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書法藝術到底是什麼?如要回歸,要回到哪個時代的傳統?

昭明書館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所謂的傳統的書法藝術,我認為並不在於迴歸到哪個朝代,而在於你是否抓住了中國傳統審美和人文精神的內核。


書法藝術的高低,不能簡單的指向哪一個朝代,只是因為一個時代的審美流變,對當時的書法風格和取向形成了影響,這種影響反映在整體的書法藝術上,並且成為作品流傳下來。於是,我們說魏晉風流,盛唐氣象如此種種。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能夠流傳的畢竟為少數,在任何的朝代寫書法的主體都是平庸的,流俗的佔絕大多數,卓絕的只能是鳳毛麟角。因此,如果我們書法藝術的迴歸,誤認為是迴歸的某一個朝代,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真正要回歸的,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哲學思想,審美心理,藝術語言,書寫技法等等。同時,要看到的是,這種迴歸也不是單純對古人碑帖的復刻,或者陷入田楷式的刻板,固守,了無生氣。而應該是在深度汲取的基礎上,結合這個時代的精神和審美,變得更為融合,開放,自由,靈動。

迴歸,不是回到過去,創新,也不是無中生有或者無根無底的妄為。可以說今天談的書法迴歸傳統,已經不再是簡單容易的事了,需要更具智慧,更正確的路徑,更理性的精神,更個性的氣質,更深厚的涵養,甚至更懂的抉擇的眼光。


另外,迴歸,也不是單純的形的,技法的,線條的迴歸。我們要回到質的層面,不要輕易的被形所矇蔽,被眾人的喧譁給帶歪,如果無法透過表象直達內核,那你也看不見真正的迴歸究竟為何?


李藝泓


我認為傳統的書法藝術是在人們實用書寫過程中不經意自然產生的美學成果,是個“副產品”。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寒食帖就是在實用書寫過中產生的傳統書法藝術珍品,被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既然要說有個所謂“傳統書法藝術”,那麼就有一個相應的所謂“現代書法藝術”,那麼這兩者是依據什麼來劃分的呢?我想應該這樣來劃分一下:“傳統書法藝術”,應該是指人們在社會實際生活中普遍使用毛筆,比如寫奏章,題詩,寫封家書,開個藥方,記個流水賬,學生做文章,簽名等都普遍使用毛筆。現代書法藝術的產生,應該是人們已經拋棄了毛筆的實際使用功能,而是為了書法藝術的藝術,其主要目的不是實用,而是純粹為了參加書展,進行交流。

如果真能按愛因斯坦相對論可以穿越時光隧道的話,我更願意回到張芝寫巜冠軍帖》的傳統裡去穿越一下,看看張芝是如何寫草書的!





線情並茂瀚墨書畫


傳統的書法藝術是指古代文人按照一定書寫規範、規矩並形成從眾審美標準,在自然狀態下表達內心情緒,世代所流傳下來的一種既有形式美又有精神美的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

提到迴歸,我到是很贊成“文化書法”提出的16字方針:“迴歸經典、走進魏晉、守正創新、正大氣象”。因為我們的當代書法沒有傳統書法那樣優秀,現在有人又提出了回回歸傳統。文化書法所出的迴歸經典,很是明確,它區別了那些非經典的書法。不是古代所有的書法都是好的,也有很多如當代醜書的書法,所以它迴歸是的經典,被歷代視為楷模的書法。而且要走進“魏晉”,因為那個時期是中國書法大發展、大進步、也是大變革時期。“守正創新,正大氣象”這我們大家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傳承好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進而形成書法的正大氣象。這也是當代書法人的一個共同的職責。

當代有識的書法人提出了這個口號,是很有針對性的。對當前書法發展的一些不良現象,確實是要進行抵制和反對。但迴歸傳統也是不完全照抄照搬傳統書法的那些形式和內容,因為畢竟時代不同了,趙孟頫還提出來“結字因時相傳”呢,更何況現在世界發展變化的這麼快速了。王羲之這所以偉大,也在於他在充分汲取前代書法文化營養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個書法的新時代,王獻之能夠與羲之在書法史上並立也是因為他在書法上的創新。趙孟頫提出宗法晉唐、恢復古法,實則是在糾正南宋以來尚意書風的末流所造成的時弊,在此基礎上,趙孟頫也開創了一代書法新風。

當代有責任感的書法人,應當清除缺少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含量氣息的糟粕書法,不負欣逢盛世,開創一代書法新風。


中和之水


傳統的書法藝術到底是什麼?


