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题记:

不是他抬头看到了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1.《月亮与六便士》之斯朱兰职场之路:从安稳无趣的证券经纪人,到救赎路上的魔鬼画家

先介绍一下主人公:在一个世俗、一心想在文艺圈立足的妻子眼里,丈夫斯朱兰确实有点拿不出手,忠厚、老实、朴实、无趣。

书中描述:他个头比我料想的大,不知为何,我总把他想象成不起眼的削瘦状,事实上他虎背熊腰,手足硕大,晚礼服穿得挺别扭,活像个为赴宴而乔装打扮起来的马车夫。

他四十来岁,长得不好看,也不丑,因为他五官还算端正,只是都大了一号,组合起来颇不雅观。

胡子刮得精光,一张大脸仿佛很不自在地裸着。

头发泛红,理得很短,眼睛很小,不清楚是灰是蓝,整个人平庸无奇。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那男主角究竟发生了什么?

成熟、稳重的股票交易员斯朱兰,有稳定的家庭和收入可观的工作,可爱的妻子和儿女,享受优越的中产生活。

可是,在上了一段时间绘画课之后,一天晚上,他在餐桌上留了张纸条:“晚饭准备好了。”突然从原有的人生里消失了。

离开了陪伴自己17年的妻儿,再次有人发现他时,他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里,身上只有100块钱。 他开始追逐自己的噩梦,开始过另一个空间里的生活,开始不停地画画,而且他发现“我非画不可,由不了自己。就像落水的人不管泳技好坏都要游,不游出来就会死。”

这一年,他40岁。 随后,他的生活像一段不确定焦距的影片,不断切换场景,一会儿成为负心的朋友,一会儿是码头工人,一会儿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跟当地土著女人一起生活。

唯一不变的是画画,他画出了很多无与伦比的杰作,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创造多么美好,然后在人生的尽头,又以骄傲、轻蔑的方式命令土著妻子一把火全部烧掉……

书中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其实,不是他抬头看到了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一轮明月。

敢于抛开世俗的枷锁,这是他救赎自我的理想之路——亦是灵魂的救赎。

如果用今天的职场术语,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转行之路。

如果说绘画才是他最终的职业生涯,那他对这个职业真是视如生命,带着大自然的隐秘力量,最终后半生交付于艺术。

可是,芸芸众生,我们有几人是那月亮?又有几人爱职业如生命呢?

工作也罢,职业也好,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不过是谋生的饭碗,生存的柴米油盐,干一天赚一天的工具,仅此而已。

所以,我们许多人的面目是模糊的,我们生活在社会有机体之内,又跳不出体制的窠臼,慢慢的也就泯然众人矣。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而他,之所以成就了职业理想的月亮,是因为他具备几十万人之一的特质:

1.艺术家的大脑创造天赋。

陈丹青有一句话说,艺术家是天生的,天生不是指所谓的天才,而是指他实在非要做这件事,什么也拦他不住,于是一路做下来,成为他要成为的那种人。

2.矢志不渝、舍命般的坚持、追逐(救赎自我)

与世人无关。他抛弃家庭、到处流浪、牺牲道德,毫不留恋的剥离自己身上的一切社会属性。对朋友德克嗤之以鼻,对情人布兰琪的自杀无动于衷,更对17年的家庭无一挂念。或者说,被上帝选中,无法抵抗,只好把现在当成永恒的行动,最大化释放内心的渴望。

3.找到归宿。犹如一轮月亮,清醒冷淡,高高在上

其实,家庭跟我们的职业成长也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家庭作为后方保障,你的职业生涯之路又怎可稳定无忧的步步晋升?

第三位土著女孩保障了他职业理想的升华,也是他灵魂的归宿。

第一位正室妻子,世俗虚伪,爱慕虚荣,热衷名利的交际花,仅为过活,而不是爱;第二位,谨言慎行、谦卑安宁的主妇(愿意以命相助的朋友之妻),狂热单恋后被他抛弃而自杀。第三位,单纯可爱,“你是我男人,我是你女人,你去哪我就去哪”的柔弱温顺的荒岛女孩,生死相伴,不离不弃。

最终,在这美丽静谧的泄湖,原始自然的生活里,甚至可怕的麻风病,都促成了他灵魂的涅槃,震撼人心的壁画。

有人说,是精神走进他的躯体里,把他自己的赶了出去,他好像一个终生跋涉的香客,不停地寻找一座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

他背离现实准则,穿破了文明迷雾,直至生命本源的人。

是疯子,是魔鬼,也是传奇。

但,却永远不是世人可追求的典范。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2.职场观:你是谁?你曾经想成为谁?你还记得你吗?你有自己的月亮吗?

