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A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央行降準,A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今年1月4日,央行正式宣佈降準1%。自2007年以來,央行已經16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據統計,本輪降準共將釋放資金約為1.5萬億人民幣。分析師分析,這將會一定程度上緩解月末資金面週期性緊張,以及春節前現金需求上升等因素給市場流動性帶來的衝擊。

但傳統的貨幣政策研究,經濟學家更關注貨幣政策對GDP等實體經濟的影響,較少涉及對A股市場影響的研究。本週妙盈市場洞見希望填補這一空白,利用AMI的事件驅動系統,我們將評估A股市場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反應。

本週妙盈市場洞見的報告要點包括:

✎ 貨幣政策背後的機制是什麼?

✎ 存款準備金率的下降和上升對中國A股市場的歷史性影響有哪些?

✎ 長期or短期的持倉交易策略,哪種策略的正收益比例更高?


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中國內部也在努力應對經濟放緩帶來的負作用。國家正尋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重振經濟並刺激增長。2019年1月4日,中國宣佈了首輪貨幣寬鬆政策,存款準備金率下降了整整一個百分點,向銀行系統釋放了2180億美元(約1.5萬億人民幣)。此輪降息幅度高於市場預期,將是2018年1月以來5輪降息中最大的一次。自2007年以來,央行已經16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央行降準,A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央行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中國應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和針對性。

在備受矚目的中國農曆新年前夕,銀行還將戰略性地削減現金儲備,以幫助穩定假期期間波動的流動性,同時在不向市場提供過多資本的情況下支持目標行業。

但是,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刺激股市嗎?2018年,中國是世界上主流股票市場中表現最差的市場,滬深300指數的回報率約為-30%。我們沒有深究寬鬆的貨幣政策對GDP等實體經濟的影響,而是決定研究A股市場對央行貨幣政策的反應。

利用人工智能工具AMI中的事件驅動系統,我們評估了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對股市的歷史性影響。


央行降準,A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我們將研究對象放在滬深300指數上,AMI繪製出了自2009年至2018年的歷史交易策略價格,並與同期存款準備金率公告日的相關價格進行比較。根據我們的分析,從歷史上看,央行宣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滬深300指數在隨後的單日交易量都會上漲約25%。存款準備率的宣佈確實會提高股市交易量,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了解股市的具體走勢方向。

AMI的事件驅動系統得出了與傳統認知不同的結論,同時也提示了投資人如何改進他們的投資策略。同時,我們還希望瞭解,在央行宣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以最短持有期(即T+1)賣出的交易策略是否能帶來正回報?更進一步,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將如何影響投資人的交易策略?

首先,存款準備金下調的情況下,在AMI的事件驅動系統中,將交易策略選擇為最短持有期,即T+1賣出,我們發現滬深300、深證綜指以及上證綜指的平均收益率為-0.3%到-0.9%之間。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確會改善市場的流動性,但是似乎額外的流動性並不會進入股市,指數也並沒有隨之上漲。存款準備金上調時,A股的收益率同樣為負。


央行降準,A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因此我們認為,無論央行提高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如果投資者在央行宣佈時做多股票,他們就很難賺錢。

這可能是由於貨幣政策的反週期性質所導致,央行一般只會在經濟放緩之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因此相對於經濟過熱,投資者更擔心的是經濟放緩。

以上內容節選自妙盈市場洞見最新《事件驅動研究——存款準備金研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