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創業的兩種形態三大規律

人工智能創業的兩種形態三大規律


自2016年以來,大把的社會資源開始流向人工智能。科技媒體已經習慣於將頭條留給AI,諮詢機構頻頻為人工智能的未來“暢想”,投資者的圓桌論壇多半在討論人工智能,就連BAT聚首的IT領袖峰會,也同樣選擇了人工智能這個話題。

不可否認,人工智能的產品化對創業者來說是一個機遇,從商業角度來講更是無可厚非的。只是從出發點來看,單純的將人工智能作為噱頭,還是將人工智能看作是產品的加分項,則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未來。

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創業噱頭”?

就在很多投資者開始押注人工智能的時候,也有一些理性的投資人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按照 Greylock 合夥人 Josh Elman的觀點:有些公司把人工智能技術當“錘子”到處找“釘子”砸,一些投資者也很配合,遇到和人工智能沾邊的公司,便很樂意的扔錢過去。

Josh Elman的觀點不無道理,說出了人工智能創業的典型現象,也道出了投資者對於人工智能創業所表現出的盲從的感慨。事實上,在這種觀點背後反映了當前人工智能創業的兩種形態。

人工智能創業的兩種形態

一種是大講概念和生態,紙上談兵般的“風口論”。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往往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在人工智能的發佈會上,主講人先談及自家的技術進展,並賦予巨大的商業想象力,然後闡述未來努力的方向,強調自家的人工智能的格局,未來將利用AI技術變革哪些行業,以及能夠想象到的應用場景。

現實卻是,在PPT上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並沒有找到落地的合作伙伴,自家引以為傲的產品和技術在用戶數量上寥寥無幾,所描繪的生態和場景或許在五到十年之後才有可能變成現實。這種形態在互聯網巨頭身上尤甚,在中等規模又急於崛起的互聯網公司身上並不罕見,一些人工智能創業者也在模仿這種模式。不過,巨頭們需要以此向華爾街的投資者們喂一顆定心丸,且自身也擁有足夠的研發實力,中等公司可能在某項技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以此來吸引關注。最危險的恰恰是創業者們,靠這種方式來追逐“熱錢”,又在行業競爭中本就沒有太多優勢,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另一種是靜下心來做產品。

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有三大核心,即技術、數據和場景,科技巨頭們擁有數據上的優勢,目前的焦點在於人工智能的技術深耕,場景是留給大多數創業者的唯一機會。現階段的用戶對人工智能技術並沒有太多的期許,而人工智能在算法和深度學習等方面已經取得的成果,卻為解決已有的用戶痛點提供了契機。也就是說,創業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商業場景,並避免落入大公司的“黑洞”。

博主在這裡分享幾個親身感受的例子,平時外出旅遊時,看到不知名的花草總喜歡詢問身邊的朋友,但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知道,有一天在App Store裡看到“微軟識花”拍照識花的應用,很好的解決了這個痛點,用到的正是圖像識別技術。再比如說雲丁科技的鹿客智能門鎖(ID:loock01),市場上出售的產品採用的多是電子密碼或指紋識別,由於技術上的瓶頸,打開鎖的時間往往在10秒左右,遇到手心出汗或者手指比較髒的時候,解鎖的失敗率又很高。雲丁科技實現了0.4秒極速解鎖,我想這和圖像拼接、圖像識別、機器自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不無關係。

不管人工智能的這波浪潮能夠走多遠,在AI這個新賽道上,巨頭們虎視眈眈,二線公司如飢似渴,像雲丁這樣的創業企業更多的機會不是“以小博大”的做平臺做生態,而是專注於特定領域的技術,或者專心做好產品,切勿“因大失小”。

人工智能創業的兩種形態三大規律

人工智能創業應遵循三個規律

還記得幾年前,羅永浩和羅振宇兩個胖子略帶營銷性質的“長談”在當時可以說是刷屏了微信朋友圈,雖未從中讀出太多有價值的信息,但“產品成功”這幾個字卻是最打動筆者的地方。博朗兄弟是懂產品的,盛田昭夫是懂產品的,喬布斯是懂產品的,羅永浩算嗎?至少錘子的營銷稱得上成功,產品是否成功要因人而異,這對群體越來越龐大的人工智能創業者是一個啟示。

在市場上五花八門的人工智能產品中,亞馬遜的Echo音響算是最為成功的產品,名符其實的爆品。不過,對於Echo音響,極客看到了它超過7000項的功能,媒體看到了Echo音響的“智能家居入口”,國內的模仿者大講Echo音響帶來的商業模式。然而,普通的消費者青睞的只是一臺具備語音助理功能的音響,且超過75%的時間用來播放音樂。

透過老羅的“長談”和Echo音響的成功,人工智能創業者應該遵循下面三個規律:

1、用戶體驗驅動而非技術驅動。

可以肯定的是,在市場競爭中能夠最終存活下來的是真正解決問題的公司,而非那些只是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不管是人工智能電視、人工智能冰箱,還是人工智能門鎖,當前用戶體驗的重心不是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炫技,而是借人工智能技術來優化用戶體驗。

2、單品突圍而非急於構建產品矩陣。

在亞馬遜的人工智能產品中,並沒有因為Echo音響的熱銷而大刀闊斧的組建產品矩陣,反觀國內的創業者已經習慣於將生態和矩陣放在嘴邊。好比說,在智能冰箱之後,連續推出智能空調、智能電視、智能洗衣機等等,進而形成一個完善的智能家居環境。在軟件產品上有著同樣的色彩,市面上有很多人工智能反垃圾產品,最早的是UGC評論的過濾,可能在兩個月的產品升級之後,就覆蓋到了圖片反垃圾、視頻反垃圾、直播反垃圾等。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市場競爭中還未能形成核心的技術或產品優勢,當巨頭切入這個市場的時候,便只剩下捱打的資格了。相反,在人工智能尚未成熟之前,單品突圍的思路值得借鑑,依賴某一技術領域或單個產品的優勢鎖定人群,先在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3、學習蘋果而非學習谷歌。

其實前面兩點中,用戶體驗和單品突圍已經有著明顯的蘋果色彩,而谷歌恰扮演了不斷放出高科技Demo並在意識形態上走在最前沿的角色。當然,這裡並不是說谷歌沒有蘋果成功,而是人工智能創業者更應該學習蘋果的文化。

以智能門鎖為例,谷歌的做法應該是開放解決方案,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形成入口優勢,進而瞄準智能窗簾、智能燈泡等家居類產品,以門鎖為入口撬動整個智能家居。而蘋果式的做法,一方面把產品體驗做的足夠好,一方面請來行業內的知名設計師把產品做的足夠漂亮,在市場上打響之後,可能會做其他安防產品形成聯動,而非過早的涉足智能家居。而蘋果智能鎖在發佈之後,媒體也頻頻稱之為“門鎖界的iPhone”。可以想象,在研發、資金、市場等資源不夠強大的情況下,蘋果式的成長之路更加穩健和理性。

結語

應該說,這是一個屬於創新創業者的黃金時代,資本環境足夠成熟,從智能硬件開始,湧現出了O2O、VR、共享經濟、人工智能等潛在的機會。同時這也是一個人工紅利逐漸消失的時代,很難出現第二個BAT,也很難複製所謂的“TMD”,我們需要的是人性化、情感化、品質化的產品和服務。

人工智能創業的兩種形態三大規律

你覺得還有哪些好玩的科技新聞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