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天蚨園會議室

嵩山天蚨園位於登封少室山清澈崖下,佔地60餘畝,黛瓦白牆,茂林修竹,古樸秀麗,環境幽美,宛如世外桃源。非常適合研學旅行、企業培訓、旅遊接待、團體聚會、禪修辟穀、書畫寫生、丹道修真、道醫養生等活動。歷史上 、 、 、 、 等均在此隱居耕讀,號稱天蚨園五友。天蚨園是嵩山的“隆中”,座標對比史上之春秋孔夫子杏壇、戰國鬼谷子道場、隋唐文中子龍門等。蚨子學堂是以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稷下學宮”概念建立的一個國學講堂,追慕春秋古風,學習吸收春秋戰國“士”的精神,蚨子學堂所教乃大人之學,定位為實學。追求真才實學,修煉雄才大略。不袖手空談心性,也不沉迷逐物異化。憑盛德立命,以大業安身。

今天講講魏成子推薦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都是帝王師

魏成子,別稱季成,中國戰國時期魏國政治人物,魏文侯的弟弟,魏駒之子。魏文侯讓李克拿定是魏成還是翟璜為相。最後是以魏成為相。翟璜不服,質問李克,說自己推薦了吳起、西門豹、樂羊、屈侯鮒和李克五位大臣。李克說魏成推薦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都是帝王師,不是他這樣的臣屬能比的,翟璜向李克道歉。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魏成子像

《史記》 記載了一段"璜成爭相"的故事:

魏文侯謂李克曰:"先生嘗教寡人曰'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李克對曰:"臣聞之,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趨而出,過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李克曰:"魏成子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記,臣何負於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進也。君內以鄴為憂,臣進西門豹。君謀欲伐中山,臣進樂羊。中山以拔,無使守之,臣進先生。君之子無傅,臣進屈侯鮒。臣何以負於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於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君問而置相'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克對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為相也。且子安得與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祿千鍾,什九在外,什一在內,是以東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此三人者,君皆師之。子之所進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惡得與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對,願卒為弟子。"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從魏文侯詢問李悝(又作李克)選宰相的歷史典故,我們可以大概推測出魏成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當時他能勝出同樣優秀的翟璜,當上魏國的宰相?請看下面分解。

一、魏成子在血緣關係上,更有優勢。

魏文侯謂李克曰:“先生嘗教寡人曰‘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李克對曰:“臣聞之,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

李克聽說是當這種參謀,而其中的一個人選魏成子就是國君的弟弟,馬上推辭:“我聽說:‘卑不謀尊,疏不謀戚。’我不是王親國戚,參與丞相的人事討論不合適。”魏文侯誠懇地說:“請先生不要謙虛推辭,還是聽您的。”

由此可見,當時魏文侯在魏成子和翟璜二人之間猶豫不決,不知道該選哪一個當宰相,說明兩人的實力不分上下,各有千秋。在春秋戰國時期“內舉不避親”的思想下,魏成子是魏文侯的弟弟,相對更有優勢。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魏文侯

二、魏成子對待錢財的態度、花錢的方式,是勝出的關鍵。

我們現在人都說,千萬不能用錢去考驗一個人,大多數人對錢財的誘惑都沒有抗拒力。反過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一個人對待錢財的態度,花錢的方式,來推測他的氣度、格局和抱負。

李克是很聰明的,他心中其實知道誰更適合當宰相,卻沒有直白地說出來,而是說出5條選人的標準,讓魏文侯自己選擇。

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1、居視其所親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觀察一個人,看他平時和哪些人交往,就大概知道他處在什麼的水平。

2、富視其所與

有錢的時候,看他把錢花在什麼地方。一個人如果把錢花在吃喝玩樂上,那就是一個平庸的人,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幹的。魏文侯要選的是一個宰相,其所作所為,自然是超越一般人的。

