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縣圍繞河流水質改善打好碧水保衛戰

今年,文水縣堅持鐵腕治汙不動搖,以“三區三鄉三河三領域”綜合整治為重點(三區是縣城及周邊地區、東部畜禽養殖加工區、南部工業集聚區;三鄉就是胡蘭、西城、西槽頭三個鄉鎮;三河是汾河、文峪河、磁窯河;三領域是養殖糞汙、屠宰加工廢水、化工企業和煤焦油加工貯存行業),持續開展環保攻堅“十大行動”。特別是以汾河、文峪河、磁窯河水質改善為重點,開展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確保河流水質達到地表V類標準,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一是強化河流水環境整治。以河道清淤、河流沿岸垃圾清理、鄉村汙水收集處理、入河排汙口整治、橋樑路口和可疑地點安裝視頻監控等工程建設為主要內容,開展磁窯河、文峪河、汾河水質改善綜合整治。重點完成縣城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建設,在溢流口、外排口安裝在線監控設施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12月底前外排水達到地表V類標準。同時,加快實施城區生活汙水收集管網擴面,完成北環路雨汙分流改造工程,縣城汙水收集處理率達90%以上。完成劉胡蘭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及存在問題整改,12月底前外排水達到地表V類標準,並完成劉胡蘭鎮畜禽糞汙收集預處理系列工程建設、保賢村環境問題整治。開工建設杭城村綜合汙水治理工程,依託山西喜洋洋25萬噸/年有機肥項目,推動文峪河、磁窯河、汾河沿線規模化畜禽養殖戶建設糞汙無害化處理設施,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全部配套建成糞汙收集處理設施,散養密集區實行畜禽糞汙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完成畜禽養殖場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完成屠宰企業規範整治。

二是加強沿河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涉水企業治理。完成外排水企業地表V類水標準提標改造,並安裝在線監測;排入汙水處理廠管網的排水企業,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外排廢水達到行業標準限值;廢水委託處置的企業,必須封堵排汙口,全部建設廢水收集池、並安裝專門的安全鎖,由環保部門監督轉運。嚴格按照“兩斷三清”標準徹底取締私屠濫宰攤點,並對業主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加強對定點屠宰企業監督管理,全部配套建設畜禽內臟、頭蹄等清洗設施,實現肉類及副產品清潔出廠。實施食品小作坊整治。有證食品加工小作坊生產廢水配套汙水貯存設施,運送有資質的汙水處理機構處理,確保清洗水、浸泡水、煮肉水和血汙等廢水不外排,對無證生產經營攤點堅決關停取締。

三是持續加強“五水同治”。依法保護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開展飲用水源地專項執法檢查,開展“千噸萬人”(日供水千噸或服務萬人)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劃分工作,確保飲用水環境安全。從嚴保護地下水。堅持“源頭管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嚴格地下水水源地管控,嚴查重處涉水企業暗排超排,嚴禁非法破壞和擅自採用地下水資源,建立地下水汙染預警系統。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繼續開展城市建成區內和影響河流水質“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源頭消除河流輸入性汙染。持續整治汙廢水。所有工業企業外排廢水(礦井水除外)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汙染物達地表Ⅴ類水標準。

四是以文峪河、磁窯河為重點,落實“查、測、溯、治、堵”五項重點任務。“查”即摸清入河排汙口底數,全面掌握排汙口的數量及其分佈,建立排汙口名錄。“測”即開展入河排汙口水質監測,瞭解排汙口汙染物排放狀況,掌握汙染物排放量。“溯”即進行入河排汙口汙水溯源,在監測基礎上,開展溯源分析,查清汙水來源,釐清治理責任。“治”即全面科學整治入河排汙口問題,按照整治方案,推進規範整治。“堵”即對未規範整治的所有入河排汙口及排水渠全部實行統一封堵管控。

五是嚴格落實河長制巡河責任。縣鄉村三級河長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嚴格履職,嚴格執行巡河制度,縣級河長每月巡河1次、鄉級河長每半月巡河1次、村級河長每週巡河1次,對文峪河、磁窯河及沿線各類直通渠系、暗渠暗管進行全面巡查,對巡查發現問題限時交辦整改,持續改善河流水質。重點對河面漂浮物及垃圾、河道兩側及可視範圍內垃圾堆放現象、侵佔河道行為、新增排汙口等進行督辦,並建立巡檢臺賬,確保長治久清。實行河流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嚴厲打擊向河道及周邊傾倒生活垃圾、建築垃圾、養殖糞汙和病死畜禽以及偷排偷倒生產廢水、危險廢物等環境違法行為,有效消除輸入性汙染。聘用60名環保監管人員,明確責任,細化職責,制定獎罰制度,駐點巡查環境違法行為,充實重點區域網格化監管力量。 (馬智勇)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