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帖解讀 王羲之《初月帖》

名帖解讀 王羲之《初月帖》

縱26.3釐米,橫32釐米字 數8行,61字材 質硬黃紙

《初月帖》是東晉王羲之作品,墨跡為唐摹本,草書。

釋文

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大意

近期一直想寫這封信,但因沒有郵差,沒法寄信(所以耽擱到現在)。昨天到達這裡,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來信,即使相隔遙遠,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囑託您,近來還好吧?我卻突然生病,身體十分差。剛剛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寫到這裡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備註

《初月帖》起首稱“初月”,即“正月”,避王羲之祖父“王正”之諱。由首句“山陰羲之報”而知寫于山陰。山陰是會稽郡郡治所在地。351年(東晉穆帝永和七年)王羲之赴山陰為會稽內史,其年四十九歲。《初月帖》是其四十九歲以後所寫。梁陶弘景在與梁武帝《論書啟》中雲:“逸少自吳興以前,諸書猶為未稱。凡厥好跡,皆是向在會稽時永和十許年中者。”此書正當其時,大有晉人倜儻風流、傲物任情的俊氣,逸筆草草,率意暢達,天真自然。 《初月帖》帖文中“停行”,一釋作“濟行”;“不辦”,一釋作“不辨”;“旦得去月十六日書”中的“旦”字,一釋作“且”字。

東晉,在王羲之《初月帖》、《十七帖》等作品中,章草發展為今草,同時絞轉筆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如《初月帖》,假使不把作品中的點畫當作線,而是書作各種形狀的塊面來觀察,便可以發現這些塊面形狀都比較複雜。塊面的邊線是一些複雜的曲線和折線的組合,曲線遒美流轉,折線勁健挺拔,同時點畫具有強烈的雕塑感,墨色似有從點畫邊線往外溢出的趨勢,沉著而飽滿。這種豐富性、立體感都得之於筆毫錐面的頻頻變動。作品每一點畫都像是飄揚在空中的綢帶,它的不同側面交迷著、扭結著;它彷佛不再是一根扁平的物體,它產生了體積:這一段的側面暗示著另一段側面佔有的空間。這便是“晉人筆法”,它是絞轉所產生的碩果。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喪亂帖》、《孔待中帖》等,同《初月帖》一樣,都是這一時期書法藝術的傑作。據此,可以確定判斷筆畫是否運用絞轉的標誌。不同的筆法,形成點畫不同形狀的邊廓:平行邊廓,為平動所產生;大致對稱的漸變邊廓,為擺動或提按所致;而非對稱的曲線邊廓,則是絞轉才能產生的特殊效果。如《初月帖》中“遺”、“慰”、“過”、“道”、“報”和《頻有哀禍帖》中“頻”、“禍”、“悲”、“切”、“增”、“感”等字,可作為絞轉筆法的範例。這些字跡邊廓變化的豐富、微妙。後來人們想用“中鋒”來追躡晉人筆法,卻不知由於絞轉的結果,鋒端並不順著點畫走向簡單地移動,它時而左,時而右,時而處於點畫之中,時而又移至點畫邊廓。因此,這種筆法既不能稱之為“中鋒”,也不能稱之為“側鋒”,如果強以名之,或許可稱之為“複合鋒”。這正是點畫邊廓產生豐富變化的原因。

筆法發展的一條清晰線索從直線擺動到弧形擺動,從簡單擺動到連續擺動,從絞轉的成立到絞轉的熟練運用。從陶片文字到侯馬盟書,從秦律簡到居延漢簡,從武威醫簡到《平復帖》、《初月帖》——其間雖然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但筆法遞嬗的痕跡卻是如此清晰,沒有哪個時代的筆法能離開前代筆法的影響,也沒有哪個時代的筆法不在前代筆法的基礎上有所增損。這是一個從來不曾間斷的過程。曾經被認為神秘莫測的筆法,一開始便處在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中。

《初月帖》和王羲之其他草書比較,具有古意,是較早的作品。此帖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點。如其中倒數第二行之“道憂悴”,末行之“報”字,一點一畫均非直過,而是具有豐富的變化。如“憂”字的首筆和末筆,“悴”字的左側豎畫,“報”字的最後一筆,筆畫或短或長,或藏鋒或露鋒,都呈曲勢,非一帶而過,中間充滿了微妙的變化。翁方綱所謂“中過”,包世臣所謂“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等等,於此帖皆可領略一二。用筆以中鋒為主,有些字如“山”字、“報”字使用側鋒也十分明顯。結字大小不一,或長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隨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勻稱,行距不求密疏劃一,這就決定了此帖的錯落跌宕、變幻莫測的整個面貌。這種情況同當時人們追求自然瀟灑的社會風氣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