3、達視其所舉

當官以後,看他推薦什麼樣的人。官場中的推薦,主要出於兩種目的:一是為了佈置下自己的勢力;二是為了國家真心推薦有才幹的人(擁有嫉妒心理的人,通常不會推薦比自己優秀的人,因為害怕別人超越自己)。

4、窮視其所不為

俗話說,狗急跳牆,兔急咬人。一個人在遭遇窮途末路,很容易做出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情。這個時候,觀察他不做什麼,就大概能知道他的自控力達到什麼水準。

5、貧視其所不取

貧窮的時候,看他不取什麼。有句話說,一分錢能憋死英雄。人在窮困的時候,面對生存的考驗,往往會放棄自己的原則,退化到本能的原始狀態。這時候,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真素養和忍耐力。一個人如果在很窮困的時候,仍然能表現出高風亮節,那這樣的人,就適合當宰相。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所謂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李克說:“通過觀察這5個方面,基本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真實面貌。”

魏文侯是國君,一點就透,說:“謝謝先生,請您回去吧。丞相的人選我已定下了。”

根據《史記》魏世家第十四的記載:

“子以食祿千鍾,什九在外,什一在內,是以東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此三人者,君皆師之。”

魏成子有食祿千鍾,但他只把10%的錢花在個人家庭上,其他90%的錢,都花在外邊,比如聘請知名老師,結交良友。當時孔子的得意門生卜子夏就被邀請到魏國講課,田子方、段幹木也投靠他門下。魏文侯尊重他們三人為老師。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流行養食客,求賢納德,多多益善,以此為榮。比如《呂氏春秋》這本書,內容寫得非常好,但不是呂不韋自己寫的,是他召集各路能人各自寫,最後彙總成一本書,用“呂氏”命名。

很明顯,魏成子是一個喜好和賢德人交往的人,為此他不惜花費大部分的金錢和財力,而只花很少的錢在個人和家庭的吃喝玩樂上。就這點,說明他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他的心,和格局,能夠匹配得上一國之宰相。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三、魏成子當選宰相,落選者翟璜心服口服。

李克從王宮出來,就直接去了翟璜的家。

翟璜問:“聽說今天國君召見先生,請教丞相人選的事,確定了嗎?”

李克說:“魏成子當丞相了。”

翟璜忿然作色說:“以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所有事情,我哪一樣幹得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太守是我推薦的;國君認為鄴城難治,我推薦了西門豹;君王想討伐中山國,我推薦了樂羊,果然就攻取了,又缺乏人守衛,我推薦了先生您。君王的太子沒有好老師,我推薦了屈侯鮒。這些事情,哪一件不是好事?我怎麼比不上魏成子?”

李克說:“您說的推薦我當官,同推薦丞相是兩碼事。君王問我的是丞相人選,不是您就是魏成子。我只提出了五個考察標準,沒有說誰合適。但是,對照這五條標準,肯定是魏成子。您能同魏成子比嗎?他的俸祿有粟千鍾,十之九是給予別人的,自家只留下一份。所以,東方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都來投奔他。這三個人,君王都以師長的禮遇對待。您所推薦的五個人,不過都是君王的臣子。您哪能同魏成子相比呢?”

翟璜聽後,向李克道歉道:“我翟璜是一個沒有見識的人,多有冒犯,請多多原諒,我願意終身做您的學生。”

有句話說,看一個人的實力有多強,要看他的競爭對手。而看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同樣要看他的競爭對手。翟璜聽完李克的分析,通過和魏成子的對比,從而知道自己的差距,表示終身拜李克為師。由此可見,翟璜對魏成子當上宰相,是心服口服的。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通過分析以上3點,我們可以看出:

魏成子和翟璜在實力相當時,他的氣度、抱負和格局,更勝翟璜一籌,具有捨己為公,招賢納德的大人風範,同時他也是皇家血統。而其中最關鍵一點,就是他散盡九成的家財,去結交和聘請德才之人。這樣的人當上宰相之位,也一定不會謀一己之利。歷史的事實,也證明如此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下面講講魏成子舉薦的三個人:

