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4月24日至25日,長江大保護(南京)現場推進會議在寧舉行。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領導同志,省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沿江8市負責同志,沿江8市各縣(市)、有關市轄區以及開發區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會議期間,與會同志實地考察了寧鎮揚泰4市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和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南京是實地考察的最後一站,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親自做“嚮導”。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南京是實地考察的最後一站,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親自做“嚮導”。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南京的兩個考察點都位於棲霞區燕子磯片區,一個是河道整治工程,省控入江支流北十里長溝西支水環境治理;一個是老化工片區整治工程,燕子磯片區化工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在這樣高規格的會議上,南京給兄弟城市亮出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案例,既是曬成績單,更是表明了擔起長江大保護省會擔當的決心和行動。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在老南京人的印象裡,燕子磯地區煙囪林立,廠房集中,煙囪永遠冒著煙氣,廠區機器轟鳴。如今,這個老電影的畫面感已經永遠成為歷史。

  驅車沿著平整寬闊的柏油馬路行進,目光所及之處,高樓林立,綠樹成蔭。今天的燕子磯片區,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一座座巨大的塔吊在藍天映襯下,成為這裡獨有的風景線。

  北十里長溝西支就位於觀音山景區附近。半山腰的涼亭古色古香,山腳下的杜鵑花紅彤彤一大片,白色槐花花瓣在沿河的步道上留下一陣陣花瓣雨,清香撲鼻。才下午四五點,河邊的步道上已走著三五成群的老百姓。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南京省控入江支流北十里長溝西支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觀音門段,被打造成景觀綠地供市民休閒。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變化太大了,以前這個山坡下都是雜草,搭滿了坯棚。”兩位來此散步健身的阿姨談起河道的變化,掩不住笑容。相關負責人向與會代表介紹,北十里長溝西支繞著觀音山入江,過去因為河水汙染嚴重被稱為“五彩河”,原因就是化工生產、生活汙水向河道排放。河道兩岸違建集中,環境髒亂差。

  眼前的小橋流水美景讓與會代表們眼前一亮。“作為老化工園區的河道,歷史遺留問題多、治理難度相當大,南京的做法值得深入瞭解學習。”

  與會代表一路向江邊行進,燕子磯新城、濱江生態岸線如畫卷徐徐展開。今昔對比,令人感慨,這個曾經的老工業基地已經涅槃重生。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燕子磯片區化工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昔日小化工“變身”燕子磯濱江公園。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燕子磯片區曾是南京的化工業集中區,在鼎盛時期,這裡有化工生產、倉儲物流、砂場碼頭等各類企業404家,年產值約320億元。

  2012年底,有著近60年曆史的鐘山化工廠啟動拆除,這標誌著燕子磯片區化工企業全部完成關停搬遷,城中“化工城”成為歷史。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路子。

  從灰濛濛的化工園區變身綠色家園和生態濱江,燕子磯涅槃重生的背後,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南京實踐。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壯士斷腕、大刀闊斧、不開口子、不搞盆景。”棲霞區委書記黎輝這樣形容燕子磯片區產業調整、生態治理行動。

1、工業搬遷

累計投入150多億元,完成全部404家企業的關停搬遷,徹底杜絕了工業排放對生態環境及長江水源的汙染,也為區域高質量轉型發展騰出了新的空間。

2、沿江整治

燕子磯範圍內長江岸線共6.4公里,累計投入約45億元,完成約110家砂場碼頭、78家工企單位的關停拆除。通過修復,生產岸線已轉變為生態岸線,幕燕濱江風光帶、燕子磯濱江公園建成開放,燕子磯濱江溼地公園正在加快實施,這裡已成為市民休閒遊憩的好去處。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3、河道治理

燕子磯地區有北十里長溝西支、中支、東支等3條入江河道。2017年,3條河道啟動整治,通過拆亂整破、清淤護底、修建擋牆、控源截汙、景觀提升等系統工程,3條入江河道水質全部消除劣V類,實現水清岸綠、長治久清。

4、舊城改造

燕子磯地區也是南京城北城中村棚戶區集中地,至2018年底,棲霞區已完成拆遷27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戶約9800戶、105萬平方米,全力打造天藍水淨的宜居新區。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5、產業升級

燕子磯新城規劃產業載體總建築面積約350萬平方米,重點引進總部辦公、商貿服務、科技金融、文化旅遊等新興產業。目前,華潤華髮萬象天地、招商花園城等總投資350億元的一批商貿綜合體、區域總部、品質酒店相繼入駐,初步形成產業支撐;創智科技園、智慧電氣城、文化旅遊古鎮等總投資50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也在洽談推進,將成為南京東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華潤華髮萬象天地效果圖。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招商花園城效果圖。

6、提升配套

截至目前,該片區88萬平方米高品質安置房小區建成交付,近2萬拆遷居民就地安置;地鐵1號線北延、6號線、7號線全面開工,和燕路過江通道計劃2022年通車;同步引進教育、醫療、養老等優質資源,仙林外校燕子磯校區、泰晤士國際學校、曉莊小學等建成投入使用,南師附中燕子磯校區簽約入駐,10萬平方米綜合性體育公園啟動建設。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仙林外校燕子磯校區。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南京泰晤士學校。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25日上午的會議上,張敬華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交流發言。萬里長江進入江蘇省的“第一站”就是南京。南京是全省唯一跨江佈局的城市,長江南京段擁有幹流岸線約190公里,佔全省23%。

  “作為長江江蘇段‘最上游’和省會城市,能不能守護好長江‘母親河’,不僅關係南京自身,更關係下游地區及更大範圍可持續發展。”張敬華在發言中說。

書記市長親自做“嚮導”,介紹棲霞這兩個生態治理典型!

▲幕燕風光帶。

  燕子磯片區環境整治成效是南京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市委市政府早已明確了“抓長江南京段生態保護,就是抓全市域生態保護;看南京生態建設成效,首先看長江南京段生態保護成效”的總體思路。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堅持從政治上看長江大保護,堅持全市域共抓大保護,切實強化省會擔當,扛起政治責任,南京正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