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琺琅彩既不是瓷也不是陶,更不是有机塑料,它叫搪瓷,主要组成部分:有长石、石英等等。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彩绘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种,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其烧造数量少而且当时仅供皇帝秘玩,故显得异常珍贵,又被称为官窑中的官窑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把它抹到成型的器物上做成面盆(洗脸盆)汤盆,口盅(把杯,马未都说叫马克杯)……。现代做浴缸覆面。医院牙科把人的牙齿也叫琺琅质,原因是人牙和人的骨头成份有所不同,有点透明。专家学者的说教是以搪瓷为兰本。如图: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这是搪瓷茶盘。

搪瓷彩与瓷器琺琅彩有质的區别:瓷器琺琅彩以彩色宝石为原料,微透,微凸,各种图案如植物、动物、人物图案覆着于瓷器器表,以显示瓷器的华丽。请注意:瓷器琺琅彩和铜胎掐丝琺琅彩工艺有本质區别。瓷器琺琅彩不以色种多少区分为二彩、三彩、四彩、五彩,以彩料是否是彩色宝石、微透、微凸定。

最早瓷器琺琅彩出现于元代,见图: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此瓶虽有青花釉下彩,但是,红、彔、黄、紫是彩宝料,应定为琺琅彩。

琺琅彩成熟于成化自画罐。見图: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清代琺琅彩胭脂红将军人物画,脸、衣褶是勾描的。见图: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什么叫粉彩?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栏目报名热线:《一七八五五二七六五八六》(王编导)通过全球七十二个国家的传播让您的藏品转让更加容易。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480号湖南电视台。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矿物彩石(古代)通过制备成粉而得名,覆盖力极强,绘画于瓷器表面,极精美,和当代水彩相似,手摸无凸突感,常用于人体肤色、深景……。清代官窑常和琺琅彩套用,粉彩从未见单独使用。見图: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此瓶中间的人物、动物、兰天、山、海水用的全是粉料而非琺琅,上下部是琺琅彩而非粉彩。

五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是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温度烘烤而成的一种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明和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琺琅彩里有青花釉下彩,不一定只五种颜色。现发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供参考。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珐琅彩是源于西方的一种工艺。全名应该是叫做“铜胎画珐琅”,从质感上来说接近于现在的景泰蓝。

到了康熙时期,国力强盛。皇帝就不满足于进口珐琅彩,于是瓷绘工人就发明了瓷胎画珐琅,也就是现在的粉彩(软彩)。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辨别珐琅彩和粉彩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铜胎还是瓷胎。

上图左为粉彩,右为珐琅彩。它们的审美趋势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一个是柔美清新,另一个华丽稳重。不同的胎质带来的分量感是完全不同的。

而粉彩也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开始使用一种颜料叫做“玻璃白”。这种颜料比瓷胎更白,适合用来给花头打底或者给需要立体感的部位增添效果。然后进行点染和洗染,使得花卉的色彩过渡更加柔和。粉彩颜料的特色就是明艳,色彩纯度较高。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而五彩和粉彩除了是否使用玻璃白以外,颜色的丰富程度也可一眼看出。

五彩绘制主要使用的是水料,烧成后类似玻璃质,而油性颜料仅以黑与西赤(红)为主。五彩的颜色的水料主要有黄、绿(很多种)、古翠(蓝),而当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的不断发展,陶瓷材料也在不断衍生。

简单区分珐琅彩、粉彩和五彩


五彩又被称为硬彩,看上图即可看出它的线条讲究硬朗有力,色彩沉稳五彩瓷器,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何谓五彩瓷,据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欢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