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功守道”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意识到未来的竞争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供应链管理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要熟悉计划、采购、物流、仓库等各个模块的工作,对外有较强的谈判和供应商开发与管理能力,对内能够管理好计划,控制好库存,能够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公司成本,具有较强的领导力和大局观。因此供应链管理人才无法速成培养,能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复合型供应链管理人才越来越稀缺。那么企业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培养复合型供应链管理人才呢?

校企合作,招聘专业供应链管理人才


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功守道”


企业需要具备供应链理论和实践的专业管理人才,对现行的供应链课程体系和培养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校中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业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复合型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

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设立相关需求专业,为企业输送特色化的高端管理人才。2018年6月,武汉学院与京东合作,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从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就有京东高管介入,全程参与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成绩考核。拟招收100名本科生,大四可进入京东实习,表现优异者直接录用。

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内部轮岗机制


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功守道”


大多数企业在员工入职后,都缺少合理的职业规划,员工通常在一个固定岗位从事非常专业和具体的工作。而随着智慧采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算法模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约束条件,智能的给出采购建议)的出现,很多低端的重复性工作的采购职位就会被代替。

企业应该建立供应链的内部轮岗制度,包含采购、物流、仓储、需求计划等多个部门的关键性岗位,鼓励或强制性的要求员工定期轮岗,为员工提供跨越职能部门的发展机会,同时有利于企业培养复合型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举办系统性的供应链知识技能培训


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功守道”


相比传统的学习和阅读方式,现在更加流行碎片化阅读,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几篇公众号的文章,貌似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知识。但碎片化学习的知识转化率很低,很少会对文章的细节进行深入阅读,也就很难读出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而真正的精华内容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

供应链知识体系非常广泛,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如果只是独立地阅读一些文章,是不足以搭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所以供应链的学习必须是端到端的学习。通过举办系统性的供应链知识技能培训,实践上可以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理论上可以梳理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增强学习者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

建立公平的人才职业上升通道


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功守道”


供应链管理人员成长缓慢,首先要在采购、物流、计划、质量等岗位有一定的经验积累,还要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成为一名资深的供应链管理人员,整个周期要历时10-15年。但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职业生涯前期薪资低、工作机会限制、不完善的职位晋升通道等问题,供应链管理人才在一家企业工作很少超过五年。

企业在培养人才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企业在培养潜在供应链管理人才时,应与员工及时有效沟通,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目标相结合,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公开透明的晋升通道和有吸引力的薪资水平,从而培养并留住企业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总结

供应链是个舶来词,供应链管理也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美国管理水平的先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供应链管理的水平高。中国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管理,华为花费几十亿请IBM做集成供应链咨询,京东的刘强东认为,京东就是一家供应链管理公司。未来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功”能培养出人才,“守”能留住人才,就是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功守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