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馬可·波羅稱之為"世界最高之地"的地方,究竟是哪兒?

盤羊在帕米爾高原上行蹤不定。它們頭角崢嶸,行動機敏,出沒於海拔3000~5000米的山坡和U形河谷。除了獨自尋覓豐美的草場、躲避狼和雪豹的追擊,它們也曾成群結隊地偶遇風塵僕僕的發現者,比如19歲的馬可·波羅。

曾被馬可·波羅稱之為

1298年,經馬可·波羅口述,比薩人魯思梯謙寫下《馬可·波羅遊記》。其中一幕發生在東帕米爾:“……登之極高,致使人視其為世界最高之地……同野生綿羊。羊軀甚大,角長有六掌……此高原名稱帕米爾。”美麗的大角盤羊宛如高寒之地的神蹟,引發了馬可·波羅耗時17年的東方遊歷,尤其是中國遊歷中的第一個驚歎號。自此,天方夜譚式的勝景紛至沓來,西方世界對地理空間的認知拓展了近乎一倍。早期的世界地圖、後來的地理大發現,都是伴生之物,貿易與殖民的野心一併潛滋暗長。

文藝復興後的歐洲,有兩條通往東方的貿易路線:始於埃及和伊拉克的海上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陸上路線。馬可·波羅踐行過的是後者:經地中海東岸或小亞細亞半島、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達塔格敦巴什帕米爾。

曾被馬可·波羅稱之為

攝影:小強先森

沿著古老商路,帕米爾高原可謂進入東方的第一道大門。東西方世界向彼此伸出試圖接引的觸角,就是在這裡相會。五大山脈、三大水系、5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1000多個山口,匯成一個心臟般的巨型山結——帕米爾高原。它與青藏高原一道隆起,把亞洲大陸有史可考的文明區域,分割為幅員遼闊的東亞、南亞、西亞和北亞。

曾幾何時,分散的人類文明有如孤島,為地理屏障所隔絕。其中的一障,便是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由八帕組成。古波斯語中,帕即“屋頂”,通常指這樣一種地理結構:中有河谷,四面環山,山頂覆雪,谷底藏沙。其中,薩雷闊勒嶺以東為東帕米爾,水道蜿蜒,谷間寬闊,大小溼地和草甸散落其中。信奉“天圓地方”的上古時代,那位活了105歲、駕八駿漫遊的周穆王,是否真在“舂山”找到過西王母之國,尚是一個未解之謎。但這裡被《山海經·大荒西經》稱為“天柱”的不周山,最早抵達的華夏先民對其敬畏有加,深信東帕米爾已窮盡了世界的邊野。

曾被馬可·波羅稱之為

攝影:葉金

今日,從喀什進入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最為艱難的一段,是險峻的蓋孜峽谷。在海拔4000多米的蘇巴什達坂,筋疲力盡的旅人將進行最後一次翻越,然後天寬地闊,眼前豁然開朗。南北走向的塔什庫爾幹河谷上聳立著石頭城,傲然如世界中心。這裡曾叫作“蒲犁”,地處絲綢之路南道,後被疏勒國兼併。石頭城一度躬逢盛世,迎送過最早的使者。公元前139年,外交家張騫肩負西漢天子的政治雄心,攀越東帕米爾的重重天險,試圖“鑿空”中原和西域,達成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的目的。

如今我們無從得知,他如何從塔里木盆地,沿高原東緣的峽谷溯河而上,翻越險峻的達坂,行至更遠處的烏茲別克斯坦和阿富汗,但他兩度通西域的腳步意外地在身後留下了兩條常以絲綢作為大宗交易中介的商道:一南一北,都取道古代蔥嶺——而今的帕米爾高原,從中原通往西域。從此,建立在農耕基礎上的中原文明,經由帕米爾高原一帶的西域諸國,向西方世界緩慢地擴散。

曾被馬可·波羅稱之為

攝影:張慶民

然而西去之路道阻且長。200多年後,西域再度陷入匈奴的控制中,中西方貿易被切斷。東漢使臣班超踏上了重振西域都護府之路,前往西域,合縱連橫,苦心經營,確立了東漢王朝在西域和蔥嶺地區的勢力範圍,延及帕米爾以西50多個國家,收復了包括蒲犁國在內的西域各國的民心,絲路古道得以復活。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刪改。

撰文:劉雅婧。攝影:奚志農、野性中國等。內容來自:《地道風物·帕米爾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