2017年,毛姆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成为豆瓣年度阅读TOP100第一名。读这本小说,我们只能唏嘘、咋舌和舔舐自己痛感的份,我们没有勇气过这样的生活。

不禁想:

我们曾经确实有一个想成为的自己,有一种理想的生活,只是忘记了。

或者,很长时间里,这个理想的自我都藏在内心最深处,不敢出声。

我们在为别人活着,不敢去碰想象中的那个自己,不敢为自己去生活,更不敢把自己的生活一层层脱去,最后赤条条地钻进内心的窟窿里,不知道是冰窟还是火山。

时间久了,连想都不敢想了,因为想起来的时候,就会疼。

我们的生活渐近中年,最需要适应的是自己的职业和无聊感,平庸的生活是最舒适的,不可以用痛感提醒自己,不是吗?

可是,当我们因此陷入平庸生活,苦苦挣扎的时候,内心深处却又开始羡慕彼岸那些不为流俗所束缚,心怀梦想、内心坚定的人。

虽然,约瑟夫· 坎贝尔说,中年危机好比是当你爬到梯子顶端,忽然发现梯子架在错误的墙上。而且梯子,多半都是别人给放的。

可是,我依然看到有很多人不放弃心中的坚持,勇气选择面对它,重获生命的自由,在冰山触角的时候,奋力调转,扬帆起航,追逐心中最初的模样!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2018年6月20日,朋友小佳拿回了护照和港澳台通行证,交回了单位的门禁卡和钥匙,还了在单位图书馆借的书,领到了离职证明……这一天,她在金融系统13年的职业生涯正式终结。

她说做这个决定,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下定了决心。

她跟我说,这13年里,她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蜕变,从一个不敢正眼看领导的新手变成了一个敢于在电梯里调侃boss的老将,从一个接到任务时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的“愣头青”变成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

她还说,金融系统是一个金字塔,是闪耀的月亮,而她所处的那一层,拥有相对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收入和相对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与一直呆在一线的苦逼基层员工相比)。

最终,她选择离开,也不是体制下哪儿都不好,而是她身处其中,再看不到“能成长得更好的自己”。

我经常说,机遇与风险并存,任何一种选择都是要有成本的,都是需要代价。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如果今天,你做好了准备要转行,那你需要认真审视:

1)你应不应该转行,我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是时间自由、事务自由、财务自由?

2)你转行后的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3)没有经验,你需要怎样做,如何一步步实施,来保障转行成功?

你的工作是不是可以不用转行就可以改观,本质是人际关系,还是向上管理问题,还是不喜欢企业文化,如果真的要转行,那你需要深入的了解一下,比如:

你的工作倾向是什么,你做什么类型更容易出成绩?你的能力优势是什么,你做什么类型事情更优秀?你的发展潜力有哪些,你对什么方面有深入持续的兴趣,并愿意不断学习,并作出显著的成绩来?

千万不要固守以前的思维方式,尝试一下新的行业工作内容和项目流程,可以把这些当成一种试验,在尝试的过程你会更加深入明确自己的需求。

同时,针对行业,也需要拷问一下,比如:

这个行业或职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看看你自己有没有胜任的能力。这个行业或职业做到优秀的关键关键能力是什么?看看你自己能否做出显著成绩。这个行业或职业的缺点、工作挑战和潜规则是什么?看看你自己能否在压力下持续成长。尤其对行业的未来趋势、商业环境、最新科技的关注和研究,同时分析环境变化对行业、岗位、工作内容、技能的影响与变化。

我个人建议,面临转行时,一定要多渠道链接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和能对你带来帮助的人,努力学习建立新的社交圈和沟通方式,想办法争取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如果有机会能跟这种人工作,是你最好的学习方式。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3.爱情观:月亮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六便士象征着现实:找到属于自己的六便士,仰望月亮,有什么不好?

