变得很魔幻了,像拉面师傅手里的面,一会儿是面团,一拉,成了面条,再一拉,又成了无数的面条,无限地纷繁。"

再说《百年孤独》的开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的面前,一定会记得他的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小说叙述者的叙述时间是现在,它描绘的却是将来;站在将来的角度,所谓的"多年以后",又成过去完成时了。

《夜》诗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压缩了时间,用毕飞宇的话来说,这里头藏有一部长篇小说的容量,有颠沛的人生,有苍茫的、鬼魅的、神龙摆尾的、身不由己的命运。诗歌内部充溢的时间弹性,能够产生多大的爆炸当量,完全取决于你我作为读者的想象力和人生阅历。而不管你的想象力如何,其间必定伴随着潮湿,伴随着无穷无尽的秋雨。

最后,以诗人的《有感》作结,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妻子王氏离开人世八年后,李商隐也匆匆随之而去,终其一生郁郁而终。在众多诗歌里,这首算是无数无题诗的谜底或者底色。他不得志的一生里绝大部分时间在后悔,如果人生有如果,那么……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单程旅行,在特定时代,特定地点,当下时空特定的自己已做了似乎最正确的选择,遗憾错失由此而来。倘若李商隐未与王氏喜结连理,其后半生必定是晴空万里吗?倒也未必。

人生漫漫,莫不是一场巴山秋雨。(一往文学作者:荻芦夜雪)


一往文学


确实是有意为之。

李商隐是晚唐集大成的诗人,作品不但有隐晦深典的句子,还参考借鉴了民歌的清亮流畅。还是那句话,他的诗,你有可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读下来绝对是流畅的,而且赏心悦目,余味无穷。

这首诗相对于他自己其它作品来说,算是直白浅显却别出心裁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个很有可能是在写家书的时候有感而发,要考虑到家人的理解能力,所以相对浅显,但是直白不是他的性格,李大诗人还是要玩出一些花来,才对得住自己的名号的。我们详细来看,他为什么要打破七绝的大忌,反复使用“巴山夜雨”,因为我们在聊七绝的时候讲过,绝句相对于律诗,字数少了很多,必须惜字如金,尽量不要使用重复的字词,一是浪费,另一个是会造成朗读不流畅,平仄发生叠韵之类的错误。在律诗规则之内尽情发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写诗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但是李商隐很明显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突破规则,建立规则”。

前两句承接家书,“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啊?我也不知道啊。为什么呢?“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的连绵大雨把我耽搁在这里了,池子都涨满了,你看看多大的雨水。这两句就像拉家常,语速不快但叙事节奏飞快,十四个字不但用问答交代了写诗的起因,时间,地点,景色,还构筑了一个漫山雨落如飞,水满为患的情境。诗人的功力非同小可。然后笔锋一转,从现实进入想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两个字把文字引入虚境。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以前一样在西窗下聊天聊到忘了时间?剪掉蜡烛的绽蕊,挑亮光线,估计也会扯到今晚巴山夜雨的话题吧。平仄就不讲了,能通顺读下来是肯定没问题的。为什么他在这里再次重复“巴山夜雨”这个词组,并没有让人感到繁复呢?

第一点,这个“巴山夜雨”已经从第二句的实景“地点+时间+事件”的词组变成了一个想象中的画面,也就是一个描绘这天晚上状况的一个纯名词词组,词性的改变不会让你觉得重复。第二点,所在的空间不一样了,一个在现实中,而且正在周围真实发生,第二个已经成为了一种未来的回忆,一种想象。读者自然而然会把这两个情景和词性区分开。

这种新奇的有意为之不但不会给阅读带来困难,反而会增加一种时空循环,平行空间错位的奇特感受。李商隐开创了一个新的表现方式,后来者学得多,但是都无法在语言凝练和意境错位中超越他。比如杨万里的《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这个就不解了,读者可以自己领会。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国学诗词内容日常答疑。


梧桐树边羽


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

七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十岁丧父,与母过着清贫生活,十几岁便突显才华,后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并在令狐楚的帮助下考中了进士。结识令狐楚是李商隐成材的一大幸事,但也是其一生悲剧所在。因为老师令狐楚在李商隐考中进士后不久故去,这时李商隐也与其心爱的王氏结婚。而其岳父与其老师令狐楚分属李党牛党不同政治阵营,一段美好姻缘因此打上政治烙印,一边认为这是卖身投靠,一边认为是蛇鼠两端,两不认可,夹板老鼠两头受气,失去了政治上发展空间,纵然才华万丈也是枉然,一生连个带长字的芝麻官都没混上。