書為六藝之一。古代的藝,和今天的藝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今天的藝術含有表演的成份。如音樂,戲曲,戲劇,雜劇,舞蹈,電影等,書法在古代是做為寫/字的方法,是不會在公眾場合表演的。書法在古代的作用,是用於規範大家的書寫,為什麼要規範呢?古代的文字基本靠手寫,比不得現代機器印刷,電腦打字。如果沒有規矩,大家都隨便按著自己的性子來寫,毛筆的表現力可是比鋼筆豐富得多,我們從今天的學生書寫當中就能知道,對書寫不計分數的後果。所以書法在古代要求極其嚴格,蒙童入學,‘三百千’,是他們識字、書寫的啟蒙教材。‘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再加上《弟子規》。而《千字文》作為一篇社會大百科,包含有天文地理,軍事人文,生活常識,歷史政治,風土人情,全篇一千字,無一重複。是學生識字,認識知識的古代最佳教材。歷代書法家都把它做為書法創作題材。


古代書法家以《千字文》作為創作題材的比較著名的書法家有王羲之,智永,褚遂良,歐陽詢,趙孟頫,文徵明等。古代書法是實用性質的。對優秀的書法,他們會收集起來以供學習臨摹。鍾繇,王羲之,王獻之,都是大家爭相學習的楷模。

現在的書法如果迴歸傳統,回到哪個時代的傳統?這個問題就很含糊不清。

傳統是時代的積累。後人看今天,我們也是傳統。王羲之所處的時代,對他們那時的人來講,他們就是新的,他們的傳統是比他們更早的時代。以往的東西都是傳統。今天的書法,並不是沒有傳統,大家都學歐顏柳趙,鍾張羲獻。怎麼說沒傳統?只是現在的學習概念不清,大家都把學習書法的目標制定成了形體的模仿。學柳的,只要你寫的不像,就會有人問:你寫的這是什麼體?他們不管你的字是不是寫的合乎法度。只問像不像。不像便是沒有學到家。此則大謬。



古人學習書法,是取法。學習王羲之書法的人千千萬,但無人雷同,都有自己的面目。他們取的法,是筆法,是結構規則。明白了筆法和結構規則,就能自由的馳騁。我們現在學習書法,全天下都一個樣。學歐的,一個樣,學顏的,一個樣……都在外形上模仿。所以,書協的庸官們才會大呼書法要創新。卻不知造成今天這個局面的病根是什麼。

迴歸到什麼時代是不可能的。只要把學習書法的概念弄清楚,任何一個前面的時代,都足以為我們學習。都足以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學習者所取法。



子衿書法


書法就是書法,沒什麼傳統、現代。

傳統、現代只不過是個時間限制,中心詞只能是書法。

傳統和現代並非對立,他們有著共同的書法本質。

點畫、結體、行氣、章法有著共同的法度,達不到法度的要求,不管你寫得多麼譁眾取寵,你是描字、畫字、塗字、堆字,脫離了書法書寫藝術的本質。描、畫、塗,沒有筆法,是什麼書法?堆字,沒有行氣、章法,是什麼書法?

不管你怎麼創新,你得戴著書法的法度跳舞!

貓怎麼美,也不是虎。

書法不能走捷徑,別把你那走捷徑的字說成什麼現代書法。

書法前面加修飾語、限制詞,不能搞成雙重標準。

醜的美女,講得通嗎?

甲金篆隸草楷行,現代書法就不行!

老師叫你寫作文,你說好,我跳個舞給你看,請打個95分。




大悔憶智冰


過去的東西都應該劃歸傳統。傳統有的要繼承發揚;有的則要摒棄!作為書法藝術其時代性強,正所謂藝術當隨時代!書法藝術亦如此。任何時代的藝術必須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盛唐書法藝術楷草皆神,後世無法超越!同時也說明了後世的哪朝哪代誰又強過盛唐呢?!任何藝術的表現都在技藝,而任何藝術的靈魂則發自內心!風靡一時的是技藝藝術,而永世不衰的是靈魂藝術!研究傳統藝術的興或衰必須結合當時的社會狀況,不然研究出的結果就不全面,甚至會出現錯誤!比如,不注重楷書的時代怎能有書法藝術精品、神品?!不注重楷書的時代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浮躁的時代不利於藝術。究其浮躁之原因皆被金錢所困,必然導致藝術的腐敗。故此時的書法藝術僅僅只能風靡一時。書法藝術要回歸某個時代是不可能了,要麼超越某個時代,要麼不如某個時代!時逢盛世,讓我輩共同努力,腳踏實地,從零開始,從楷書開始,再創書法藝術盛世!最後發幾張圖片僅供參考,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周輝明心跡


