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王朝末期,几代皇帝中选不出一个能力挽狂澜的明君?

鹭辶



要是出现一个力挽狂澜的明君,那还叫王朝末期吗?

其实以朝代拟人化话来说,每个朝代从开国到盛世再到亡国,不就恰恰就是人的一生吗,从出生到成年再到壮年,然后慢慢衰老,最后死亡。

而王朝末世的时候,就如同人老年一般,迟钝之下,总是会做出错误的反应的。而这个迟钝呢,就是气数已尽,所以王朝末世的皇帝,是一个不如一个。

像明朝后期几个皇帝,怠政的万历帝一口气偷懒三十年,也不能说不管事,但是只抓大事不管小事,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历帝这么玩,搞的下面吏治腐败,庞大的国家机器不就慢慢的毁了吗。

万历以后的皇帝呢,明光宗勉强在位一个月,死翘翘了。天启帝和崇祯帝都是未成年登基,在王朝末世,一连几个质量不好的皇帝,这样的国家自然要亡。

再看看对面气数很足的清朝,努尔哈赤死后留下四贝勒当国的制度,连继承人都没有确定,结果啥事没有,皇太极一年后顺利登上汗位。后来皇太极猝死,豪格和多尔衮差点火拼起来,还是没有事,顺治帝继承皇位以后,多尔衮身为摄政王独揽大权,按理说内部矛盾重重,可谓是危机四伏,结果还是啥事都没有,而且竟然入关成为大一统王朝。

再看看东汉末年,通过史料来看,汉献帝其实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好不容易出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皇帝,结果呢,先被董卓欺负,又被曹操架空了一辈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气数啊!

虽然有的人觉得气数有点扯淡,但其实这玩意,有时候还真不能不信!


宋安之


明朝末期为什么没有出几个能够力挽狂澜的君主?这个问题的实际上可以进一步延伸成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每一个王朝到了后期,都没有能够出现所谓的“明君圣主”?这难道真的是所谓的“气数”使然吗?

显然,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一个经典的问题: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对于这个问题,毫无疑问,答案是时势造英雄,当然,同时也并不能否认“英雄”本人具有的利用时势,顺势而为的超凡能力。在了解这一层之后,不妨再去思考一下:难道真的是历朝历代到了后期,没有圣君出现,还是所谓的圣君也要借助社会现实来实现自己的能力,如果社会现实变得不可控,那么君主本人的各项素质再优秀,也难以挽救自己行将倒塌的大帝国。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唐朝的唐文宗,唐武宗,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一国之君,但面对当时内部宦官专政,外部藩镇割据,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的局面,尽管他们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但还是无力改变唐王朝行将就木的局面。

明朝末期,实际上就是一个死局,无人能解。为什么说历史是一门科学,因为它的背后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任何的“个人”因素,都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但很多人却单纯地将历史当做一个游戏,一类故事,甚至一部都市爽文,总是固执地认为在某个王朝的危急时刻,能够出现一个凭一己之力便改变天下大势的“天选之子”。如果怀着这样一种心态和认知去看待历史,自然是无法真正了解历史,对于历史的认知永远只会停留在浅层面上。

且说明朝末期,危及明朝国祚的大事件,主要有:关外的后金(清),内部的土地兼并和膨胀的皇族亲王俸禄和农民起义,这可谓是内外交困。并且,这些敌人之间,是存在着紧密的内部联系的:

  • 皇室王爷的开销非常之大且不用从事任何类型的劳动,同时某些亲王居然掌握着自己封地内的税收权力,这就导致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家的税收减同时明朝政府还要负担巨额的诸王爷的生活费;第二,百姓被严重剥削。

  • 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自然会造成军饷的紧缺,边关士兵在缺军饷的情况下必然会闹情绪,进而使得外患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朝政府不得不加重税款,甚至透支税收,即一次性征收三四年的税。

  • 这样一来,百姓的负担大大加重,再加上天灾,百姓更是活不下去,于是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明王朝的统治。明王朝为了平定内乱,更需要军饷,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敌人越打越多,而关外的满洲也是越来越猛。

