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增發7億,USDT重現二百年前的滑鐵盧

1個月增發7億,USDT重現二百年前的滑鐵盧

1個月增發7億,USDT重現二百年前的滑鐵盧


拿破崙大家都熟悉,滑鐵盧大家也都熟悉,但是大家不熟悉的是背後的財富故事。

故事發生在1815年,當年拿破崙軍隊在戰敗之後,法蘭西帝國覆滅,不過,誰贏誰輸對投資客來說並不重要,也不“光榮”,對他們來說只有財富。

當時不同今日,沒有那麼發達的通訊設備,人們只能慢慢地等待“送信”的人歸來。而滑鐵盧送信到倫敦,需要不止一週的時間。

真正等一週時間的人,毫無疑問是“鐵頭韭菜”了。

“聰明”的人,早已經盯好了市場大莊家羅斯柴爾德的“倉位”,準備“跟單”了。

羅斯柴爾德得到消息比大家早很多,這個大家都知道,所以人們密切關注羅斯柴爾德的動向。

當內森·羅斯柴爾德在得到消息之後,走進皇家交易所,背靠著一根柱子,一臉悲痛地“開了一單”:將價值數萬英鎊的英國公債拋售。

聰明的人們都知道了:英國輸了。於是瘋狂的拋售隨之而來,英國這個實際上的戰勝國的公債居然跌到了只剩下5%的價值。

5%的戰勝國公債,便宜地跟電商偶然出現的Bug價一樣的東西,而且這可“保證發貨”,居然沒人買。在這個時候,羅斯柴爾德才開始表演真正的技術--大規模抄底。

1個月增發7億,USDT重現二百年前的滑鐵盧

幾十個小時之後,英國權威的報社才得到消息,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消息--英國大獲全勝,大敗的是拿破崙。於是英國國債自然全面瘋漲,羅斯柴爾德家族一戰成名,成了皇家交易所的頭號玩家。

為什麼這時候說這個故事呢?因為昨晚的USDT事件,像極了200年前的這個故事。

USDT先是增發炒的沸沸揚揚,調動起市場情緒.而在那之後,華爾街日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我們其實心裡早有準備的報道,Bitfinex用USDT掙的錢去補了其他窟窿。

1個月增發7億,USDT重現二百年前的滑鐵盧

其實這個我覺得也不算什麼大事,而且USDT出現暴雷危機不是應該讓人們買成比特幣避險,和去年那次一樣嗎?截然相反的是,這次帶來比特幣瀑布,而且瀑布的“發源地”正是Bitfinex。

真巧。

如果所料沒錯的話,不久之後(甚至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行情又會迴歸,USDT也會跟沒事兒人一樣“出來走兩步”,一切似乎都沒有發生過。

除了血流成河的期貨市場,和慘遭波及的小魚小蝦。

而更滿足陰謀論的說法應該是,USDT和B網其實也是給背後真正的國際大莊,類似故事裡的“羅斯柴爾德”的大莊當槍使的工具罷了。

畢竟,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不是在暴跌前才擬好的聲明,檢察長也不可能是昨天才調查的B網和Tether公司,華爾街日報也不是馬上得到消息馬上發送的。

中間能操作的空間太多了,不是嗎?

不過這也只是滿足大家的陰謀論而已,我個人並不認為陰謀存在。

我倒是認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市場因為一箇中心化的產品/公司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件事,本身就是加密貨幣最大的利空,遲早要兌現的,早兌現早好。

正如上一回USDT暴雷,讓很多其他穩定幣得到了溢出的市場,這次的暴雷我相信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向其他穩定幣。

我們無法離開穩定幣,因為很多原因,比如某些國家和地區無法直接通過法幣購買比特幣,他們需要穩定幣來作為一個過渡的橋樑,或者當人們不看好短期價格的時候,希望通過穩定幣“避險”,避開可能到來的暴跌等,穩定幣的存在對於加密貨幣世界是很重要且關鍵的,這個不可否認。

但是很多時候,一家獨大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Tether作為少有的一家公司的新聞就能影響到比特幣的漲跌,甚至有些“大而不倒”的樣子,這顯然對去中心化的世界來說不是個好消息,所以一邊是希望Tether公司能做好自己,別再出現這樣的“暴雷”事件來影響行情了;另一邊是希望其他穩定幣努努力,讓市場份額更健康一些,如果穩定幣的市場分配足夠健康的話,那麼以後某一家穩定幣暴雷只會讓其他穩定幣受益,而影響不到比特幣的行情。

1個月增發7億,USDT重現二百年前的滑鐵盧

最後,在剛才我所說的那個故事裡,如果你不是消息靈通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話,你能做的選擇其實很有限,但是兩個選擇都比被羅斯柴爾德的假操作騙了好:一個是不相信英國會贏,開戰前就賣了英國的公債;一個是堅信英國會贏,哪怕公債暴跌歸零也堅信,等真正的消息,不跟風操作。

因為自己的認知虧錢,總比被當成猴兒耍虧錢來的體面吧?

所以在這段不算牛市也不算熊市的“猴市”期間,我建議各位還是減少操作,相信比特幣的話,拿穩了;不信的話,趕緊離場,別為難自己。

大家都想做個體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