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安谷乡四合村——扶贫先扶志 脱贫有动力

近年来,晴隆县安谷乡四合村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易地搬迁等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扶贫,千方百计鼓励群众自力更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脱贫致富信心。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四合村村两委通过多次实地走访,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贫困问题,关键在于斩断一些村民长期以来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充分发掘村民内生动力,增强村民脱贫致富信心,四合村不断完善“组组通”、产业路等基础设施,通过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协调扶贫资金、加大培训力度等多种方式,吸引了一批当地村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贫困村民做示范、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更多贫困村民依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四合村第一书记李友生说:“在这些农户谋求发展的过程中,驻村干部、村两委尽力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协调办理各种手续。”

原在贵州电建二公司上班的徐振忠,工资待遇都不错,但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毅然辞职回到四合村老家。他得知村里现在正大力扶持自主创业,想到四合村交通便利、荒山面积大、牧草资源丰富,就到内蒙古等地考察,之后决定在村里养殖西门达尔杂交牛。在村两委帮助下,他办起了安谷乡生富养殖场。

徐振忠说:“我的养牛场已经建好了,乡亲们看到我的牛养得比好,其中很多人就开始养牛了。”

不过,刚开始因为经验不足,徐振忠的养殖场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后在村两委的协调帮助下,终于度过了难关。

徐振忠说:“村两委给我协调了64万元资金,牛买进来了,我的牛在去年就出栏了一批。”

养殖场慢慢走上正轨并开始盈利,徐振忠没有忘记还在过着贫困日子的乡亲们,养殖场在为部分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32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的同时,还带动了10多户贫困户一起养牛,并免费为他们提供相关技术和销售渠道,助力困难群众增收。

“去年底,我们就分红了38400元。”徐振忠说。

贫困户陈历龙说:“从2017年6月份开始,我就和徐振忠一起学习养牛,后来我就自己单独养了7头牛,如今卖了4头就赚了15600元。”

同样,经历过在外投资失败的四合村村民徐发光,也是在了解到四合村相关扶贫政策后,决定和几个合伙人投资发展食用菌产业,并得到了76万元的扶贫资金支持。目前,菌产业产业建有大棚19个,带动贫困户38户。

徐发光算起了收入帐:“贫困户的项目分红,第一年是1200元,第二年是1400元,2020年就是1600元。”

在这里,贫困户除了分红收益,还能在农闲之余到基地务工补贴家用。

徐发光说,平时在基地有七八个工人,如果遇上出菇,一般要15个工人。”

“在基地干活,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贫困户吴祥芬这样说。

四合村传统经济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薏仁米、烤烟等。村民吴彦华就是最早种植烤烟的农户之一。目前他种植烤烟已有11个年头,在此期间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掌握了烤烟育苗相关技术。

“今年种了60亩烤烟,想在明年扩大规模,带动周边乡亲一起种,大家共同致富。”吴彦华笑着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四合村通过发展产业,已带动310户952人实现脱贫。

村情档案:

四合村位于晴隆县安谷乡北部,东面与五星村相邻,南面与安谷村接壤,西面与大厂镇毗邻,北面接安谷乡的白岩村和鸡场镇。全村总面积为1147. 55公顷。共辖15个村民组,总人口4979人,95%为汉族。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4户114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9户294人、低保贫困户239户847人、五保贫困户6户7人、贫困发生率为23.06%。(黄丙凤 徐艳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