因此,这种情况下,没有人可以解决问题,包括所谓的千古一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而且,随着王朝存在的时间越来越长,中国古代始终存在的土地兼并问题也导致社会矛盾愈发突出,此时朝廷采取改革措施的容错率也越来越低,一旦一着不慎,那么整个社会的矛盾便会彻底爆发。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王朝在建立大约六七十年后开始达到巅峰,因为这个时间段由于建国时间不长不短,旧有的土地兼并被前一个王朝覆灭时的动乱打破,而新的土地兼并尚未到来,因此统治者采取改革措施的容错率就相对要高一些,即使走错一两步,社会矛盾也不会很快爆发,从而留有改正,试错的空间。

举个例子,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性大帝”的朱棣,他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建立在激化社会矛盾的基础上的,比如远征蒙古五次,大耗钱粮和兵力;比如六次派遣郑和下西洋,送给各国使者不少奇珍异宝,这些都是在消耗民力。但由于当时明朝建国不久,自耕农数量巨大,且官僚地主数量较少,因此税收丰足,能够支撑得起朱棣大搞这些面子工程,朱棣也因为这些工程的客观作用,而成为了“伟大的君王”。但让他去明末,明朝绝对死得更快。

回到题目,并不是说,明朝,或者历朝历代在最后时刻,都没能出现力挽狂澜的君王,而是在王朝末期的社会现实之下,王朝形式的已经到了周周期的末尾,要维持王朝的统治模式,只能继续进行循环——即建立新的王朝,来解决王朝模式自身发展无法解决的问题。


庭州行者


因为这个王朝终究是亡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或背景,末代君王大臣的努力都成了无用功,如果王朝还能够延续百年,那又何来的“王朝末年”呢?

王朝灭亡原因汇总

自脉络清晰的春秋开始,各个国家或王朝的亡国原因可谓五花八门。

东周因分封导致地方势力坐大;

强秦因迷信法家思想而不适应新的大统一时代;

西汉积重难返而邀请王莽当了背锅侠;

新莽因不合时宜的改革;

东汉因黄巾导致地方割据;

南北各朝因世家大族势力过于庞大而屡屡“禅让”;

隋因为试图对世家下手操之过急加之杨广好大喜功而群起而攻之;

唐因外强中干的武力失控;

五代沿袭残唐因藩镇势力过大武将夺权频繁;

▲惨烈的崖山海战

北宋亡于地缘和胡闹,南宋则亡于大势;

元朝亡于融入汉文化不足,却学会了奢侈和享受;

刚明亡于内外交困的全面崩盘;

晚晴则死于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拒绝变革。

当然上述只是笔者读史的感官映像,不见得多全面,但体现了一个本质:王朝兴衰如同花开花谢,总有终结之时。

兴亡周期率的背后操纵

兴亡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

从哲学上而言,万物皆有始有终,具备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程,“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巅峰意味着衰落的开始,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永存。大到宇宙的源起和毁灭,小到物种的进化和灭绝都,况乎一个短短不足三百年的王朝呢?

▲盛唐气象终敌不过“渔阳颦鼓”

在中国,极端的贫富悬殊是历史周期律的推手,具体表现为以土地为代表的财富过度集中,从而导致大量具备生产(造反)能力的贫民一口饱饭尚不可得,进而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

改朝换代意味着人口被消灭大半,曾经的土地财富占有者多被从肉体上消灭,于是由开国之君开始,到二世三世励精图治、布仁施德休养换来一片盛世,然后又将沿袭之前的套路陷入土地兼并和财富集中不可自拔。

这就是兴亡周期率运行的基本原理。如果不着重于社会总体秩序的改良,那么崩盘的一天总会来临,区别只在于早晚而已。

其实每个王朝都做足了功课

任何一个都是建立在前代的废墟之上,各自都少不了一番感叹和总结,感叹于朝代兴亡和自家立国的不易,总结过兴亡经验,在立国之初的制度设计上下一番功夫。

以秦国为例,商鞅变法的确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但秦穆公的王道同样曾经使秦国强大过,我们不能说法家行能够证明别家就不行。

学贯百家的商鞅在推销法家的“霸道”之前,商鞅用两天分别讲了五帝的“帝道”和周朝的“王道”,结果听得嬴渠梁昏昏欲睡,差点把他赶了出去。但一说新式法家的“霸道”,秦王则如同打了鸡血,两人聊了三天三夜。

但出了皇宫,我们可以听听他怎么跟猎头(宠臣景监)怎么说的吧。

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史记.商君列传》

长久的我管不了,毕竟没点德性积累的秦国如何能在几十上百年成为帝王呢?我的“疆国之术”(法家强兵富国之法)肯定能成功,但要说朝代的德行和寿命怕就比不了商周了。

因此应用法家变法的秦国如同吃了一副虎狼之药,待到药效稳固之后这药效的后劲任谁都去不掉了。华丽变身之后的秦国残暴、嗜血而毫无信义可言,唯依靠强大武力而已。

鲸吞六国之后很快就消化不良,陈胜吴广一句“失期者斩”的谎言就能造成燎原之势,这难道不是秦国两百年不良形象和秦始皇的暴虐所带来的吗?