公元852年,李商隐应聘到四川东川节度使幕府中任职,不过就是些秘书工作,相当现在部队不带长字的参谋一类吧,有道是“参谋不带长,打屁都不响”,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收入微薄。这时李商隐的妻儿与朋友大多在长安,四川在长安南部,本诗所以叫“寄北”。

本诗开始一问一答,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也不知道啊,巴山的夜雨正将秋天的池塘灌得满满的了。

为什么不能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呢?这反映了小人物的无奈,乱世中,小人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象飘萍一样随风漂泊。这跟后来的范仲淹《渔家傲》说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那个“归无计”完全不是一回事。范的“归无计”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建立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那样的功勋,怎好意思轻言思乡回去呢?范说的是悲壮,李说的是悲凉。

等到回去后与你坐在西窗下,共剪西窗蜡烛时,再给你说说巴山夜雨的故事吧!

律诗,特别是绝句,特别忌讳重复,李商隐作为晚唐一代大家,当然不会不知道。本诗却一反常态,用了两个“巴山夜雨”,当然不是巧合,肯定是有意为之。余以为,前一个巴山夜雨,是因为无法回答对方询问的归期,故意搪塞,顾左右而言他,推出个“巴山夜雨正涨着呢”,既然这样说了,那么回去后我再给你细说这“巴山夜雨”中包含的故事吧!

大师就是大师,就能突破框框,大胆重复,反倒收到了跌宕起伏,婉转回旋,一叠三叹的好效果,亦成一传世之作,这在绝句中是绝无仅有的。



云卷飞山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全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李商隐客居现在川渝一带时,写给北方亲朋的一首思念抒情诗。具体是写给谁的诗,无从考证。当然了,句中也有提示,就是写给"君"的。故有人说,此诗是写给北方某个朋友的,也有说是写给妻子的,还有人说这里的"君"泛指亲朋好友,没有特指。我还是更倾向于是写的妻子的。因为,四句诗就是四句思念的私房话,情意绵绵,有些卿卿我我的味道。全诗译成白话,似乎就像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一封简短家书。这里不妨用我们现在的话写出来:你问我啥时回家,马上也定不下来嘛。四川这里秋天晚上爱下雨,水把池塘都给灌满了。我们啥时候晚上能在一起就好了!我们可以在西墙的窗户边儿,拨亮着烛芯,我把四川这里晚上下雨的事儿给你讲讲。从诗中看得出来,第一个"巴山夜雨"描写的是诗人正经历的夜景,第二个"巴山夜雨"说的是诗人准备给老婆聊的故事。所以,一个写景,一个述事,字同义不同。一般来说,写诗忌讳词语重复,尤其是这种七言四句。所以说,如果你把《夜雨寄北》看成是李商隐写的一封家书,而不是一首律诗,就好理解诗中会重复"巴山夜雨"了。


一线天


唐.李商隐.《七绝.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1)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巴山,现四川南江以北,后来泛四川。

这是作者写给妻子的诗,表达思念之情。

寄北,这里指寄给北方的妻子,又题为“雨夜寄内”。

这是诗人于大中五年(公元851),诗人在川东节度使柳仲郢幕中写的。洪迈在《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雨夜寄内》,解为一首怀念长安妻子的诗。

从诗意可看,应该也可以理解是怀念友人,何况当时诗人的妻子王氏己死。诗中以眼前之景预期未来,写得平易朴实,但令人一逢三叹!

而“巴山夜雨”、“西窗剪烛”也被后人广泛地用来相赠同窗好友,或怀情远寄相念的亲人(妻儿)。

古诗词最忌雷同重复。初学者亦以为大忌。

不。

只有在充分理解掌握古文化(其实,今天也如此)规则的基础上,重复出句,才是能突破情感的没有羁绊的且又在限内的最佳方式。

诗人两次写“巴山夜雨”,既是强调离人在分别时令人留恋的景象,又是期望离人在重逢时的梦境,正因为思念之深,才会寄托之切:要在当初深沉的景色中回到当初的回忆。

……

今人可能笑腐迂,然古人写此存执念。这就是诗人和平常人之间的表达差别。


葡萄爷爷1


没读过。讲个故事吧!是真实的。打架,家常便饭,请到办公室,也是常事,不记得跟谁,什么事。进入主题。进办公室,两老书呆在查清典,那典是我学的三倍大,好奇,所以顺耳收获,两议论的全言。两查到字,惊讶,原来这字意这么简单,用简字还比它合适,到位。古人也顾弄悬虚,写诗实际挺容易的。现在没人教可惜。所以,我见现呆子,也用冷子,有火。这些冷字意是,站什么上看,或走在什么看,卖弄玩悬,自以清高。算了就这么多。哈


夏侯55


李商隐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