魏成子和翟璜,他們在歷史上並沒有多大名氣,也沒有多大本事。但他們有一雙慧眼,他們行走江湖,出入朝堂,靠的就是這眼睛。所謂人才,臉上又沒有刻字,怎麼分辨,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而當別人揚名立萬,名流千古時,他們卻隱沒於歷史的浩瀚長空中。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卜子夏

魏成子推薦的第一個人,叫卜子夏。

卜子夏就是卜商,是孔子的弟子,十來歲的時候就跑到孔子這兒來上學。別看年齡小,子夏卻有極高的領悟能力。

有一次,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是說什麼啊?”

這是《詩經》上的,描寫美女的。笑美啊,眼睛美啊,樸素的衣著也絢爛啊!年輕人喜歡美女很正常,但孔子卻沒有朝這方面想,說:“繪事後素。”極力渲染之後才返回樸素,返樸歸真的意思。

子夏非常聰明地說:“禮後乎?”什麼啊,什麼都和禮聯繫起來。意思大概是,只有懂了禮,才有氣質,才能美的有境界,美到極點就不加裝飾,自然美,清水出芙蓉。

孔子對此大為欣賞,說:“卜商從今可以談詩了。”

子夏還跟著孔子周遊列國,孔子也教導他,“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夏真是好學生,一輩子聽從老師的教誨,特別是孔子的仁和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就是他說的。為了記念孔子,他將孔子的言行編成一本書,就是《論語》。

到魏文侯的時候,子夏己經變成了老頭,而且還瞎了眼睛,因為他的兒子死了,他傷心地哭啊哭,就哭瞎了。

聽到魏文侯請他出山,他不顧年老且盲,毅然出山,和他老師孔子一樣拼命。他曾說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怎麼說就怎麼做,子夏是夠純的,絲毫也不像後代的儒者,表面不一。

於是,他在西河設立學校,連魏文侯也經常來聽課,做他的學生。魏文侯對他很是推崇,估計他的好脾氣和講禮貌就是因為這位老師的薰陶。

子夏喜歡說教,魏文侯也染上了說教的壞毛病。有次,魏文侯遇見了一個人,反穿著皮襖背柴禾走路。他奇怪地問:“為什麼要反穿皮襖背柴禾?”這人回答:“我是因為愛惜皮襖上的毛。”文侯說:“你難道沒想過,沒有了皮,毛依附什麼存在?”魏文侯也懂得舉一反三的道理,這一年,有個地方官成績很好,為國家收了很多稅收,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地方官很行。魏文侯卻不以為然,批評他說:“你收了老百姓那麼多賦稅,和那個反穿皮襖的人一樣,結果只能是毛無所附。”這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由來。老百姓是皮,賦稅只是毛而已。

這次合作可謂雙贏,魏文侯贏得尊賢的好名聲,子夏也將儒家發揚廣大,教了一批有名的學生,比如李悝、吳起、段幹木、公羊高等。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段幹木

魏成子推薦的第二個人是段幹木。

段幹木是卜子夏的學生,但他絲毫沒有老師的那種學而優則仕的觀念。魏文侯數次想拜會他,他聽說後,居然翻牆頭跑了。對於這些所謂國君,段幹木是瞭解的,大都是殺人不眨眼,竊國者侯之流。

得不到的總是好的,魏文侯對段幹木更加崇拜了。每次經過段幹木居住的巷子,他總是扶軾,行注目禮,絲毫不敢馬虎。

後來,由於魏成子的出面,段幹木終於見了魏文侯。兩人見面,段幹木講了一通大道理,時間很長,魏文侯一直站著聽,累了也不敢來個稍息。

魏文侯對他這樣,對別人卻不是這樣。他接見翟璜時,坐的姿勢就不正經了,而是倨坐,像現代人坐在地上,叉開腿,由於古代的內衣還不發達,他毛絨絨的大腿就欲隱欲現。

翟璜鬧情緒了,怎麼能玩雙規呢?