商鞅给出了神预言,大秦亡国的隐患自变法伊始就深深埋下,一味责怪胡亥和赵高是说不过去的。

而西汉立国产生有两个成语“汉随秦制”和“萧规曹随”,刘邦看到了秦国制度对于大一统帝国的好处,所以很快放弃了“约法三章”而全盘接收秦国法律,但明面上做了很大的改良,加之文景二帝数十年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使得汉成为了所有心中的正统。

所有人被汉家皇帝忽悠了百多年,知道汉昭帝对迷信儒家的太子说了这么一段话: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纪》

用了上百年且行之有效的“外儒内法”,却被一个头脑单纯的汉元帝一朝废弃,这也是儒家坐大和王莽篡位的前期原因,40年后,西汉卒。

说了秦汉的两个例子,是告诉大家,皇帝宝座永远有人惦记,历史周期律也无处不在,王朝灭亡不全是君王的问题,而是一定会走到走一步,只是各自的行程不同而已。

也不是没有中兴之主

中兴的帝王还是有的,推倒重建的刘秀不算,但力挽狂澜延续百年国祚的还是能找出两个。

唐宪宗李淳

在位短短十五年期间,他励精图治,重用韩愈、裴炎、李愬等忠臣良将,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威望,史称“元和中兴”。

举个例子,随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奇袭典范之后,各个观望中的藩镇纷纷上表臣服,或亲自入朝当官,或遣子弟入朝,一举结束了安史之乱后的半个世纪的藩镇割据,后来的乱象那是黄巢带来的。

只此一条,他就将唐朝国祚延续了一百多年。

汉桓帝刘志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三国演义第一回》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在小说和正史里的刘志可谓声名狼藉,其实主要原因在于他是第一次“党锢之祸”的主要当事人,得罪读书人的下场向来如此。

▲小说和影视里永远都那么猥琐

刘志放荡是真,也极有能耐,汉代给先皇谥号想来考究,绝无是唐以后掌权者说了算,基本上还是客观公正的。

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

“桓”可不是什么恶谥,相反是对一个君王的高度评价,他是汉朝人民眼中的齐桓公再世,且看他干了些什么吧。

摆平外戚:作为被外戚扶植上位的皇帝没当傀儡,反而与是宦官共谋,通过堂堂正正的罢免和追杀将以“跋扈”闻名的梁冀治得服服帖帖。这比康熙小狐狸(当年还小)的孤注一掷来的解气得多。

倘若不是雄主,怕也难逃曹髦的命运。

平定羌乱:简单点说用对了人,段熲将羌族各部落几乎屠杀殆尽,这才让他们从此服服帖帖,要知道,之前为了镇压他们,汉朝花了250亿钱,死了数十万人都没搞定。

四方蛮夷都被整的不敢动弹,大汉的权威至此到达顶峰。

▲卖官鬻爵在他儿子灵帝手里达到巅峰

刘志毛病也不少,比如开了卖官鬻爵的先河,还立了一个昏庸的太子,但如果没有黄巾起义和董卓入朝的意外,东汉其实命不该绝,以至于千年以后还留下一句“独汉以强亡”的感叹。

两位帝王都是“中兴之主”的不二人选,他们继位之时国家已经游走在了灭亡边缘,一不留神他们也会成为亡国之君或者亡国之君的父亲。

殊途同归<strong>

哪怕能续命百年,王朝终归还是要亡的,“积重难返”四个字对于普通人而言太重了,笔者认为每个王朝都有续命的机会,但他们未能赶得上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或者说在位皇帝多多少少都有些资质不够。

▲一个没死明白的亡国之君

比如说崇祯,除了勤政一条优点之外,他猜忌、残忍而吝啬,是一个最不好伺候的主,孙承宗、熊廷弼、袁崇焕、曹变蛟和周遇吉... ...大把的优秀将领或被整死于大狱,或被放弃于沙场,真想骂一声吊死活该。

再说了,题干所问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王朝都亡了,亡国之君的评价又能高到哪里去了?

