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用钱换命有意义吗?

被马老师的#996工作制#刷屏了几天,所谓的996工作制,就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对比一下我们现在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是每天工作八小时,五天工作制,每周的工作总时间不得超过时间44小时。那如果按996工作制的工作时长计算,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六天,那每周的工作时间就是72小时了。

#996工作制#,用钱换命有意义吗?

虽然没成文但已经实行好久了

其实996工作制在很多行业都已经是不成文的惯例了,还记得我在广告公司做客户总监的时侯,我也是每天早上九点上班,公司规定了上班时间,虽然说下班时间是下午六点,但每天下午六点几乎是没有看到有人下班的。恰恰相反,同事们都在纷纷活动一下身体,然后互相询问晚上要吃什么,要不要一起订餐?

那时候我几乎没试过晚上九点前离开公司的,因为工作实在完成不了,我们每一个项目组也就最多三个人,而且这三个人还是同时兼顾不止三个项目的,这样下来平均每个人每周要加入至少三个项目组,每个星期至少去写三个项目的提案,每周一至四就是拼命写,周五或下周一就去甲方公司提案。如果有紧急大客,周末就是理所当然地要上班了,因为每个人的分工是按项目按客户分的,并不是按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去衡量的,所以分到你名下的工作,完不成你只能自己自觉加班了。

#996工作制#,用钱换命有意义吗?

当然在广告公司的收入普遍都会比甲方或者一些媒体都要高,按我自己的收入换算了一下,在广告公司通常会是甲方工资的三倍,是媒体运营的两倍左右吧,因为确实是用生命来换钱的,当时我没捱过两个月就撑不住了。

同样的,我认识不少做设计、编程类的朋友,也有类似的苦恼,用不断虚耗自己的生命、透支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所谓的高收入。年青的时候还可以死撑一下,稍为年纪大点就觉得身体越来越多问题了。之前我们不是也经常看到:“加班到凌晨,某企业工程师突然爆毙”之类的新闻吗?

#996工作制#,用钱换命有意义吗?

合理安排生活,适当增值自己比每天只埋在工作里效率高?

相信很多坐办公室每天做重复工作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领导天天喊你写项目计划和方案,改来改去他还是不满意,每天叫你做重复的事你不但觉得很烦,还越来越没劲。其实人的脑容量和认知容量都有固定的限制的,如果每天你都是在做同样机械的工作,既没有人来指教你怎样做才能提高效率,也没有人告诉你问题出在哪,更没有实质的新知识指导你工作的方向,那每天的重复上班不就是浪费时间吗?还上那么长的时间班干嘛呢?

所以科学的工作方式不但要劳逸结合,还要在业余时间多学习和思考增值自己的事情,当你的认知容量得到质的提升以后,做事情自然事半功倍了,既然工作效率提升了,那还工作那么长的时间干嘛呢?不是浪费电吗?

#996工作制#,用钱换命有意义吗?

我是【华娃】,一个有多年职场打拼经验,擅长品牌公关宣传的媒体人,请关注我一起成为不可替代的职场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