魏文侯說:“段幹木,我給人家官祿人家都不要。如今你既有高官,又是厚祿,你拿我的工資,又要我有禮貌,這樣不好吧。”

據說秦國要攻打魏國,聽說段幹木在,嚇得不敢了。這就有點誇大其辭了,秦國此時還在半野蠻狀態,當然也不會對文化尊重了,不打才怪呢?

老子的後代就姓段幹,不知道他和老子有什麼關係。看他的行事作風,頗似老莊。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魏成子推薦的第三個人就是田子方。

田子方是孔子的再傳第子,是以口才好聞名的子貢的第子。也是一個老頭,學問高的人,大多是老頭。

田子方是一個心腸很好的老頭。他曾經見到一匹老馬,心裡有所觸動,就問趕車人:“這是什麼馬?”趕車人說:“這是老主人家的馬,現在年老力弱不能用了,打算賣了。”田子方說:“當馬年輕體健時,讓它拼命幹活,現在老了就拋棄它,仁人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於是他用布帛為這匹老馬贖了身。

一天,魏文侯和田子方聊天,有兩個僮子一青衣一白衣一旁供職。田子方說:“這是你的寵愛的人嗎?”魏文侯說:“不是,他們的父親都戰死沙場。這是他們的遺孤,寡人收養了他們。”田子方毫不留情地說:“我以為你的賊心已經得到滿足了,沒想到你變本加厲。你寵愛這兩個孤兒,又想要誰的父親被殺呢?”他的話很重,魏文侯並沒有生氣,而是傷心地說:“寡人聽從你的教誨。”

還有一次,他和田子方邊喝酒邊聽音樂。魏斯的音樂素養很高,很可能在這方面偷偷下過苦工夫,三月不知肉味過,己經達到曲有誤,周郎顧的境界了。他想把自己的音樂才華在田子方面表現一下,滿足一下虛榮心。於是,他指出樂工演奏中的一個音符的不合諧。

魏文侯說:“鐘聲不合諧哦,左邊高了半階。”

田子方笑了笑,好像是嘲笑。

魏文侯說:“為何發笑?”

田子方說:“我聽說英明的君王沉迷於管理,昏庸的君王耽於音樂。而今你聽出音符的不合諧,我怕你在管理上是聾子了。”

魏文侯被沷了一盆涼水,不但沒得到誇讚,還被譏諷了—次,他沒有生氣,說:“好,我恭敬地接受你的意見。”

田子方是個囂張的人,魏文候能忍受的了他,說明他是一個善於控制自己我的人。他的太子,未來的繼承人太子擊就無法忍受田子方。

一次,魏擊在朝歌遇到了田子方,趕忙下車,行禮。田子方卻沒有還禮,表情還很囂張。

太子擊心裡很不舒服,說:“你說是富貴的人囂張,還是貧賤的人囂張呢?”

這不是罵田子方是貧賤的人嗎?

田子方振振有詞,說:“當然貧賤的人囂張了。諸侯囂張就會喪國,大夫囂張就會喪家。貧賤的人嘛,一旦言行沒有得到尊重,就會放棄這裡的一切,跑到偏邊的楚、越混飯吃,就像扔掉一雙破舊的鞋。試問他們又怎麼會相同呢?”

言下之意,你還不敢囂張呢?對我尊重是你應該做的。太子擊聽了很不高興,給他老爸相比,胸襟不可同日而語。

魏成子推薦的三個人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主要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人才。而魏文侯要開疆拓土,治理國家,翟璜為他推薦另外四個人。

天蚨園之魏成子——春秋戰國第一國相伯樂,舉薦三人皆為帝王師!

擴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