长篇大论半天的回答,不知各位满意否,可以选择点赞或者评论踩两脚表个态,当然,点击关注一下,笔者就最开心了。


凉州七里


其实明君与否都是形势使然,盛世的明君未必都明,但是风来了猪都能起飞,末世的皇帝未必都是昏君。但是风去了猪摔死了。

真实的历史其实不像故事中的历史,故事中的历史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一个人可以挽救乾坤于既倒,评书中经常有敌军围困城池,然后来一员大将,力杀四门然后解了围城之困。

但是真实历史中,将军重要的职责还是指挥,指挥军队纵横捭阖,而不是身先士卒单挑敌将。

《三国演义》首创的单挑模式,和历史中的真实还是有出入的。一个将军再能打再能杀,杀死几十上百名士兵也就是极限了,但是对大局无关痛痒。

明君,也是这样。如果朝廷整个大局是乱糟糟的一团,人心向背,即使皇帝再明,也于事无补。

甚至明君越明死的越快,只有那些不那么明甚至有点昏庸的皇帝,反而能活的更久一些。

比如三国时曹魏高贵乡公曹髦,不可谓不明,十几岁就已经深通易经的道理,每天想的事情都是如何恢复老祖曹操的光荣。但是当他驱战车杀上长街,以一己之力挑战权臣司马家时,也难免落得身死业消的下场。

相同的还有唐昭宗李晔,唐昭宗上任后尊礼大臣,励精图治,希望恢复大唐往日的辉煌,但是他这么努力又如何?依旧不能阻止大唐衰落的大势,因为太出色,权臣朱温怕驾驭不了他,干脆一杀了之。

相同的悲剧人物,还有明思宗朱由检,南明隆武帝朱聿键都算不得昏君,都想有一番作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开创世纪,但是都事与愿违落得有心无力的结局。

末世王朝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已经杂病丛生无药可医了,不管吃什么药都不会有太多的起色。

对于末世王朝来说,昏庸的君主就像一剂慢性毒药,让这个王朝逐渐走向凋落。

英明的君主就像一剂虎狼药,吃下去短时间内能看到效果很好,但是由于身体已经被掏空,所以虎狼药下肚,很快也变成要命的毒药。

末世之所以成为末世,是各种原因使然。王朝的制度设计一开始保证了王朝的兴旺,到了王朝后期,这些制度的弊端也显露无疑,劣币驱逐良币,王朝初期制度的红利逐渐被弊端吞噬殆尽,这些弊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造成的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两个人就能能够扭转,要想重生必须浴火,必须下大力气从旧车道转换到新车道去。

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平稳行驶了两三百年的王朝来说,高速行驶中猛然转弯换车道必死,不过不转也得死。

英明君主和昏庸君主的区别是:让这个王朝死的时候是体面一些,还是难看一些的。但是他们是阻止不了王朝走向没落的趋势。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其实,仔细想想一个王朝的宿命更多的时候像极了一个人。


婴儿---孩童--青年---成年---中年---老年---死亡


人的一生其实也就是一个王朝的一生。


纵观史书所载,历代王朝之中的末代帝王都几乎没有能力和整个王朝的弊病所抗衡。权臣、宦官、外戚、藩将等等的因素无一不是在荼毒着每一朝的末代帝王。


在整个末世洪流之中,一个王朝到了末期的时候,很多的弊病都会喷薄而出。


而这种弊病往往都是在一个王朝的中期埋了的隐患,这个隐患也可以称之为王朝的毒瘤。一旦中期后的帝王不对这颗毒瘤加以控制的话,那么到了王朝的末期,这个王朝的末世帝王索要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一颗毒瘤。


而是满身创伤的末世王朝。


这个时候,能够拯救这个末世王朝的唯一办法便是:


改朝换代!


我们可以拿唐朝来举例。


唐朝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王朝,因为它曾经是最为辉煌的王朝,也是曾经最让人值得颂扬的王朝,可是正是这个王朝,几乎历代王朝的弊病都曾经在这个王朝的身上出现过。


帝王昏庸、朝堂党争、宦官专权、藩镇格局这四个主流因素可以间接的看到很多王朝灭亡的原因。


唐王朝的覆灭的导火索大概可以延续到玄宗皇帝的后期。


因为正是玄宗王朝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之之乱之后,整个唐王朝形成了新的格局:


中央政权(唐王朝)VS地方不可控势力(藩镇)

朝堂政权(大臣)VS朝堂宦官

地方可控势力VS朝堂宦官


这种层层制衡的格局也让唐王朝在藩镇割据、内部损耗之中走向了覆灭。


为了会走向覆灭?


