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後時代”效應:日產2018財年營業利潤預期下降45%

“戈恩後時代”效應:日產2018財年營業利潤預期下降45%

兩個月內連續兩次下調利潤預期,幅度高達1300億日元,這是日產汽車在“戈恩後時代”中的一個必然現象,同時也是西川廣人進行日產全球戰略調整,徹底撇除與戈恩後續影響發展的一種措施。

4月24日,日產汽車正式對外發布盈利預警,表示2018財年的營業利潤預期將從4100億日元下調至3190億日元(約合28.4億美元)。據瞭解,此前日產汽車2018財年的營業利潤預計為4500億日元(合40億美元)。

早在今年2月份,日產汽車因為原材料成本上漲以及外匯等因素,將利潤目標下調了400億日元,而此次的下調幅度達到900億日元,已是前一次的兩倍之多。在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中,日產汽車的利潤預期已經進行了兩次下調。

對於日產當前的預期利潤,這意味著2018財年的利潤數據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5%。目前,距離日產汽車正式發佈上一年財務報告還有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在外界看來,此次日產汽車下調利潤目標可能只是未來利潤數字下降的一個預告。

對於連續下降的利潤預期,日產汽車內部似乎並不在意。在日產高層看來,利潤下降一方面在於第四財季經營環境不利及銷售領域遭遇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日產汽車在美國市場給予部分車型提供延保服務而產生了額外成本。

從去年11月份戈恩逮捕以來,不得不說日產汽車的處境日益艱難,尤其在美國市場中,日產的發展已經大不如前。在戈恩時代中,美國曾是他最看重的市場之一,為促進日產在該區域的快速發展,戈恩當時提出大幅折扣出售Rogue和Altima兩款車,同時以全方位服務提升產品銷量。

“戈恩後時代”效應:日產2018財年營業利潤預期下降45%

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

在當時,戈恩的戰略措施確實推動了日產在美國的銷量,甚至一度超越自身能力範圍。但隨著戈恩的落幕與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的上任,日產不再單純的追逐市場份額,而是專注提高利潤率。在此形式下,美國汽車銷量迅速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一季度中,日產在美國的銷量僅為33.1萬輛,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另外,據日產CFO Hiroshi Karube表示,“美國市場銷量至少讓日產的整體利潤減少了430億日元(約25.8億人民幣)。”

伴隨著戈恩的離開,美國市場已經不是日產眼中重點發展的對象,同時日產認為美國市場銷量的下降只是迴歸“正常”。儘管當下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銷量放緩,但在西川廣人的戰略發展中,未來將把中國打造成為下一個帶動整個日產汽車增長的市場區域。在今年前3個月中,日產在中國市場銷量累計達到34.萬輛,同比增長2.3%。

“戈恩後時代”效應:日產2018財年營業利潤預期下降45%

日產汽車

在很多人看來,日產選擇將中國或美國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這完全取決於戈恩和西川廣人兩個不同發展風格的領導者,同時也是日產在有意擺脫戈恩之前曾經推行的一系列發展戰略,從而試圖將日產汽車徹底從戈恩事件的影響中解脫出來。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市場的疲軟很可能是日產汽車的故意為之。

總體而言,縮減美國市場的銷售業務只是日產整改全球市場的措施之一。相關消息稱,日產未來2個財年中將削減全球約15%的產量,這將成為日產汽車近十多年來最大幅度的減產。而在2019年中,日產僅計劃生產460萬輛汽車,相比去年日產全球565萬的產品銷量,今年不足500萬的銷量意味著日產汽車在全球發展的減緩。

除此之外,在日產宣佈利潤下調的前一天,其還進行了一場以“人事變動”為主題的董事會。會議公佈了日產汽車5月16日後的高管陣容,據瞭解,統籌生產等部門的首席文化官(CCO)山內康裕將升職擔任首席運營官(COO),專務執行董事星野朝子等三人被調至副社長。與此同時,日產汽車副社長Daniele Schillaci將正式卸任。

按照日產汽車的說法,龐大的人事變動是為了改善企業管理,從而全方面穩定企業、強化經營體制。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相繼離開的日產高管在一定程度上都曾與戈恩有著某種聯繫,他們在日產汽車職業生涯的結束只是在進一步印證“戈恩時代”的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