在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各自关在青铜塔里,各自有各自的使命。

惠子说,“月亮”是偌大的北京城,照亮了她的窗。

惠子,是我很久很久以前的同事。那个时候,我们经常有机会东奔西跑的考察项目,她每次出差总爱拉上我,尤其是爱在路上跟我讲她的《月亮与六便士》。

她说,她人生中有3个“月亮”,第一个“月亮”是北京城,第二个“月亮”是她北京本地的男友,第三个“月亮”是她的作家梦

她是2005年通过大学校招来北京的,用她的话说,能留在首都建设,对于一个从四线走出来的山城姑娘,很开眼,也很有面。

我们曾无数次穿梭过灯市口、南锣鼓巷、什刹海、交道口、雍和宫一带,骑着自行车晃荡着铃铛穿梭在一个个蜿蜒回转的胡同里,用她的话说胡同里岁月静好,胡同外车水马龙。我们有时会遇见几百年的苍天老树,有时只是去大大小小的文艺铺子,淘点老北京的宝贝,有时候也会坐在后海的小酒馆外,听着各种调调,望着天上的那轮月亮痴痴地发呆。

当然,我们也爱去三里屯、工体,这个号称年轻人最时髦的消费和社交地,她拉着我从门前冷清的奢侈品店走过,也逛过代表时髦科技的苹果二层铺,有时也去外文书店随意翻翻榜单,或者在挤满人的星巴克聊她的“月亮”男朋友。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有一次,我看到街边一个麻辣烫店,我笑着说这次我们吃个“六便士”吧。她一口否认,大声嚷嚷说她是有3个“月亮”的人,怎么也得找一个“月亮”店,于是去了一个灯光暗淡格调十足的西餐馆。

是的,北京城是她的“月亮”,她引以为豪的北京爷们是她的“月亮”,她的作家梦是她的“月亮”。

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这些“月亮”都不见了,或者说一起消失了。

这个穿着破洞牛仔裤,会写很多行诗句,爱听小野丽莎的姑娘,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哭得是如此撕心裂肺。

我知道,她最在乎的是她的“月亮”男朋友。

如果说第一个“月亮”住不起,她承认是自己没有眼光看到,因为在通州5000一平米的时候,她正在泥泞不堪的马路边擦拭她的小白鞋,而忘记了抬头看一眼身旁不断攀升的高楼。

第二个“月亮”,跑了。她以为将来她的儿子可以姓北京,她觉得她是“足够好,才会遇见他”,那个她曾经以为即便全世界背叛了她,他都不会、虽不热烈但足够无限踏实的人,就在一个没有月光的深夜,彻底地消失了。

留言是,对不起,我做不了你的月亮。

几个字无情地划去了2000多个日子。惠子那时发疯了的找他,卑微至尘土般的祈求,电话、短信、邮箱、微信、微博,所有的工具她都试了几千遍,终究还是散了。

第三个“月亮”,她说太高了。她追了10年也没有看到一抹照进来的月光。她说,或许这个“月亮”本就不属于我。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其实,情伤是她最大的伤疤,也是最痛的那个“月亮”。

我一直跟她说,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青春的路上谁没有遇到几个坑坑坎砍,勇敢的跨过去,放手吧!如果今天你能从情伤中走出来,能走多远,你就一定就在情商中走多远,更可以在未来的家庭、职场打拼,以及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多远。

终于,在浑浑噩噩的4天4夜后,她,复活了,梦醒了。她说,她想找回自己的“六便士”了。

2016年,她逃离了这个她追求了10年的月亮城。

正如千千万万中的每一个个体,年复一年,有多少人投奔北京,就有多少人逃离北京,为着“月亮”,为着“六便士”。

她就这样走了。那个直率、自信甚至还有些偏执的女孩,离开了这里。

跟繁华琉璃、巍峨入云的国贸说再见,跟胡同里、地铁口的蹦蹦车说再见,跟每一个穿着性感、匆匆奔波的年轻人说再见,也跟偶尔瞥见的匍匐着地衣衫褴褛的乞丐说再见……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他抬头看月亮,而是他高悬在空,是那明月

今年4月11日的一个傍晚,我收到了惠子的留言:

文馨,好久不见,好想念!今晚山城的月亮,真的很圆很亮。

我现在经营着一所小学,有300多个孩子,走廊里涂鸦着我的诗词,每天我听着响彻大山里的朗朗读书声,就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过我的心涧,在被时光冲刷的鹅卵石里,我瞧见了那枚最耀眼的“六便士”。

对了,今年我要结婚了,跟我的“六便士”。祝福我吧!

我想,此时此刻,月亮应该住进惠子心里了吧。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对自我有更清醒的判断,对职业有更精准的定位,对工作有一份过硬的技能,踏实、负责、向上,从而才能够有力量、有勇气、有实力做生活的主人,对未来更从容、更幸福的掌控。

请不要抛弃你年轻时的那些才华,也不要放弃那些坚持不懈的奋斗,更不要畏惧僵硬封闭残酷的现实,永远保持一份最纯良的品格,怀揣着追逐“月亮”的理想,弯下腰,捡起你脚下的“六便士”,也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你会活出最真实的自我!

今夜,就让月亮住在我们的心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