暗示之乱之后,唐王朝对于地方上的军政大权已经明显的开始限于弱势的局面,而且以河朔三镇为代表的藩镇经常是联合起来对付中央政权。


唐王朝对于这些藩镇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分化弱之、默许孤立的态度。即便德宗皇帝曾经试图强行削平藩镇,可是最终的结局依旧是无功而返。


因为这些藩镇已经和地方上的士兵们死死的捆绑在了一起,但是同时这些藩镇所统辖的军队又死死的和唐王朝捆绑在了一起,唐王朝削平了藩镇,也就意味着从自己的大腿上切下了一片肉,这种方式无异于自断命脉。


而针对地方藩镇独大的局面,渐渐影响了让帝王对于那些归附于唐王朝的藩镇们。


虽然他们不想其他的割据势力一样,可是对于唐帝王来说,他们也有很大的几率成为以后独大的藩镇。所以,在有其他藩镇叛乱的时候,唐帝王往往都是在派遣军队平叛的时候,往往都是安排一个监军,这个监军就是宦官。


因为唐帝王觉得,拥兵之中的将领已经失去了信任度。


而这些阉宦之身的宦官是可以信的过的。


于是,宦官和地方势力的对峙有渐渐形成。到了后期宦官统领朝廷的禁卫军,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唐王朝的中央军队,他们便更有能力朝堂大臣相互争斗。


宦官和朝堂大臣争斗的局面也渐渐形成。


而且唐王朝后期的土地兼并极其的严重,士族官僚和宦官大面积侵占土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从唐中期延续到唐末期,随着土地兼并的加重,越来越多的百姓已经没有土地可以耕种,走投无路的农民只能走上一条绝路。


造反!


所以,一个王朝的弊病往往都是从中央到帝王慢慢延续下来的。从帝王---朝堂大臣---平民百姓这种阶层关系层层递减的,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所受到的倾轧最小,而处于食物链底层的穷苦大众则受到的倾轧最大。


在这种弊端频发的末世王朝中,并不是出现出了中心之主,而是即便出现了中心之主,仍然无法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王朝。


拯救一个身患癌症的病人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实现的。


历史总探长


司马迁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以及末代帝王不能挽狂澜于既倒。用了这个比喻"鱼烂不可复全,堤决不可复雍",到最后是"天下土崩瓦解",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适用于以后的各个朝代。


自夏商周秦两汉三国,东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些朝代的末代皇帝几乎都无力回天,不能重振河山,恢复昔日荣光。朝代更替的死结就是旧的朝代腐朽腐败而自身"烂"如死鱼,既然是死鱼,就不可以"复全"了,除了被有活力的新生的力量取代外,没其他路可走。


一个朝代,开始还懂点体恤民众,引导民众,为民众谋点生活福利,日子一久,就轻视民众,残酷压榨,腐效堕落,骄奢淫逸,不再把民众当成一回事,逼使民众起义图存。在一个腐朽的统治秩序之下,整个被统治的民众一旦有揭竿而起的星火,马上就成燎原之势,就象一条总愤怒的大河,冲垮了王朝的统治秩序。这就叫堤决不可堵塞,不冲毁一切不罢休。

似这种国运状况,就是姜子牙出山,也无能为力。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朝代更替,朝代的末代帝王,均无力回天,用自己残虐的命运替列祖列宗的残暴统治买单,落得个国破家亡,不死则亡的下场。

秦王子婴,明朝崇祯……均是这样的悲剧帝王。


劉一千五


如果力挽狂澜了,还会是王朝末期的君主?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西周后期,周厉王跑路,接下来十几年里,掌握周朝朝政的不是周王,在周厉王挂了以后,他的儿子周宣王被拥立为君,实现中兴,那么周宣王是否为力挽狂澜之人?西汉中期,汉武帝频繁征战导致国力下降,西汉有灭亡的征兆,之后汉昭帝和汉宣帝实现中兴,这两人是否为力挽狂澜之人?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长达八年,经过唐肃宗和唐代宗的努力,唐朝没有灭亡,这两人是否为力挽狂澜之人?明朝中后期,国内矛盾重重,吏治腐败,内忧外患,明神宗时期大力推行张居正改革,使得明朝中兴,国力大增,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否为力挽狂澜?清穆宗时期,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发展现代化军事,与列强休战,使得清朝又续命几十年,这是否为力挽狂澜?