傳統書法藝術從本源上探索,首先是寫字,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人們驚奇的發現,在文字的使用功能之外,竟然發現當毛筆在宣紙上渲染時,不時地閃現出一個古老民族的審美取向和審美特質,小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從書法演變的過程來看,可以肯定的說,是先有書法實踐,後有書法理論,許多對王羲之書法的評論也是在王羲之書法創作之後,才出現的。至於書法迴歸到那個朝代,小編認為,初學者可以從唐人入手學習,而欲在書法藝術中深造者當然應該從篆書學起,而篆書中比較妥帖的方法是學習小篆,因為《說文解字》是一部比較規範的字典可以規範學習篆書者,至於金文和甲骨文,則至少在學習《說文解字》的基礎上來學習。至於《說文解字》這部工具書的一些不足之處,學者和學界也是需要特別重視的。


心有靈犀一點通426



翰墨書道以為,書法的迴歸傳統就是迴歸以魏晉二王一脈,乃只歐、顏、柳、趙以及傳統的經典書法法帖、至清代以前歷朝歷代經典書法家形成的傳統。這個傳統,實際上我們一直都在維護繼承和延續並不斷髮展繁榮。


說迴歸,主要是指現代書法的迴歸。現代書法雖然仍然是在繼承傳統經典的基礎,然後以現代藝術理論為表,以傳統書法為裡形成現代書法作品與理論。這種理論和藝術,如果不迴歸傳統回去從傳統汲取營養,可能傳統書法會丟失,現代書法也難以形成。書法的創新必須遵循這個規則,就是以傳統為底蘊,創新要有傳統,決不能脫離傳統,所以要回歸,而且不斷迴歸,有了傳統的“法”做基礎和準則,書法才能不至於不如荒野,成為野狐禪。這種迴歸不是復古,而是更深入的從“古”中汲取菁華。藝術脫離傳統,就是“空中樓閣”。我們要不斷迴歸的這個傳統就是魏晉時代建立起來的二王一脈書法,乃至歷朝歷代形成經典書法的這個傳統。




翰墨書道


        中國書法藝術千錘百煉,形神俱備,氣貫古今,享譽世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博動著的一股強脈,更是中國人表現精神、氣質、學識和風度的一種獨特方式,所以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性一方面表現在對於廣義的紙墨筆硯操作過程中的工匠氣質和風度,另一方面表現在筆墨所生象形文字的形象中所具有的審美意境和內涵。

        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性隨著歷史時代的不同皆毫無例外的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秦小篆的鼎形字形和勻稱擺放反映著那個時代的極權制和郡縣制思想;漢隸的蠶頭燕尾和八分筆法是當時在竹簡布帛上能劃出的最美形象,它見證了大漢王朝的興衰;北碑是在放開立碑和造像禁令後由民間書法者融刀石之性於書法之中的字體;晉韻是貴族書法者追求天人合一和崇尚自然生活方式的產物;唐法則是大唐盛世法度和胸懷的一種縮影;宋意更是北宋商貿及科技高度發展以及城市繁榮之下的必然文化現象。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特有的藝術環境和審美眼光,不僅書法如此,一切文化藝術皆如此。而文化復興和藝術迴歸更多意義上是一種口號或旗幟,更是藝術愛好者對過去的藝術盛世的一種嚮往,從來就沒有一種藝術能夠擺脫時代的影響而完全實現迴歸,書法史上公認的元代趙孟頫迴歸晉韻筆法的觀點,也是指趙孟頫力改宋意筆法氾濫成類似於今天之醜書的局面,以使書法審美重回協調和諧價值的歷史貢獻,事實上趙孟頫行畫入楷和棄緩提速的筆法是楷書發展史上幅度最大的一次變革。

        傳統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激盪鉅變,書寫方式面臨徹底改革,社會的審美思想變得非常開放包容,人們受制約、束縛和磨練的耐力越來越小。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傳統書法的傳承和發展遇到困境,迴歸傳統的呼聲成為一種必然現象,但是,書法藝術完全迴歸歷史之中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只能繼承傳統書法的優秀精神和深邃思想,而在現實環境下開拓書法發展新的局面是需要智慧和眼光以及勇氣的。

       

       

        


田_言


迴歸傳統,傳統是什麼?應迴歸到那個時代的傳統?

一連串的問題,實際就是堅持傳統的藝術文化,傳統就是以前的經驗經典,那麼迴歸傳統文化,是回頭尋找歷史藝術文化,尋源頭,找活水,對於歷史的糟粕當然摒棄,優秀的理該弘揚,

再回答迴歸傳統文化藝術,不能說到那個時代,具體一個朝代,不可取,事物都有承接而聯繫,不能割裂開,辯證的說,傳統文化藝術一脈相承,一個往復循環的規律,提問者似乎忘記了人類自有了語言,便開始記錄語言的符號,有了文化之端,那麼中國自八卦,結繩到甲骨文,傳燧人氏以結繩記事(公元前3000年)傳神農氏八卦(公元前2900年)最早是河南澠池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器上繪有早

期的文字當雛形――象形符號(公元前5000年)。

因此溯源頭而繼承,至現今,則有系統之,更有辨別之,繼承傳統,之目的,是提高創新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