杯面1993


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我很多年,当然,一个王朝的灭亡一定是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天时,地利,人和。明末灾年不断,自然灾害造成大量流民,引发了社会动荡,外部环境,传统的北方威胁蒙古部落已经衰落,而兴起了女真部落~也就是后来的后金政权虎视眈眈。

平心而论,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还算是有想法的青年,也想力挽狂澜,可是,当时的各种问题已经集中爆发,只能有心无力了。其实,刚才只是从粗浅的层面谈了明灭亡的原因,个人认为,根源的原因还是在于高墙之内也就是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是马上夺得的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担心别人会复制自己的道路。所以,从统治之初,其就基本确定了后面的基调。第一,重文轻武,主体以文官为大的制度,第二,逐步建立了特务机构,进行了特务统治。造成的结果就是,明朝的文官体系庞大,甚至文官以死谏为荣,到中后期终成了东林党,造成了朋党之争。而为了抑制文官体系,皇帝又发明了特务体系,两个体系相互斗争,相互制约,成为了皇帝把玩的工具。这也是明朝整个王朝的皇帝大多不务正业,但是,明朝却依然可以稳步前进的深层原因。

明末,伴随着上文提到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利因素,伴随着末代皇帝上台,厌恶特务统治,灭了魏忠贤,也就破坏了之前的政治平衡,造成了末年的党朋之争越演越烈,单纯文官体系的弊端暴露出来。明代的武将地位相对都不高,到后期,尤其是袁崇焕被文官集团与后金联合设计,基本上让文官集团成为了反面教材。

总之,明灭亡是多方面的原因,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内蒙的兔子


本督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也是属于正常现象的,往往也是社会制度的问题。首先,明君不是代代都会有的,力挽狂澜的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看看明朝后面的君主吧,从明英宗开始,到明思宗崇祯这几位,不是命短,就是荒唐,cosply天子,木匠天子……比比皆是,宦官当道,朝政腐败,军备废弛,内忧外患不断,难道这是明君所为?其二,虽然有几位君主在位做了一些明智的事,但远大于他们做的荒唐事。最后,根据人才培养规律,不可能代代是明君,能有守成之君就不错了,何况是封建王朝的天子,极为尊贵,怕是无人多教导,几乎完全自律了,哪个人面对极大权力,能会始终如一呢?[我是董督晋典,喜欢我就关注我吧,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





董督晋典


里面其实涉及到很多,不过单单论皇帝本身的话,还是可以说一说的。

自秦以来,每朝皇帝都是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不管怎么样,都是他们一家人的事儿。

大多数情况,开国君王是最英明的,第二代还可以,往后就没什么有大作为的了。这种情况是因为,开国皇帝本身的天下就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臣子兢兢业业劲往一处使,为了维护好他们好不容易拿来的江山。

第二代是因为他见过自己老子的发家史,但毕竟不是自己亲力亲为,自从他老子当皇帝,他就衣食无忧。民间多少事,他也只是知道,却没经历过。

第三代呢?从小深居宫中,锦衣玉食,不识民间疾苦,耳目皆被臣子所遮掩,居安不思危,贪图享乐。这样的一个人当皇帝,他代表的是谁?是上层社会,上层社会的本质是什么?是吃人,吃的是谁?老百姓。

偶尔出现几个后代比老子英明的,那基本都是经受过各种宫斗,阴谋,从小是从刀尖上那些人,换句话说,皇位要不就是杀父得来的,要不就是杀兄得来的,要不就是都杀了的。心狠、城府深、有手段。

但这样的皇帝多么?很少。大部分都是属于“何不食肉糜”的那种人。你能指望有一个世界巨富的爹的富二代,能做出什么对穷苦百姓有利的事儿?

这还只是单单说皇帝,其他的,社会背景、世家、外戚、宦官、土地、经济等等,很多很多。没经历过就不知道怎么把控,不知道怎么处理,各路大臣的私心算计。。。最后导致皇权旁落,皇帝成为傀儡,皇权成为其他人敛财夺权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